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首发】2023年刘教链年终复盘展望报告

文摘   科技   2024-12-21 20:17   北京  

小技巧:搜索教链历史文章,从下方公众号名片进入后,点击右上角放大镜图标,输入关键词或“指定发布时间”进行查询。


教链按:昨天《12.20教链内参:瀑布!(2024年终报告内部发布)》面向VIP会员内部发布了《奔向黎明 —— 刘教链2024年终报告》,今天可以解密并公开发表去年底也就是2023年12月19日完稿和内部发布的“2023年年终复盘展望报告”了。


年终报告这个事儿始于2020年。教链作为真正的独立投资者来写,特点有二,一是独立,二是真实。独立,就是站独立投资者立场,而不是背后金主立场。真实,就是面向仓位盈亏,而不需要迎合上级或者流量。做到这两点也简单:一不要拿金主的钱;二要自己重仓,亲自实践。反之,则要么有失偏颇、目的不纯,要么纸上谈兵、不接地气。


因此,这个年终报告,教链力争每年坚持,并以合适的方式、面向合适的圈层进行分享,以作交流探讨,也算对行业尽一丝绵薄之力。


本研报由刘教链(公众号:刘教链)独家出品,每年12月份面向刘教链的星球会员首发。一年后公开发布。


解密时间:2024.12.21,首次公开发布:公众号“刘教链”


原创:刘教链,首次内部发布:2023.12.19,字数:2万余字


目录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政策

1、美联储加息中道崩殂,全年缩表不挡市场走牛

2、Gary Gensler上任SEC主席后频频出手出人意料,现货ETF成最大焦点

3、美债纪律已成笑话,美国难以支撑两线作战,美元霸权正在松动,美集团撕裂内斗或愈加激烈


第二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

1、比特币2023年选择了稳步复苏,表现符合预期,明年减半或与宏观经济共振,吹响新周期牛市号角

2、比特币生态奏响序曲,2024或在争议中继续成长,直至有所建树

3、以太坊转PoS之后未遭市场认可,结算层和低碳叙事仍需找到买单方

4、DeFi仍是黄金赛道,Uniswap V4/X潜力尚待挖掘,Maker继续领跑RWA叙事,转折点或于2024年出现

5、其他:新公链、NFT、稳定币等

5.1 新公链

5.2 NFT

5.3 稳定币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政策


1、美联储加息中道崩殂,全年缩表不挡市场走牛


当我们每日沉浸在美联储的各种微操和市场反应之间猫捉老鼠的时候,可曾跳开来从更高的维度上思考过,为什么美联储次次开会议息都要以美国经济表现为重要施策依据?


软着陆的关键在于,资本带着真实的财富回流美国,支撑美国因前几年大放水、大撒钱所带来的“虚胖”和“浮肿”。钱的数量大大超出真实财富量,这才是通胀高企的根源。


向世界输出美元(通胀),或者从全球虹吸资本财富,是解决美国内部通胀的两种方法。前者是宽松,输出美元,输入商品或资产。后者是紧缩,回收美元,令美元回流带回资本。


这么多年以来的中美经济大循环,就是美在向我们输出通胀,我们向美输出通缩的前一种办法。而最近两年美联储搞紧缩,则是后一种办法。不是美联储不想,而是形势已经变化,迫使它只能去寻求后一种办法。


因此美联储此时的操作必须小心翼翼,以确保美元紧缩的确把资本带回了美国,确保美国收割到了全球的财富,这就应该表现在世界经济的萧条和美国经济的火热。


事实也证明了,美国银行系统能承受多长时间的快速加息?半年,也就仅仅半年。2022年6月份加息,2023年3月份银行业就暴雷了。暴雷的原因也非常简单:长短期错配。做过投资的人都明白,不要短债长投。美国银行业的这些金融专业人士却不懂?储户存款是银行的流动负债,他们却拿这去囤较长期限的美债。当加息来临,美债下跌,收益率上升,它们一个个就都资不抵债了。资不抵债的事实被消息灵通的硅谷企业和VC们知道了,一声令下集体提款,一下子就把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什么的给挤兑倒了。


客观的讲,这些商业银行也是替美联储缩表接盘了。为什么美联储囤超长期美债都没事,而它们一囤就崩了呢?核心原因,美联储是以票面价值簿记美债,全额发行美元的。而商业银行却只能以市场实际现价簿记美债,这导致资产价格会波动,而最初簿记的美元存款(负债)却一点儿都不会减少。随着美债资产价格的不断下跌,很容易就出现资不抵债的问题。


有一些人早在雷被引爆之前就已经知道情况不妙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市场其实领先暴雷3个月,在2023年初就开始有反应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


为了解决这个大bug,美联储被迫紧急扩表救助,并且搞出了BTFP(银行融资工具,允许银行向美联储抵押美债以面值全额兑付美元)这样一个大杀器,来用自身的“钞能力”为商业银行无限兜底,暂时稳住了局面。


显然这相当于美联储把“钞能力”赋能给了商业银行,这就相当于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美联储给打通了。那么美联储自己缩表,商业银行却在买美债扩表,这不相当于还是在变相扩表么?所以Coinbase前CTO Balaji才和别人豪赌100万美刀,超级比特币化马上到来。


当然,Balaji输了。原因一是BTFP对商业银行而言有成本,二是只要有超级兜底储户不再挤兑,商业银行把美债放在自己手里等到期吃收益,总比抵押给美联储强。只要不是急用于兑付储户的提款,商业银行就不急着把手里的美债拱手让给美联储,把手边的收益舍弃了。


但这场风波也让美联储吓了一跳。所以,在5月和7月两次捏着鼻子继续加息之后,到了下半年,实在是不敢再加了。虽然口头上依然不断唱鹰挽尊,但是年底号称再来一次的加息,到今天看,似乎已成泡影。


10月份美债长端利率骤升至5%,美联储又被吓了一跳。这次动用了对冲基金大佬Bill Ackman来喊单,操纵市场预期。然后暂停加息,总算是摁住了长端利率。其实自从美联储加息以来,这长端短端利率就开始倒挂。只不过,通常的倒挂解除,是短端利率下降,去向长端靠近。而这次却是长端利率上升,去找短端。这就很吓人,因为和2008金融危机前的情况十分相似。


