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协办公厅印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对弄虚作假、他人过度参与、移花接木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一起来看——
不再接受15岁以下少年儿童参赛
新发布的《实施办法》适用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参赛对象、组织方式、赛制规则等方面进行了大幅改革。
在参赛对象上,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重点面向15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
在组织方式上,通过广泛汇聚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优质赛事资源,打造青少年科技竞赛矩阵。
在评价机制上,不再对选手创新作品进行评价,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确保竞赛公平公正。
在奖励机制上,组委会设立“中国科协主席奖”,并广泛联合社会机构设立专项奖,为获奖选手提供后续成长支持,增强参赛选手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
实行一票否决制
创新大赛坚决反对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各关联赛事和创新大赛建立科学道德和科技伦理审查机制,确保竞赛评审公平公正,活动组织规范有序。参赛选手不得有违反相关竞赛规则、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学术不端行为。如因赛事组织原因引发不良社会影响,创新大赛组委会将取消相关赛事入选资格,该赛事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创新大赛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创新大赛期间,参赛选手须按要求现场展示其在关联赛事中的获奖作品,创新大赛科学道德和伦理审查委员会专家将对选手的现场综合表现、是否遵守科学研究道德、科技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等进行审查。如发现存在弄虚作假、他人过度参与、移花接木等违规问题,将一票否决,取消相关人员参赛资格,并视情扣减相关赛事下一届创新大赛推荐名额。
建立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异常行为名录,对参赛学生、学生家长、评审专家等存在弄虚作假、违规违纪、干扰竞赛等异常行为记录在案。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
全文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延展阅读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办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协、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和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旨在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想象力,促进各地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科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科研潜质、创新精神和爱国情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北京晚报评论员:
15岁以下不能参赛!急功近利也该停手了
中国科协办公厅日前印发《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施办法(试行)》,对参赛对象、赛制规则等方面大幅改革。根据试行办法,大赛不再接受低龄段少年儿童和科技辅导员参赛,而是面向15岁至24岁校内外青少年群体开展;不再评价选手创新作品,而是注重现场考察和客观评价,着重考察选手知识应用、动手实践、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破除“一件作品打天下”现象。
青少年科创大赛为的是激发更多孩子开动脑筋,探索科学奥秘。然而,一些青少年的家长也热情“参赛”,有的给孩子施加远远超过其承受范围的科研压力,有的动起了歪脑筋,接连上演“父母搞研究,孩子拿成果”的戏码。2024年7月12日,云南昆明某六年级小学生研究癌症基因获大赛三等奖引发热议,后经调查证实,其就职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家长过度参与了材料编撰工作;同年4月,作为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的地方赛事,上海青创赛同样引发了“部分获奖作品达到硕博水平”的舆论质疑。此外,还有培训机构向青少年参赛者提供一条龙服务,“包圆”了从实验报告、查重查新到联系名师指导的参赛全过程。
一道道高精尖深的课题背后,一项项惊艳众人的成果背后,不是天才少年太多了,而是超人父母太卷了、培训机构太精了。之所以全家想破脑袋弄虚作假、不惜忽视孩子的真实科研水平、动用各种特殊资源争取获奖,是因为这一赛事由官方主办、认可度极高,甚至一度被视为学生踏入名校的敲门砖。当下,我国已明确禁止竞赛获奖与升学挂钩,规定自小升初到高考均不得因竞赛获奖而加分或获取其他优惠。然而,一些培训机构仍在夸大该类竞赛的升学作用,一些家长即便心知肚明,也认为获奖经历可以为孩子的履历增色。
精准定位参赛对象、适时调整赛制规则,才能避免比赛中的急功近利,去除研究成果中的“成人痕迹”。不再接受15岁以下参赛者,既是防止对低龄儿童过度开发、揠苗助长的高招儿,也从根本上杜绝了小学生、初中生借由父母或培训机构交出 “惊世之作”的乱象。专心聚焦于具备一定科技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有助于更好地发现国家科创事业的后备人才。在设定年龄下限的基础上,试行办法还提高了对参赛者现场作答的考察比重,并对弄虚作假等违规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体现了注重学生真实科研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理念,是以实际行动重申大赛的举办初衷,捍卫大赛的严肃与公平。
科创大奖不是名校的敲门砖,但孩子的好奇心,一定是进入科学世界的金钥匙。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先要守护好他们纯净的好奇心,保护好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传承好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试行办法从青少年科研成长规律出发,对组织规则进行细微而具体的调整,是守护创新土壤、夯实科研之基的有益之举,也是正确培养和引导科技人才的应有之义。
北京晚报评论员 辛音
来源:综合自河南省教育厅、首都教育、北京日报、首都教育
制作:平凉市教育信息中心
审核:王 欣
编辑:张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