可惜,这是他的最后一部

体娱   2024-10-09 23:10   广东  

韩国电影爱拿自己的不堪历史说事。


越是不堪回首,越要频频回首。


没错。


又一部“敢拍”的电影来了——


《我的大叔》李善均遗作。


重新聚焦韩国总统遇刺案,光是制作费,就高达106亿韩元。


这阵仗,怎么能不看?



幸福的国家

행복의 나라



故事的背景耳熟能详——


1979年10月26日,韩国总统朴正熙遭到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其后不久,全斗焕发动政变,成为统治韩国八年的一代独裁者。


这件在韩国现代民主进程上绕不过去的大事,被数次拍成电影。


如《南山的部长们》和《首尔之春》。


而《幸福的国家》所描述的史实,则处于上面两部影片的时间夹缝之间。


‍‍‍‍‍‍‍


和前两部影片一样的是。


影片都呈现出一个独裁者倒下去,另一个独裁者站起来的准政治常态。


而不同的是,前两者关注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风云人物。


《幸福的国家》则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棋子,那些历史大事里不被注意的小人物。


创作者们想借此在大历史中去打捞一个个被遗忘的小人物。


想为尘埃般的小人物树传立碑。


故事聚焦于一场审判——


总统朴正熙遇刺身亡后,六小时内,涉案人员,包括刺杀策划者金英日和秘书朴泰柱等人全部缉拿归案。


一场究竟该定性为政治叛乱,还是民主化运动的审判立刻展开。


所以,这又是场歌颂民主的法庭戏?


不。


因为庭审的两位主角,被告朴泰柱(李善均 饰),和律师郑仁厚(曹政饰),都不是自愿加入这场风波的。


朴泰柱是位军人。


在军人的思维模式里,命令是不容置疑的,直属领导让他干什么,他便会干什么。


哪怕,是把枪口对准当今总统。


也正是如此。


被捕后他拒绝了郑仁厚将案件转到一般法庭的意见,选择在军事法庭受审,也拒绝了郑仁厚让他装傻充愣的建议,即不承认自己知道要杀的就是总统。



他不怕吗?


也怕。


有一场戏,是说朴泰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领导取消了刺杀行动。


然后舒了一口大气。



对他来说。


所谓民主化变革,或者成为什么斗士,都不是他希望的。


他只想什么也没发生过。


安安稳稳地,去做一个听从命令的好士兵。


那么,律师郑仁厚呢?


他更不是什么民主斗士,甚至于,他只不过是一个喜欢钻法律空子的讼棍。



接下这个案子,完全是因为利益。


本来,即便这是全国轰动的事件,可依然没有人愿意帮朴泰柱辩护。


为什么?


还是因为朴泰柱是位军人。


在民主化思潮渐成气候的当时来说,韩国军人其实也就是“刽子手”的代名词,他们统治着这个国家,站在了普罗大众的对立面。


郑仁厚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他的父亲是位宅心仁厚的神父,不光周济穷人,还为与政府对抗的进步学生提供避难之所,因此而入狱。



为了救亲人,他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这份辩护工作。


所以该怎么说呢。


和我们认知的类似题材不同,《幸福的国家》的主角其实是被政治裹挟的两个人,他们生前得不到人们的赞颂,死后也不会得到人们的纪念。


影片是在为历史缝隙中的人物立传。


但问题是。


这部电影做到了吗?


抱歉,没有。


虽然影片长达124分钟,但最终的效果,却依然是把这些小人物拍成了工具人。


怎么说?


比如朴泰柱。


我们最终看到的朴泰柱,是一个置生死于度外,感情元素几乎为零的,一架不带丁点表情的国家机器而已。



前面说到恐惧。


可在朴泰柱入狱后,他身上那种对死亡的恐惧就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Sir甚至感受不到人之为人,最基础不过的对生的眷念。


而郑仁厚呢。


他的思想转变,是在调查案件中,认识到朴泰柱是位廉洁奉公,家贫几乎如洗的公务员。


‍‍


但问题是。


郑律师的恻隐之心这么容易发作,那他之前,又是怎么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呢?


不免让人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同类影片,《辩护人》中是怎么表现的?


宋康昊从惟利是图的讼棍到为正义振臂高呼的律政英雄,伏笔可以说是清晰可循的。


他老早就被小饭馆老板娘的宽容所打动,人家对他多年前吃霸王餐的糗态并不介怀,相反,表示出充分的理解。



于是,宋康昊在老板娘之子尚未被羁押之前,便通过不停地光顾那家小店,来逐步实现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德信条。


人物转变极其丝滑。


所以。


因为类似这样在剧作上站不住脚的地方有不少,这使得整部影片的叙事推进,只能头重脚轻地肆意前行。


在同类题材中,也只能落于下风了。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Sir还要特地来聊一篇?


其实是人在政治漩涡中的无力。


许多年来,我们总是强调人的作用,或者勇猛地力挽狂澜,或者不失智慧地见机行事。


《幸福的国家》则是消弭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还记得郑仁厚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法庭上,不管对错,只分输赢。”


‍‍


这是他的不二法则。


于是他一直为了赢得官司各种努力。


并相信人可以改变局势。


可真的如此吗?


单看郑仁厚与全尚斗的两场对手戏。


第一场发生在庭审之时。


法院内堂里,郑仁厚心高气傲,熟练地应用着法条,和全尚斗辩论着“从犯不问”的原则。



是的,那时候他还相信法律。


认为不管是什么时候,法律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只要策略得当,当事人就有脱罪的机会。


而全尚斗呢,却并不回复这些说法。


第二场则是发生在球场上。


彼时全尚斗已然发动政变,已满盘皆输的郑仁厚,全无在法庭上的高傲,而跪求全尚斗能放朴泰柱一马。


注意看这段戏的光影处理。


全尚斗在高处,郑仁厚在低处,全尚斗一直被高光所笼罩,郑仁厚则被黑暗所吞噬。



即使我们听不到他们说了些什么。


我们一看光线是如何投射在各自身上,就知道蚍蜉终究撼不动大树。


其实说白了。


终审判决早就书写完毕,一场又一场的唇枪舌战,只是互探底线的过场。


或者说,这是独裁者给民众奉献的一出好戏罢了。


就好像全尚斗一直在庭外监听庭审过程,并随时决定庭审的风应朝哪一个方向吹。


郑仁厚跟全尚斗相比,他只是有些小奸滑,而对方都不用老奸巨滑,就能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


人命在独裁者眼中卑微得如蝼蚁一般。


所以该怎么说呢。


只能很可惜。


毕竟所有的电影,都应是从人出发,讲历史的电影,更应如此。


只有当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人的缺点和局限,我们才能被今日之我打败昨日之我所震撼,才会为他冥冥中的败局而扼腕。


而《幸福的国家》,恰恰是这一点没做好。


但同时。


我们也的确看到它试图走出不一样的道路——


它少有那种口号式的激情。


反而去呈现了一个人人都被政治裹挟,并在对抗中注定失败的冰冷现实。


而这样的初衷。


本该让我们意识到,正是那些追寻正义无果的败局,会在人们心中埋下无可湮灭的种子。


就像韩国人一遍遍地讲述着这次政变。


或者朴泰柱这样的“小人物”也会被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


力量或许微不足道。


但微不足道的铭记,也好过假装幸福的遗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渝子酱



Sir电影
爱电影的人,一直关注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