教链早就讲过,美国经济能够经受多久美联储的持续加息?大约在冬季。也就是年底。因为前两年两任总统直升机撒钱造成的民众超额储蓄,大概就是在年底耗尽。打鸡血造成的人造繁荣,一旦鸡血消耗殆尽,就要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所以,11月份我们就看到各项经济指标开始疲软,市场开始预期美联储12月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不会加息,甚至开始把明年的降息预期提前到5月份了。


相信以鲍威尔的决策方式,真正转折肯定是拖泥带水的。要么拖拖拉拉等到经济数据走到不得不降,要么就是金融市场突然闪崩吓鲍威尔一下,才可能促使他下定决心开启降息通道。不过无论如何,这个时间点可能也就是在2024年年中左右。正如教链此前内参说的,耶伦在发债的时候还超发了一些,说是要留到明年年中或下半年回购。这是把长债发成短债的把戏。不过从耶伦的回购计划,我们可以合理推测,鲍威尔可能不会把降息拖得太久。


如果美联储在明年年中进入降息通道,一般而言不会立即再次转折,而是会延续政策一段时间,估计至少会延续到2025年。唯一的区别是,慢慢降,还是救市性的速降(L形)。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美联储的RRP(隔夜逆回购)蓄水池。这是BitMEX CEO Arthur Hayes指出的一个问题。这一轮美元周期和以往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RRP蓄水池极度扩大。这里一度蓄积了2万亿美刀的流动性(现在还剩不到1万亿)。另外就是IORB(存款准备金利率)吸住的准备金,也有3万亿美刀左右的规模。要知道,美国的商业银行准备金比例早就降到零了。要不是美联储给IORB支付高息(目前是5.4%的高息!),商业银行早就拿这些钱去市场上买理财去了。


这些蓄水池的水,只要美联储降息,甚至只要有降息预期,或者外面有增长性更好的资产,就会蠢蠢欲动向外跑。只要它们没有跑进财政部的兜里(TGA账户),那么就是跑去追逐这些高收益资产去了。这就是“隔山打牛”的基本原理 —— 当有一股同等强大的力量决心捍卫自身利益(汇率),而导致某些管道型资产被推高时,就会对逐利资金形成吸引力,从而促进蓄水池的破裂,并最终传导到美联储自身,迫使其调整既定的计划。


2、Gary Gensler上任SEC主席后频频出手出人意料,现货ETF成最大焦点


由于现任SEC主席Gary Gensler曾经在MIT教过比特币的相关课程,因此在其上任之初,行业普遍将这样一位SEC主席走马上任视为利好,并期待在他的任内能够对加密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但是事实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Gensler教授上台后,频频出手,对各类项目那是重拳出击,该罚罚,该抓抓。特别是对于交易平台,比如coinbase、kraken参与ETH staking这种涉嫌证券的产品,罚款加禁入。对于binance这等不在辖区的平台,则通过长臂管辖进行调查、揭露和震慑。特别是他爆出的几乎一切加密业务都涉嫌证券的言论,更是让他近乎成为行业公敌,遭到如Messari CEO Ryan Selkis等行业领袖的严厉声讨。


Uniswap从2021年中被SEC调查,好像迄今也还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其实对于Gensler的表现,业内也有各种解释。早些年有认为他是在和CFTC争夺对加密行业的管辖权。今年下半年以来则又有另外一种说法,说他是有谋求上位财长(也就是耶伦目前的那个位子)的野心,而美国财长的岗位决定了,必须秉持挺美元和打击加密货币的立场。就像耶伦刚上台的时候,发表的言论也都是令加密行业感到脊背发凉的。


不管怎样,在Gensler领导之下的SEC,频频出击,今年罚没收入再创新高,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加密行业的“贡献”。


这种形势让行业对这一届SEC还能做出什么对加密更加友好和有意义的事情来就越来越不抱太大希望,只剩下一个现货ETF的叙事,成为了最大的期待和焦点。


无论是BTC,还是ETH,此前DCG集团的灰度公司搞出来几支封闭的信托,颇受市场欢迎,某种程度上驱动了2021年的牛市进程。但是,封闭信托的叙事闭环,需要现货ETF的获批,以及完成信托向现货ETF的转变才可以。但是,很遗憾,从2021年开始,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般的申请,全都被SEC给无情拒绝了。


到了2023年6月份,贝莱德、富达这些大块头开始出手,申请现货比特币ETF,这才让市场重燃了现货ETF获批的希望。而到了8月份,灰度在法庭上对SEC不予批准转换的理由进行抗辩,获得了法庭的认可,法庭下令判决SEC的拒绝理由无效,这使得大家相信现货ETF可能真的马上就要走通了。


当然,目前SEC还是一个“拖”字诀。业内猜测大概率至少要拖到明年2024年1月份。


教链还分析过另外一个方面的因素,那就是SEC是不是也在有意配合美联储的紧缩和财政部的售债?为了不给销售美债制造更多的竞争产品,那就要拖延现货ETF上市的时间,以给耶伦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发债融资。


3、美债纪律已成笑话,美国难以支撑两线作战,美元霸权正在松动,美集团撕裂内斗或愈加激烈


6月份美总统拜登和当时的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达成交易,同意取消美债上限两年。三大评级机构实在是忍无可忍,或者说挂不住老脸了。8月份,惠誉下调美国评级。11月,最后一家也是最有分量的一家,穆迪,调降了美国的评级展望。这就说明,美债作为世界No. 1的头号资产,其信用也开始有松动的迹象了。


老美的小弟们,老美的对手,甚至老美自己(美联储),都在坚决地抛售美债。耶伦就是在这种“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去艰难地完成她财长的职责和发债任务。难怪她早就多次表示,想辞职,想辞职。


而维系美元霸权的逻辑又必须要求美国在海外维持军事霸权,甚至不惜主动制造地缘矛盾,挑动地缘冲突,以此迫使资本回流美国。因此美挑动俄乌冲突,借此收割欧洲。但是也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被别人下了个不得不跳的套儿,卷入了另外一场地缘冲突巴以冲突之中。可是,债台高筑而收割乏力、回血不足的美国,这一次却难以同时支撑两场战争。


而军事霸权一旦显出疲态和破绽,就会直接影响美元霸权和环流收割的效果。无替代品时(谁敢替代就要谁的脑袋),美元回流就是收割。有替代品(替代者根本不怕被砍头),美元回流那就是主动让出市场。


因此教链提出“三分天下”的新隆中对。而有资格趁着美元自己拍屁股走人留出空位置赶紧抢占市场的,必须是那不怕死的,即,有足够自信不会被美军事霸权打倒或打到的能力。因此,要么是有那个军力分庭抗礼,要么是美军想打也打不着。


