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到现在,印尼总统每年都会在春节表达祝福,或通过社交媒体,或通过视频讲话,或者和当地华社一起庆祝,从没有中断过。也就是说,佐科总统从2018年到2024年,连续7年每年的春节都发表春节祝福,而普拉博沃在他总统任内的的第一个春节(即2025年)也发表了视频讲话。
印尼的春节庆祝历程经历过了波折,就像两国的关系一样起伏。在春节回顾那一段历史,别有一番意义。以下内容翻译自罗盘报的报道,标题和内容略有细微删减和增加以适应中文读者阅读习惯。
原标题:Imlek dan Sejarah Panjang Politik Afirmasi Kelompok Minoritas di Indonesia
日期:2025.1.29
中国新年或春节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充满了欢庆,背后却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在这光彩夺目的庆典背后,它承载着印尼少数族裔群体在政治上争取认同的斗争。因此,除了春节糕点和橙子,春节也应当被解读为对印尼多样性的庆祝。
在进入改革后的社会景观中(备注:即1998年5月苏哈托下台后),春节成为了人们期待的年度假期时刻。对于庆祝春节的人们来说,今天是每年新的起点。而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时刻带来了欢乐的气氛,丰富的娱乐节目和各种诱人的购物折扣。
然而,在如今每年都能感受到的欢庆气氛背后,却有着华人族群在印尼所经历的政治歧视的黑暗历史。从早期直到“新秩序”的结束,这一群体经历了系统性的压迫。
这种歧视的根基之一是1967年的第14号关于中国宗教、信仰和习俗的总统令。根据这一规定,华人社区的文化和宗教庆典不能公开进行。在这一政权下,他们表达自由的空间,包括庆祝春节,几乎是完全没有的。
对这一群体的压迫是出于政府推动同化的愿望,尽管这种同化是通过极端手段实现的。总统令所针对的不仅仅是宗教或文化庆祝活动的问题,甚至拥有和使用带有华人意味的名字也可能被视为颠覆(政权的)行为。
通过这一法律工具实施的歧视,形成了基层的二元对立。华人社区被视为不是“土著”社会的一部分。自出生起,他们就被贴上了“非土著”的标签,承担着这一身份带来的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后果。
事实上,这一1967年总统令并没有促成一个统一的社会,反而制造了隔离。在三十多年里,这种隔离慢慢培养成型并形成了定时炸弹。而这个炸弹在改革前(即1998年5月)的暴动中爆发,许多具有华人背景的民众成了暴力、强奸甚至谋杀的受害者。
政权变革
变革的春风带来了国家在对待少数群体方面的重大变化。哈比比总统上任后不久,便发布了1998年第26号总统令,停止使用“土著”和“非土著”这一术语。
这一命令有三项主要内容。首先,哈比比总统在这项指令中规定,禁止使用“土著”和“非土著”这两个术语。其次,该指令还强调,要求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不再根据民族、宗教、种族和个体背景区别对待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最后,哈比比总统还通过这一指令,要求对现行所有法律法规进行审查,以确保它们符合前两条所提出的平等原则。
的确,哈比比发布的这一规定离根除华人群体所经历的各种歧视行为还有很大距离。然而,这一1998年第26号总统令为推动正式途径上的平等奠定了基础。
两年后,哈比比总统的倡议得到了阿布杜拉曼·瓦希德总统(昵称为Gus Dur)的继承,他发布了2000年第6号总统令,废除1967年第14号总统令。与之前的法规相比,这一命令更加坚决和明确地废除了1967年总统令。通过这一总统令,华人社区终于可以在公开场合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一年后,梅加瓦蒂总统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一群体的肯定。她在上任一年后,发布了2002年第19号总统令,宣布春节为国家法定假日。
最后,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总统通过签署2008年第40号法案,进一步巩固了反歧视的精神。通过这一法律,少数族裔群体的保护得到了更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因此,春节的庆祝活动应当成为一个反思的时刻。每一位印尼公民,无论背景如何,都应享有平等的表达和创造的权利。毕竟,最终每个人都在为建设更好的印尼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来源链接:https://www.kompas.id/artikel/imlek-dan-sejarah-panjang-politik-afirmasi-kelompok-minoritas-di-indonesia?open_from=Search_Result_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