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大地震纪念日:1755年的今天,葡萄牙帝国从此陨落

文摘   2024-11-02 01:46   葡萄牙  


1755年地震纪念:灾难如何重塑了城市与欧洲哲学思潮

1755年11月1日,正值269年前的今天,里斯本度过了一个看似完美的早晨。当时居住在葡萄牙首都的外国牧师查尔斯·戴维回忆道,当日的天空“宁静而晴朗”。然而,这个原本平静的万圣节早晨,却在短短几分钟内转变为历史上最致命、最具改变性的自然灾难之一。直接给葡萄牙帝国造成了致命打击!

彼时的里斯本是世界上最富庶、繁荣的城市之一,也是葡萄牙帝国的中心,其殖民地遍布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早上9点30分左右,里斯本居民听到了一个奇怪的“远处隆隆声”,似乎从地下传来。据《DEUS的愤怒:摧毁里斯本的1755年地震》的作者爱德华·派斯记载,接踵而来的三次剧烈震动几乎将这座城市摧毁,地震震级估计在8.5到9之间,造成了里斯本数以万计的人员死亡。

第一次震动过后,许多市民涌向靠近特茹河的大型广场——商业广场,试图在那里寻求安全。然而,正是在那里,第二次也是最强烈的震动加剧了已经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的崩塌。更为严重的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大西洋,并逆流而上特茹河,吞噬了沿途的一切。戴维描述道,“河水咆哮翻涌”,而人群拼命逃离以保全性命。

在海啸过后,灾难并未结束。因宗教庆典而点燃的蜡烛落在废墟之中,火光四起,整个城市持续燃烧了六天之久。据一位目击者回忆,“整个城市宛如一片火海,光亮得甚至可以看书。”大火在里斯本肆虐,使得这场灾难成为了欧洲痛苦与恐惧的象征。

对欧洲哲学思想的影响

这场地震不仅摧毁了里斯本,也深刻震撼了当时的欧洲思想界。灾情迅速传遍欧洲,触发了伏尔泰、卢梭和康德等哲学家的激烈讨论,他们纷纷探讨上帝和天意在人类生活与自然中的角色。

对伏尔泰而言,里斯本的灾难动摇了“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最好的世界”的信念,这一理念源于莱布尼茨的哲学和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柏的影响。在其著名的诗作《里斯本灾难诗篇》中,伏尔泰质疑一个仁慈的上帝如何能容许如此恐怖的事件发生。卢梭则在一篇长篇文章中回应,他认为人类的痛苦大多源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例如里斯本的城市布局以及灾难发生时人们所做的决定。

这些讨论影响了启蒙运动,挑战了当时的宗教和哲学乐观主义。康德更是发表了三篇论文,尝试以自然的视角解释地震原因,开创性地摒弃了超自然的解释方式,成为最早以科学方式研究地震的学者之一。

蓬巴尔侯爵与地震学的起源

灾难发生后,葡萄牙国王若泽一世委托蓬巴尔侯爵负责重建里斯本,也就是后来的铁血宰相。他采取了多项措施,使得里斯本成为当时在工程和城市规划方面最具创新的城市之一。蓬巴尔侯爵向各个教区发送详细的问卷,以收集有关地震的信息,从震动持续时间到破坏程度都一一记录,用以研究和理解这一现象。这些开创性的方法被认为是现代地震学的雏形。

此外,里斯本的重建工作以实用且科学的方式进行。蓬巴尔侯爵指示将街道和广场加宽,采用木质结构的建筑墙体,能够在未来地震中“摇晃而不倒塌”。为验证这些结构的抗震性能,他甚至命令士兵在建筑周围行走,以模拟地震带来的振动。

里斯本地震不仅塑造了葡萄牙首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还引发了欧洲思想界与科学领域的深刻变革。许多历史学家认为,1755年11月1日标志着地震学的诞生,而里斯本的重建工作则被视为早期抗震工程的范例。

对许多人来说,这场灾难也是现代时代的开端,因为它是最早在全欧洲范围内被广泛讨论的事件之一,挑战了宗教解释,为科学理性主义开辟了道路。正如历史小说《复生》的作者维克·艾切格言所言,“里斯本地震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并将其与一块石头投入湖中所激起的涟漪相提并论。“那一天,人类开始觉醒,现代时代也由此拉开帷幕。”

相关链接出处:

"宝马街" 免责声明:资讯内容仅供参考,葡萄牙宝马街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葡萄牙华人分类信息中心
为在葡华人提供详尽的本土资讯、分类信息、黄页查询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