此时耳边响起中本聪的话,去中心化的本质就是,系统不会被“斩首”。飞机大炮是打不死来无影、去无踪、快速复制传播的病毒的。


那么如果迟迟收割不到足够回血的资本和财富,收割集团可能就要更加撕裂,内斗会更加白热化。就像牛市韭菜充足的时候,项目方和机构联手割韭菜发大财哥俩好,但是一旦到了熊市,韭菜不足,无法收割到足够的利益时,就可能出现镰刀之间互割的内斗局面。这在业内也算是屡见不鲜了。


而由于地缘冲突从来都是具有民族性的,民族冲突和文明冲突常常成为利益撕裂时斗争的底色。一个普遍的观察和猜测是,本来已经融入美国并即将全面控制其政治中枢的犹太集团,可能会在这一大冲突中浮出水面,如历史上反复上演的,成为替罪羊和牺牲品。


无论美国曾经选出的总统特朗普,还是阿根廷刚刚当选的新总统米莱,都是极端右翼的领导者代表。这样跑步右转,是很令人担忧的。而可能的替罪者也定然会警觉得很,提前做出防范和预案,将大量财富转移至更为安全的价值存储品之中去,而这都将会成为推动比特币作为安全资产的重要动力。


世界秩序正在经历重构。不管相信不相信,认识到还是没认识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确实就在眼皮子底下正在发生。在旧秩序崩坏,新秩序尚未完全掌控全球局面之前,会是一个乱世。毕竟,不破不立。今日之环球,可比春秋战国。


建设强大的国防,保障肉身和有形财富的安全。建设强大的算力,保障(比特币)无形财富的安全。这两者应该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第二部分 行业发展趋势


1、比特币2023年选择了稳步复苏,表现符合预期,明年减半或与宏观经济共振,吹响新周期牛市号角


2021-2022年的周期是出人意料的。意料之外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2021年双顶,且二次顶部只达到了6.9w,甚至都没有触及10w。从对数走廊模型来讲,2021年底的上限天花板应该是在12.5w-13w,下限地板在1w+,中值3w。实际只达到了 6.9w / 12.5w = 55.2% 也就是一半多一点。


复盘教链在2020年底的前瞻,对2021年牛市的高度估计,保守估计5-10w,中性估计15w,激进估计20-30w,不太可能达到30w+。实际来看,市场只达到了保守估计的目标区间。而中性估计,比对数走廊的上限13w还要高一点,看起来已经是偏激进了 —— 回想起来,也许是那时候认为BTC的增长会呈现加速态势,从而向上突破对数走廊的上限。


第二,2022年底有效跌破“前高” —— 也就是2017年牛市的顶峰约2w,打破了“熊市不破前高”的“规律”。主要是2022年11月从2w向1.6w的急速跌落,以及跌落后漫长的横盘,让很多人被吓坏了。2021年初“永恒牛市”的豪情壮志,此刻全部化作了“永恒熊市”、BTC已经走完了生命周期即将步入归零之路等等这般的哀莫大于心死。


但是,其实,即使是在2022年11月下旬最低跌破1.6w,也始终没有跌穿对数走廊的下限地板。最终,在贴地爬行2个月之后,在2023年开年就一跃而起,一个月就重返2.3w。要知道,2022年12月底的对数走廊下限地板就已经提高到了1.6w。


这也是为什么教链在2022年底的年终报告里,能够较为笃定地说,当时15-16k的位置,已经是堪比2020年“312”那样的“绝对低位”。回看一下对数走廊,2020年“312”的4.5k其实比2018年底的3.2k更接近对数走廊的下限地板 —— 不是因为“312”跌得更深,而是因为地板下限提高了,从2018年12月底的2.3k提高到了2020年“312”的4.5k。


由此,2022年底的最后两个月,11月和12月,就成了过去15年BTC发展史上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抄底机会 —— 在“前高”(即2017年2w刀)之下抄底。


教链在11月跌下去之后,加大了加仓力度,倍增了常规定投量。其实子弹还没打完就开始暴拉反弹走出低谷未能低位打出去,否则就可以实现三倍量了。


谁也没想到,复苏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


这就是刮骨疗毒的效果。


BTC比更受人为控制的市场更敏锐,更早做出反应。去杠杆就快速锤爆一切该爆的雷,锤爆得越快、越干净,才越好轻装上阵,走向复苏。


在2022年12月初,教链前瞻2023,提出15-16k很可能已经触底,2023将步入复苏,年终目标区间25k(对数走廊下限)-69k(前高)。


市场走了一个漂亮的阶梯式复苏,到教链起手写本篇2023年终报告的时候,已经修复到4w的高度。最高一度摸到近45k。


45k,大概可以认为是位于25k-69k的区间中点(47k)一线。


此时很多被熊市“训化”的人还在进行“空头等待”,等BTC回到2w甚至更低,这就离了大谱 —— 因为年底的价格地板下限,都已经提高到了25k。


而根据教链提出的“呼吸理论”,对比一下2021-2022初牛市阶段水上吸气部分,2022末至2023熊市阶段水下呼气部分已经几乎呼出了全部吸气。这也就意味着,年底的走势,迅速向上接近水面69k的概率,要远大于迅速向水底25k回落的概率。


吸的气呼尽了,还不浮出水面,岂不是要憋死的节奏?


而一旦呼气结束,重新返回水面,过去一个牛熊周期、一个呼吸周期才真正结束。此时才是最为微妙的时刻 —— 因此,我们将不再知道,市场要向哪个方向走。概率回归均势,市场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但是向下只是走牛过程中的短暂回落,而向上才是周期趋势。


至2024年底,目标区间下限3.5w,中值10w,上限37.8w。也就是说,如果资金能够投入不动坚持1年或以上,那么在35k以下投入,是十分稳妥的。若看2年+即2025年底则是50k。


突破10w,或许外行路人才知道加密的春天又来了,此所谓外行的牛市。


只不过,无论是2016,还是2020,都未曾出现过在见顶后熊市的第3年、下一轮牛市的前1年,有浮到水面(即对数走廊中值线)之上的情况出现。当然,过去没出现过不代表2024这一次不会出现。只不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一轮周期就又要创下第三个意料之外的方面了。


现在看起来,这第三个意料之外还真有挺大可能性的。原因也有至少三个:


