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急救医疗中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紧急医疗救援保障的指挥核心,肩负着对全市急救医疗资源统一指挥调配的重要职责。今年年初,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票决确定了15件民生实事,建设市120急救体系,提高全市急危重症抢救率是其中之一。目前,市卫生健康委及各级各部门正鼓足干劲,积极推进这项民生工程的收尾工作,系统做好院前急救工作,让群众早日受益。
10月19日,中共盘锦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的相关文件,将盘锦市120急救中心独立设置为盘锦市急救医疗中心,机构规格正科级,为盘锦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急救体系建设工作,市领导先后3次对急救体系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专题工作汇报5次,在急救体系建设模式、规范化管理、百姓获得感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急救中心未来建设模式指明了方向。
市卫生健康委多次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专题会议推进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将各项工作细化、量化,按照工作内容逐一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员,明确具体职责及分解任务。
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视频+听障人士报警”系统已上线,该功能是基于互联网AI智能语音文字转译技术,实现听障人士与市急救医疗中心的联络与有效沟通。“院前院内一体化”系统是急救车在“5G+急救”信息化功能加持下,实现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实时传送到医院急诊科,实现院前院内一体化协同,为患者救治提前打开绿色通道,争取抢救时间,实现“上车即入院”。
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下发了《盘锦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规划》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现状调查的结果,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城区每3万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不足的地区及盘山县地区应增加监护型救护车数量,在急救半径超过15公里的乡镇地区增设急救站点。目前,我市规划急救站点21个,其中兴隆台区由原来的4个急救站增至7个、双台子区由原来的1个急救站增至3个、大洼区由原来的3个急救站增至7个;救护车由原来的34辆增至62辆。目前各县区推进顺利,下一步按照标准进行验收。
建设全市统一的非急救医疗转运平台,满足百姓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完成《非急救转运平台App建设方案》,实现多种方式预约。在车辆外观、人员、服装、站点建设标准及准入标准方面都做到了规范管理、标准统一。
开展院前急救人员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工作100余次,确保急救人员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对院前急救驾驶员开办安全培训班,提高驾驶员对安全驾驶及紧急情况处置的能力提升,组织全市院前急救人员参与《全国120急救体系公益讲堂》线上培训11期,培训院前急救专业技术人员4500余人次;通过定制格式化电子病志、病志评分系统、质控系统及院前急救车辆安装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规范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行为,提升院前急救人员服务能力,更好地展示全市卫健系统医护人员的形象。
培训基地改造工作及培训设备采购工作已完成,预计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办好民生实事,关乎政府诚信,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统筹推进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全力织密急救网络、健全制度规范、培养人才队伍,构建“响应快、救治准、基础实”的院前急救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急救服务,做有温度的急救医疗中心。
来源:盘锦发布
转载已注明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公众号|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