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导师 | 吴磊教授:公共管理教育与社会治理研究的卓越探索者

教育   2024-10-26 21:29   上海  


 A good mentor in my mind Style display 

我心目中好导师

风采展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以爱为引,织就梦想绮丽篇章

苍穹之下,皓月当空与星辰共辉

他们点燃心灵之光,播撒启迪的甘霖

传承往昔之峥嵘,续写今朝之灿烂

星光熠熠,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在智慧的沃土上辛勤耕耘,岁岁年年不曾停歇

肩负教育的神圣使命,勾勒未来的壮丽图景

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如灯塔般照亮青年的前行之路。


经过学生提名、学院推荐、风采展示、学生代表投票和网络投票等环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结果已经出炉。最终10名教师当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10名教师当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提名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会将制作系列推文,通过文字、图片、访谈等形式带大家一起走进“好导师”们的世界,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个人事迹

吴磊,男,河南平舆人,法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系副主任。研究领域: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数字治理与数字社会。

吴磊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治理与社会组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曾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团委挂职副书记(2017-2019),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入选中国科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2022),校展翅学者(2017),校青年科研团队培育计划负责人(2021)。出版专著4部,在《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中国教育学刊》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人民网转载。撰写的多份成果要报被教育部、民政部和上海市领导做肯定性批示和采纳。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民政部部级研究课题三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民族研究成果二等奖,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等荣誉称号。担任上海市公共管理事务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理事以及《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中国非营利评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等多家CSSCI刊物评审专家。


一、政治素质:胸怀国家,身体力行

在学生的心目中,一位优秀的导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吴磊老师紧密结合国家治理和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沿议题,在所授课程中充分覆盖思政教育,育人成效显著,选课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四个自信、综合素养明显得到提升。其本人也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产学研实践个人,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支部获得校优秀基层党组织、双带头人示范党支部和伟大工程示范党课优秀主题奖。

在学术研究方面,吴磊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数字政府与数字治理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领域。他坚持“知行合一”,积极带领本硕团队进行一线社会实践与调研,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并致力于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

在课题组的会议中,吴磊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政策方向,强调学术研究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更应抱有奉献社会的情怀。他激励学生要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作为学者不仅要埋头读书、刻苦钻研,更应把握时代脉搏,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吴磊老师的这些教导和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术素养,更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学者典范。


二、教育理念:理论强基,实践固本

吴磊老师深知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始终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推动专业教育与国家治理的深度融合。

一方面,吴磊老师注重科研育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和科研伦理规范。他担任了民政部“新时代民政志愿服务”课题专家、中国志愿者联合会“IWILL”疫情防控志愿者专家联盟以及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专家库成员。同时他在2015年组建起一支社会与公益研究团队,目前团队已举办137期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吴磊老师采取理论研究、方法训练与决策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其读书会分享主题包括国家与社会关系、基层治理、数字治理等数十个主题。除此之外,吴磊老师还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会议,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社会创业青年论坛、中国社会保障前沿问题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

另一方面,吴磊老师围绕“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宗旨,构建新时代实践育人创新模式。曾带领课程研究生调研长宁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赴昆山进行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调研、赴浙江诸暨进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调研、松江区美好社区先锋行动,形成长宁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十大工作法”和花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十大工作法”,受到政府部门、媒体和学界广泛关注。在 MPA 研究生教育中,推动开设“崇德公共管理名家讲坛”和“讲好中国治理故事工作坊”,秉承“请进来 走出去”的理念,邀请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实务界人士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在浦东新区、松江区等开展现场教学十余次,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意义。所带教的研究生荣获全国“慈善治理”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长三角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论坛“论理”学术论文二等奖、“程创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研究生在《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电子政务》《上海大学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等 CSSCI 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三、教学方法:教研并重,知行合一

吴磊老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特等奖、第三届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校优秀主讲教师,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所讲授的课程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吴磊老师在专业课程中构建基于 QBT(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形成了“导入型问题+升华性案例+启发式探讨+田野式观察+提炼性归纳+巩固性反思”的教学方法。引进“世界咖啡馆”和“公共管理情景模拟剧”等教学方式,以真实的基层治理场景为载体设计。此外,吴磊老师探索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特征的公共管理学科教材建设,作为副主编撰写了《社会组织党的建设》《社会组织实务》等教材,系统地阐述了社会组织党建以及社会组织的运作管理,为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理论及实践指导。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吴磊老师创新性形成预科、本科、学硕和MPA专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相互结成学友学伴,举办有教无类读书会,加强不同阶段学生中的沟通学习,构筑起不同年龄段,多元视野下的思想碰撞平台。

吴磊老师开展讲座、授课

吴磊老师组织实地调研、研讨会


学生印象

刘子瑞:

吴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诸多优秀习惯,以一种微妙而深远的方式影响着我们。他经常强调闭环管理的重要性,并教导我们为自己的任务设定明确的截止期限,使我们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吴老师风雨无阻坚持带领我们举办读书会。虽然最初我们对此感到难以理解,甚至感到疲惫,但在坚持一年之后,阅读和学习优秀论文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资料的积累,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力,使我受益良多。

陈蕊蕊:

我的导师是一位年轻的杰出学者,也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他的教学方法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会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资源。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总能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在生活上,我的导师同样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经常抽出时间和我们一起用餐,在这样的非正式场合中,我们能够更近距离地交流,这种亲切的师生关系,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支持,也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有信心。

蒋沁佑:

吴老师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导师。他专业知识扎实,对学术有着极高的追求,总能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给予我们精准而有效的指导,帮助我们逐一攻克研究中的难关。此外,他关心我们的个人发展,经常与我们分享他的经验和见解,激励我们不断探索未知,拓宽视野,他还带我们一起关注公益慈善,从捐赠到义卖,身体力行的教我们在社会责任上勇于担当。在他的指导下,我不仅学术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做人做事。对于导师的悉心教导和关怀,我心存感激,这份师恩难以忘怀。


END


来源 / 学术部:王振萍、陈蕊蕊、华婧妘

排版 / 宣传部:吴雨荷

审核 / 谢龙淼     责编 / 袁梦丹

工程大研究生会
本平台为共青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委员会指导,由校研究生会负责具体运营的研究生学生活动专用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