第一个,现货比特币ETF很有可能在2024年初就被SEC批准上市。消息面的利好,加上实际也会带来大量美股市场的资金流入。


第二个,2024年春天美联储提前降息。由于最近美国居民超额储蓄接近耗尽,经济开始疲软,原本嘴硬被市场认为要坚持到明年下半年不降息的美联储,很有可能提前向市场投降。宏观面的超预期宽松,会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流动性。


第三个,2024年4月份的产量减半。这个是最确定性的事实,比前两条的确定性都要高。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逆反身性。即,很多人还在等2024年会在减半日前后发生一个“312”式的崩盘,那就很有可能市场根本就不会给他们机会等得到。


这三个因素叠加,很有可能就真有机会把BTC在牛市前1年“反常”地推升至中值线即水面以上。        


如果真的提前在2024年回到中值回归线,那么接下去的走势,向上或者向下,就重新变得模棱两可了 —— 因为,呼吸此时已经达成了平衡。当然,由于大趋势上,还是要向上,所以向上的概率总归会更大一些。


至于风险。一方面是预期不及的风险,市场肯定要为前期的过度兴奋买单,回调一波。二方面则是一些灰犀牛事件,比如Mt.Gox何时清算,FTX的清算,等等,所造成的抛压事件。三方面则是市场未预料到的黑天鹅,比如美国经济突然衰退,美股崩盘等等。其中灰犀牛事件由于已经被市场消化吸收和定价,可能不会造成太大冲击,而黑天鹅事件则通常并不能提前预料和准备。


牛市多回撤。在每一次走牛的过程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途经历-10%、-20%、-30%甚至-40%的回撤,都是很正常的现象。逢跌加仓,往往是更好的应对之道。


2、比特币生态奏响序曲,2024或在争议中继续成长,直至有所建树


在以往讨论行业的时候,比特币就是作为一个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般的存在。它决定这行业的周期,扛鼎行业的市值。但是,百花齐放的时候,大都和它无关。


究其原因,一是现阶段的比特币,除了作为价值存储和储备资产之外,尚且不到体量足够大、波动性足够小,以充作交换媒介,也还远远没有足够的渗透率,以成为支付工具,因此闪电网络等,需求场景不足,不能倒逼技术快速成熟;


二是比特币恪守数据最小化的理念,对于扩充复杂功能、引入状态爆炸极为谨慎,这使得现阶段行业不能落地“实体经济”,只能停留在金融层面的发币和“空转”的情况下,此类需求不易为比特币所满足,而外溢到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公链上去,后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目前唯一真实的刚需——“炒币”。


以上两点,从跨链到以太坊的包裹资产WBTC的锁仓量(15w+ BTC)远大于闪电网络的锁仓量(5k+ BTC),就可知一二。


2021年底正式上线的复杂脚本技术Taproot,让大家看到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果不其然,2022年底,Casey Rodarmor “hack”了Taproot脚本技术,通过把数据伪装为代码,实现了把任意数据嵌入比特币区块链,称之为Ordinal协议,并把这种刻到比特币上的东西,叫做铭文(inscription)。2023年初,推友domodata提出了一个简单的JSON数据格式,用于定义Ordinal“代币”,称之为BRC-20。其实这个名字,是“盗用”了以太坊的代币标准ERC-20的名字,并把以太坊的E改成了比特币的B而成。


当然,论及按照出生顺序给比特币的“聪”赋予编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一些讨论和提案。Casey Rodarmor巧妙的借鉴了这一思想。


当BRC-20这个“缝合怪”出现,事情的发展就愈发偏离了最初的轨道。Taproot的本意是扩展比特币的可编程能力,Ordinal铭文却把比特币变成了存储任意数据的载体。铭文的本意是在比特币链上铭刻一些所谓的“数字艺术品”,BRC-20却把它彻底变成了发币和炒币的狂欢。


而更为神奇的一幕是,包括以太坊在内的一众智能合约平台,开始纷纷反向模仿BRC-20铭文这种极简的“发币”方式,主动阉割掉自身智能合约的“图灵完备性”,模拟这种简单定义数据的形式。有点儿像是审美向传统的回归。


于是,除了一季度还有几个来自以太坊生态的热点(比如Arbtirum L2的空投、PEPE、蹭AI概念的土狗等),5月(okx上ordi)、8月、11月(binance上ordi)就成了铭文币的狂欢季。尤其是随着上币的终点——binance也终于搞定了技术问题,上线了ordi,铭文币彻底疯狂。


铭文最初被视为是一项创举。是解决比特币矿工费不足的良药。但是随着12月初ordi的暴力拉升至65刀左右,比特币核心开发者Luke Dashjr发推暴击,称ordinal是一种骗局,铭文是利用了Taproot的漏洞,已经提交补丁对该漏洞进行修复。


Luke可能是好心提醒大家不要炒币上头,这玩意儿明年还存不存在还很难讲。但是铭文炒家和既得利益群体(比如比特币矿工)自然是把Luke当作是搅醒春梦的不受欢迎的人而大加攻击和谩骂。盘子的组织者们也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好不容易忽悠起来的“标的”,肯定要对下面的基层韭菜进行各种洗脑和信息屏蔽。


不过,铭文热还是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其实不能称之为新的启发。这个启发就是,这个行业还在快速扩张的早期,新进入的玩家认知绝不可能短期内快速提升到能够理解复杂的各种技术和概念,更别提判断价值了。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还是炒币和暴富。


比特币生态此前的发展,闪电网络就不提了,支付场景还远得很,而硕果仅存的什么RGB、stacks、bitVM、rootstock(最近刚刚听说有人把uniswap部署上去了),可能还是太过于技术化、太复杂、太难以理解。


炒币需要什么?简单易用的钱包(所以unisats wallet抓住了这波铭文的机会)。简单、透明的发币。所谓的公平发射。上交易所。


其他高深的东西,用户也学不会,也不想学。因此,也许,在比特币构建什么智能合约L2的想法还是太复杂了。


当然,如果在发行资产后,还需要进行DeFi类的操作,比如交易,比如抵押借贷,那就还是需要可编程性。但是不是可以分层呢?L2就是简单发币。L3是智能合约交易呢?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畅想。


还有就是比特币的链和以太坊不同,比特币是UTXO无状态的,好处是不会出现状态爆炸问题,坏处就是在上面构建二层啥的比较复杂。


举个例子:铭文只能在链上保存数据,而不能像ERC-20那样在链上汇总、验证,这就注定了它需要借助于链外的索引器(indexer)来完成数据的下载、归并、索引、统计等工作,而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索引器,就很有可能一不小心搞出不一致的数据结果出来。


基本上这就是把比特币链当成了一个共享笔记本。大家随便在上面乱涂乱画。至于如何厘清其中转账顺序,确保数据正确,那都是在链下完成的。这就和比特币本身聪的转移以及UTXO系统由矿工校验共识,确保数据正确,并用算力保护结果,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是玩家们就是宁可去炒这个假sats,也不愿意去买真正的比特币聪。


这就是说,模因(Meme)这个东西,讲的就是一个照猫画虎。炒的人也并不在乎是不是真虎,重点是“炒新不炒旧”。这就是典型的盘子思维。旧盘子因为已经被前面的人占据了大量筹码,新资金冲进去那就是被活埋的结局。新盘子人少嘛,就很有可能有抢占头筹的机会,去收割后来者。


说到底,教链觉得铭文这个东西呢,可能是“先立后破”,破然后再立。什么意思呢?就是先利用漏洞弄起来,不管是不是滥用了、攻击了、bug了,反正已经成为了taproot的第一个火爆的应用场景。这就是先“立”起来了。


然后呢,修复漏洞,这就是针锋相对,然后“破”掉这个东西。但是呢,铭文,却借由这么一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认知。这个概念就很难再消亡。或者,就很容易“借尸还魂”。


所以教链会设想明年除了破掉铭文1.0,是不是会同时催生出铭文2.0出来?扎根于比特币,但把数据移到链外,这样取得和比特币链的数据最小化理念更好的兼容。


不过,这样一来,可能原本ordinal作者设想的数字艺术品就破裂了:数据被移出去了。但是呢,事实上,从数据来看,BRC-20铭文币才是ordinal交易更热闹的应用场景。而移出数据本身,并不会影响铭文币的发行、使用、索引和炒作。


可是,这里又存在一个微妙的悖论:反而是BRC-20本身的JSON文本,尺寸很小。如果是根据数据尺寸进行限制,首先被卡掉的反而是其他NFT。另外就是,Ordinal的作者Casey Rodarmor提出的Runes(符文),把发币数据从taproot脚本移到了更加科学的OP_RETURN,而OP_RETURN被Bitcoin Core认可的尺寸就有足足80字节,足够放下这些符号和数字(压缩后)。


历史往往由出乎意料的巧合所组成。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归根结底,OP_RETURN存在那么久了,居然就是没有形成所谓的“生态”,也就是说,没有人去想搞一些简单的标准化和工具出来,让用户真正把这个部分的能力用起来。如果用OP_RETURN的话,那么矿工费会比目前使用隔离见证区域的taproot脚本支付的更多。(无折扣):)


其实原本这些所谓比特币L2就应当做减法,先搞一个更简单发币的L2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搭积木,建设L3等等,实现DeFi等高层次的应用。有需求才能倒逼技术改进、生态建设和完善。否则就容易做成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不过我们心里也要始终明确,这些利用比特币链玩出来的花样,都只是表面的“术”。最终,还是要靠BTC本身从价值存储,成长为交换媒介,最后冲击支付工具和定价单位。否则,BTC如果沦为铭文炒币的gas,那其价值就大大折扣了。BTC也就真成了巴菲特当年批评的那样:只是一种电子支票技术,而电子支票又有多大的价值呢?!BTC不应只是转移模因币、空气币、土狗币的“支票”,而应该成为支票上转移的那个价值符号和价值载体!这才是BTC最大的价值所在。


在短周期浪潮中,我们还是可以期待一下行业对比特币生态的回归和重新聚焦。就如2019年DeFi始兴,酝酿一年多之后,2020年中DeFi Summer。2023年铭文吹响比特币生态的前奏,2024年是否仍然可以期待,“铭文之夏”(Inscription Summer)的出现呢?2017 ICO大量发行资产催生2020 DeFi Summer交易/盘活资产,那么2023大量发行铭文又将催生什么?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历史不会简单重复。这其中的区别在于,DeFi是全球玩家玩出来的,铭文目前却仅仅囿于华语玩家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如果只是收割、一地鸡毛,如果不能破圈、不能走向世界,那么等到新的热点出现,热钱轮动离开,也可能会落得如当年EOS、Filecoin一样的命运。


无论如何,铭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脱离具体的技术实现,它可以在各种技术载体上大放异彩。只要比特币一直在高歌猛进,那么在比特币上搞生态的文化动力就会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以太坊转PoS之后未遭市场认可,结算层和低碳叙事仍需找到买单方


自2022年9月以太坊成功硬分叉升级,抛弃PoW(工作量证明)机制,转为PoS(质押证明)之后,ETH/BTC汇率就在短时达到了0.08+的局部高点,较一个月前近乎翻倍,此后则一路下行,一直跌到2023年10月,重新回到2022年8月0.05的水平附近。


期间,经历了2022年11月Vitalik发布以太坊新的路线图,2023年3月上海升级全面放开PoS质押的提币,等等,一系列的重大动作,但都没有能够丝毫影响ETH/BTC汇率持续走跌的趋势。


而原本要在2023年3季度落实的EIP-4844 proto-danksharding,也将被推迟到2024年初的坎昆升级才能落实。这个数据分片技术,将有望大幅提升L2们的数据回写容量和性能,进而更加有力的支持以太坊向L2扩容的大战略。


这里其实有一个小小的矛盾性:以太坊上了EIP-1559之后,为代币经济学添加了燃烧通缩的叙事。越燃烧,越通缩,紧缩存量供应,拉升ETH价格。但是,另一方面,向L2扩容,以及向侧链的外溢,会减少L1的使用和gas消耗,也就会降低燃烧,通缩就变慢,那就不利于紧缩供应和拉升ETH价格。


但是另一方面,ETH本身的自限性又要求,为了保障用户体验,需要较低的拥堵程度和较低的gas,才能适配更高的ETH价格,确保gas x ETH价格 = gas fee能够比较适中,不至于让以太坊成为贵族链,用户体验变差。


我们用具体的数据为例简单说明一下。比如以太坊上ETH普通转账是2.1w gas,ERC-20转账大约是9.5w gas,在Uniswap上做一次交易约需要35.6w gas,Opensea上NFT购买NFT消耗60w gas,而去二层的跨链约需要11w gas,等等。那么,在目前还不算热闹的情况下,每gas的价格大约在50gwei(即0.00000005 ETH)上下,有热点的时候会达到100gwei(即0.0000001 ETH)。那么,以100gwei的gas价格计算,普通转账就是0.0021 ETH = $4.2,ERC-20转账是$19,Swap交易是$71.2,买NFT是$120,跨链是$22,以上都是假设ETH价格2000刀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可见,这使用成本不能说便宜。


试想若ETH价格飙升至10000刀会发生什么?gas价格还是100gwei的情况下,普通转账一次就要$21,ERC-20转账(USDT)要$95,Swap一次要$356,NFT交易要惊人的$600,跨链一下要$110。这成本基本上普通人是难以承受的了。


这些矛盾你说以太坊解决的不好,那么其他侧链解决的就好吗?其实也不是。2023年下半年,很多二层和侧链学样搞铭文,结果流量一冲,全现了原形。什么号称几千几万TPS的公链,什么Polygon、BSC、FIL、ICP,统统被打铭文大军的巨大流量冲击得溃不成军。


如果稍微了解点儿技术细节的话,Polygon、BSC啥的本身就是基于以太坊代码二次开发的,FIL的共识部分也是以太坊代码改的,它们当然也不会比以太坊的性能好到哪里去。


如果要讲看衰BTC、看好ETH的以太坊死忠粉,Bankless创始人Ryan Sean Adams当仁不让。他的经典言论包括,比特币缺乏对区块的编程能力因此会被超越,以及,以太坊是唯一一条“盈利”的区块链,其价值被严重低估。


他认为以太坊燃烧通缩,使得ETH更为稀缺,从而更符合电子黄金的定位。这一点教链是不同意的。具体的分析,教链在EIP-1559上线前后写过多篇文章分析过。简单说,燃烧烧掉的是存量,而稀缺性S2F的定义恰恰是存量和增量的比值。减小S,只会降低稀缺性,而不是增加。烧掉的是存量S,增发的是增量F,二者不能直接抵消,也就是不能直接把 dF - dS < 0 说成是通缩的。


那么在教链看来,以太坊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其生态,尤其是开发者生态。这是需要极多的投资,大量的时间,以及无数的巧合才能发展起来的。很多公链项目融资几十上百亿,但是烧掉之后也无法复刻一个自由开放的繁荣生态,这凸显了去中心化生态的生长,不是靠中心化之力靠烧钱大力出奇迹就能搞定的。


但是由于以太坊已经转PoS相当于是放弃了价值存储的赛道,那么其定位就只能是寻找其他叙事。我们不应只是听创始人、项目方乃至于社区大多数人说什么样的故事,而更重要的是,擦亮眼睛,看清楚历史究竟在向怎样一个方向演化。


就像2018年及以前,以太坊的叙事还是去中心化计算机。但是随着2019年初DeFi运动的兴起,以太坊的叙事也迅速演变成了金融计算平台。这是务实的。毕竟,发币、炒币、以及围绕这个刚需所建立的一系列生态服务和工具,构成了以太坊生态的主体。


这样,以太坊走着走着,就走到了(金融)结算层的叙事上来了。这也是被华尔街认可的一种叙事。


当然,这个叙事的价值天花板能有多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只是巴菲特批评比特币所说的“支票技术”,那么空间确实有限。但是如果用整个传统金融银行系统来类比,却又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毕竟,在传统金融系统里,央行直接发行的M0(类比BTC)是小头,银行体系发行的M2(类比以太坊生态上的各种衍生token)才是大头。


另外还有就是随着以太坊转PoS,那么绿色环保也会成为它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和它结算层的定位是匹配的。毕竟,结算层,对抗权力和去中心化不需要向零级货币发行(BTC)那样强,而是更看重节能、高效和性能。


只不过,在目前,今年主要围绕比特币ETF和生态(铭文)的情况下,以太坊的关注度就稍显落寞了。随着游资的轮动和扩散,这些叙事都是可以被拿出来作为卖点的。


至于ETH的价格,其实是一件不容易评估的事情。因为ETH的经济模型,向来充满了随意性。基金会主导和控制了矿工,从而得以像一个数字央行,随意调整货币政策。后来又加入了EIP-1559燃烧,使得代币流通量和市场活跃度又挂上了钩,这就使得其代币经济更加充满了变数。


从博弈论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很糟糕的代币经济。而BTC那种恒定不变的模型,是最好的,因为不变的模型,让每个市场参与者对未来都有一致的预期。


燃烧这个事情,其实是跨时间转移价值,让繁荣期的用户去补贴萧条期的用户。用户,就是消耗ETH作为gas,去链上做操作的人。这只会进一步剥削牛市的用户,让他们的使用成本更高,体验更差。


ETH曾经在2021年底最高到过4500刀左右。那么再次繁荣的时候,到1万刀也许是没问题的。得看明年坎昆升级,proto-danksharding上了之后,扩容的效果如何。


假设扩容能把gas价格降低3倍,那么ETH价格涨个3倍,也就是到大约1.5w刀左右,用户单次链上操作成本保持持平,那扩容就算是成功的。不过,这里还是有一个细节,就是降低gas价格究竟是因为吞吐量真的扩大了,使得在单位时间处理同样数量的链上交易的情况下,gas价格还可以低3倍;还是说,把原有的交易都给搬迁走了,搬去了二层,导致一层的吞吐量实际上是下降了3倍,从而使得gas价格降低了3倍。如果是前一种情况,那么的确可以说是扩容导致gas价格下降。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其实是通过减少使用量来降低的gas价格,可能反而会导致本该ETH捕获的价值流失到二层链的代币上面去。


至于结算层和低碳叙事,最大的买单方,还得看机构,甚至是各国政府。不过这些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不少华尔街机构已经继申请现货比特币ETF之后,也纷纷提交了现货以太坊ETF申请给SEC。按照工作顺序,估计SEC会在批准了现货比特币ETF之后,再来着手审查和处理现货以太坊ETF,这大概就会到2024年中。而其他看好以太坊的机构,比如JP Morgan的分析师就公开预测,2024年以太坊的表现(指涨幅)将有望超过比特币。


4、DeFi仍是黄金赛道,Uniswap V4/X潜力尚待挖掘,Maker继续领跑RWA叙事,转折点或于2024年出现


如果不去深究流动性是空气(比如模因币)还是真资产(比如BTC、稳定币、美债),那么区块链作为数字金融平台的这个定位,可谓是行业过去十五年发展所探索出来的唯一真实的Product-Market Fit(PMF,产品-市场契合点)。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虽然处处充满了中心化控制和后门,也许冠之以“De”(Decentralized)略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改称Chained Finance(区块链化的金融)也许更为准确,但是,却也是唯一一个实实在在瞄准这个PMF点的赛道。


去年(2022年)年终报告罗列过DeFi的各个赛道,这里就不再枚举。


这个赛道其实并不是自上而下设计出来的,而是自下而上演化出来的。DeFi,最初则是源于社区自发的一种运动。


上一份报告教链讲过,判断DeFi项目成色的要点:反脆弱;PMF;去中心化;监管。


大浪淘沙,目前这个赛道里,成色还算上乘的,可能也就是Uniswap和Maker。借贷这块儿我没啥感觉,Aave和Compound区别不出来。Compound确实是为DeFi贡献了很多优秀的技术理念,而Aave的市场和监管这块儿做的可能更好一些。


今年两个大事件:


一是借美债高息的东风,所谓RWA(Real-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概念兴起,Maker当之无愧抢占了先机;(埋个伏笔,RWA最大的叙事,可能会是2025年开始世界各国央行可以持有加密资产,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放到2024年底的年终报告去谈不迟)


二是Uniswap 6月推出了V4、7月推出了UniswapX,极大地增强了Uniswap协议的可扩展性,为接下来在Uniswap协议上涌现出优秀创新打开了大门。


Maker的控制权,随着创始人和投资机构的理念不合,机构抛售了全部持仓之后,目前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当然,风险是创始人如果踩错了节奏,那么项目也就会出现更大问题。毕竟,回报和风险总是对等的。


RWA鼓吹了那么多,其实真正落地的,就是让crypto资产的持有者可以简单地吃到美债的高息羊毛。细看中间的一系列委托代理,都是一些小机构在中介,如果出问题,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毕竟,从链上到链下,就没有100%的安全。


而随着2024年美联储开启降息,美债收益率下滑,迟早会出现下一次交叉,即RWA收益率不及crypto原生协议的收益率,到那个时候,Maker的这套玩法也就转不动了。资金就要从资金池里逃逸,那才是考验协议的时候,会不会挤兑,会不会崩溃?


历史是个圈。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将重新看到上一轮牛市发生的情况:链外的美元资金将千方百计来crypto世界寻求高收益率。那也是各个DeFi协议狂欢的季节。


在流动性流来流去的时候,Uniswap这种基础型协议就总是受益。


在熊市的2023一季度,Uniswap的现货交易量都要超过coinbase这个合规CEX的现货交易量。如果到了牛市,那交易量只会更大。


毕竟,相比于CEX自己做市商赚走那么多手续费,Uniswap这种把手续费和LP变成千千万人都能无门槛做的事情,就是一种巨大的创新,有着变革性的力量。


Uniswap V3推出这几年,主动做市商还没有成熟起来。现在V4和X又推出了,有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DeFi协议虽然发端于以太坊生态,但是并不完全锁死在以太坊生态内。无论是其他任何链的生态发展起来,有资产、有需求,DeFi协议都可以横向部署,服务于那个生态,也吸收那个生态的发展红利,并最终与该生态互利互惠、相互成就。


5、其他:新公链、NFT、稳定币等


5.1 新公链


所谓新公链赛道,其实可以看作是以太坊“智能合约链”的“模因”(模仿)之作,吃的就是以太坊扩容缓慢、流量外溢的红利。


不过公链这种2017年的老故事呢,由于太过于技术,其实并不是普通韭菜尤其是炒币大妈们最津津乐道的东西 —— 他们可能更热衷于追逐“朴实无华”的模因币和空气币 —— 虽然空空如也,但也是茫茫大地好干净,大家怕的不是击鼓传花,怕的是鼓和花的背后被人动了手脚。这才是他们口中眼中的“公平”。


脱去这一层,说实话公链技术,又有几人真正能看懂?炒BTC的,又有几个真的会去看Bitcoin Core的代码呢?2100万上限,还不是听别人口口相传的么?万一是假的呢?


所以最后就蜕变成了“拉盘即正义”。今年以来,Solana拉得不错。于是大家鼓掌叫好。谁还管它中心化定序器和“宕机链”“美称”的问题呢?


Solana拉盘,也许是和Maker创始人号称要基于Solana的技术构建专用RWA链有关。总之呢,回顾一下教链内参,Maker创始人是9月初撰文,提出要用Solana构建NewChain,当时还惹得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一通怒骂。而这一波SOL拉盘的起点,恰恰就是在9月初的18刀左右。最高到12月初,拉到77.7刀。一波拉升4倍多,相较于2022年低点7.85刀则接近10倍。


内参里都是挑选过、过滤过、筛选过的精华。从不知道一件事,到知道一件事,到想到可以在这事上干什么,到采取行动,这个链条如何走通、走顺,风险可控,稳定重复,是需要打磨的、修炼的,是一个系统。建立这套系统,是不容易的过程。


在教链的星球里,基本上可以说是全球第一时间获知公开的信息。虽然不如内幕消息快,但是已经比绝大多数圈层要遥遥领先了。这个信息一圈圈扩散出去,必定还需要很多人的口口相传,甚至是底层无数各色人等唾沫横飞的“传教”。在信息充分扩散之前,市场就不是有效的。信息扩散过程,就是市场从无效到有效的过程。在这个传播扩散过程中,存在极长的时间差。通常有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差。这就是“先机”。


教链反复说过,愿把自己作为大家的benchmark(基准参照),也就是垫脚石。教链日日忙于研读信息,整理输出,服务大家,因而没有太多时间去追个热点、炒个山寨啥的。教链就只有最简单、最朴素的策略:重仓大饼,长期持有。但是教链会很乐意看到身边一些耐不住寂寞的朋友们,通过更积极地管理仓位和资产配置,达到跑赢教链的效果。


新公链这个东西,首要的就是以太坊兼容性,或者EVM兼容性。前面已经说过,从头开始建立一个开发者生态,难如登天。站在以太坊的肩膀上,是不得不为之的策略。这也是2021那一轮周期我们看到的事情。甚至连EOS这种当年的“天之骄子”都低下高傲的头颅,进行EVM兼容。


但是呢,所谓跟随头部,你也就放弃了超越头部的机会。总不可能说,一个公链,代码是复制的以太坊(Polygon、BSC等),最后把以太坊打倒了吧?核心技术都是别人的,如何打倒?


兼容了就能打败吗?那是个笑话。没有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那就不过是给以太坊培养人才罢了。暂时性的,吃一吃以太坊拥堵外溢的流量红利。优秀的开发者,一旦成长起来,那是肯定要回迁到以太坊生态去的。毕竟,那里才是草肥马壮之地嘛。


拉盘这种正义,主要是看背后有没有所谓“强庄”。所谓强庄,那不仅仅要财大气粗,还得舍得放手干。这就不仅仅是正义的问题,还要看人品和格局,于是也就进入了“玄学”的范畴。像EOS背后的block.one那种,吞了几十万枚大饼,死活都不愿意拿出来反哺生态,人家就是当成私产放进自己腰包了。


5.2 NFT


对于NFT,教链还是那个观点,区块链的另一个“真实”应用。


为什么呢?因为区块链除了承载资产,它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带有时间戳的确权。这个东西对于艺术品是有意义的。


或者说,艺术品,除了垃圾和糟粕之外,少数的精华,也会随着时间长河的流逝,沉淀为一种资产。


看懂本质,就知道这个赛道不会消亡。


但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很残酷的。


人类几千年,也不过就出一个梵高。


绝大部分,还是一个短炒的产物。


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艺术细胞和审美情趣。


blur更贴合其炒作的属性。opensea则在其收藏本质方面更为优秀。


但是opensea比较“失败”的一点是,一直比较中心化,不开源,2021牛市既不“上市”也不发币,可能团队比较长期主义?


比较而言,Uniswap团队阴差阳错,被sushiswap一顿攻击之后,被迫在2020年底发币,恰好赶上了2021年的大牛市,成功让社区帮他们买了单。


个人还是更偏好opensea一些,但是,在其更加开放、去中心化,以及发币之前,也没有什么可以参与的地方。


有历史纪念意义的NFT作品,比如cryptopunk这种,还是会长期存在的。


NFT,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自带杠杆的平台币。比如以太坊上的cryptopunk,就是自带杠杆的ETH。


每一个新的生态,每一个新的文化现象,都有可能催生和沉淀出一些优秀的、具有历史意义的NFT作品出来。


新一轮周期,会不会重新在这个赛道迸发热点,还需要随时保持观察和关注。


5.3 稳定币


关于稳定币,没有什么特别需要说的。现在主要玩家就是USDT、USDC和DAI。


很多玩家(比如BUSD)在这一轮美国监管的强力清洗之下,纷纷缴械投降了。


而USDC则在2023年上半年硅谷银行暴雷事件中遭遇了重挫。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


这就把市场拱手让给了USDT。要知道,稳定币的市场占有率就意味着绿油油的美元。


而稳定币是美国监管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肯定无法容忍一个游离于美国监管范围之外的USDT长期逍遥。但是他们会如何出手,何时出手,却也难料。一出手,定是黑天鹅事件。


另外就是USDT这一轮美元扩张到加息紧缩周期走的太顺了。美债扩张时印token吸收大量美元。美债高息时又拿美元大量置换高息美债,躺着薅美联储的羊毛。盈利直接爆表,今年开始又把薅到的美债羊毛去市场上囤比特币。这一通操作简直是666。


不过明年美联储可能货币政策要转向了。Tether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确实很强,但是路走得太顺,不由得令人担心前路会不会踩坑。


教链有运气守恒律:好运之后,须有坏运,以为中和。


所以,最好不要长期在手上持有大量的稳定币,以防黑天鹅风险。


至于其他类型的稳定币,如算法稳定币。自从最大的所谓算稳UST/LUNA崩盘之后,市场被狠狠地警告了一下。


但是,这个“永动机”一般的无中生有之术,相信在新牛市来临,韭菜伤痛记忆忘却之后,总会有大聪明觉得自己行,还是会不断发明出新的天才“算法”出来的。


当耐不住想去参与的时候,心中记住“算稳不稳”,随时警惕可能来临的崩溃风险,及时止损保命就好。


尾声


本期年终报告到这里就告一段落。教链会在年终的私董会上给大家进行讲解和交流。欢迎大家推荐新朋友加入“刘教链的星球”VIP会员,在通往财务自由和心灵自由的路上,一路同行。


附:刘教链的星球 介绍


刘教链的星球

一个践行加密自由的社群


在这里,你将收获满满干货:


前沿情报和认知升级


全年放送的教链内参无限回看,每篇内参都包含如下三个板块:

(一)宏观经济概要:把握全球市场的微波背景辐射。

(二)主题分享:重点关注,重点研判。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三)情报速递,独家点评:只过滤最有价值的情报。只为了最教链的视角。一样的快讯,不一样的声音。


长期主义的VIP社区


星球会员专享VIP社区,长期主义者的家园。在这里,你将得到:

(一)志同道合、一路同行的伙伴

(二)与教链直接链接

(三)每日内参之外的更多交流和研讨

(四)内部研报分享

(五)活动、会议通知


季度私董会


一年四次的私董会,线上直播/线下活动。私董会主要内容:

(一)教链主题分享,研判行业、市场,总结过去,分析现在,展望将来

(二)与教链直接互动交流、探讨

(三)与其他会员朋友结识,互相学习


年度重磅研报


每年年底,教链都会呕心沥血,撰写万字研报,对行业大势进行研判,内容涵盖宏观背景分析、行业周期研判、主要赛道研究、潜在机会分析,等。VIP会员第一时间获得研报全文,并有机会与教链直接就其中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年费制仅需 599/年 折合约1.6/天(一瓶矿泉水)

想加入的话,请联系教链并备注“加入会员”吧:

* * *

号外:刘教链超级小白课第6期(预计2025年1月份开课)招生中,还有名额,998/人,课程大纲和报名办法详见《刘教链超级小白课》

12.20内参:瀑布!(2024年终报告内部发布)

阅读更多内参,请加入刘教链的VIP会员:

* * *

延伸阅读更多刘教链精彩文章:

刘教链2020年年终复盘展望报告

年终研报2022

【30节音频精品课】刘教链比特币原理 2023.1.10

入行不读比特币,炒遍热点也枉然!《比特币史话》已位居“投资>加密货币”分类畅销榜榜首 2023.3.17

(公众号:刘教。加入会员:公众号回复"会员"或"VIP")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货币为极高风险品种,有随时归零的风险,请谨慎参与,自我负责。)

喜欢本文就请点赞转发支持哦

👇👇👇









































































刘教链
《比特币史话》作者,前北航软件学院特聘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