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不吸烟,为啥会得肺癌?这 5 种藏在家里的“致癌物”,很多人天天接触却不知道!

文摘   2025-01-01 15:33   重庆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医生,我从来不抽烟,家里人也不抽烟,为什么我会得肺癌?”

王女士坐在诊室里,眉头紧锁,声音里透着疑惑和不安。


她刚拿到体检报告,报告显示她肺部有一个可疑的肿瘤阴影,而她却一直认为,肺癌是“老烟民”的专属病,其实像王女士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某些社区,不吸烟人群的肺癌患病率甚至超过了吸烟者。


而在中国,肺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一大致死癌症。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答案可能藏在你每天生活的家里。


今天,小鹿想和大家聊聊那些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忽视的“致癌元凶”。 它们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悄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1、油烟——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你有没有发现,家里做饭多的女性,肺癌风险往往更高?原因之一,就是厨房里的油烟。


高温烹调时,油烟中会释放出苯并芘、丙烯醛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诱发细胞突变,增加肺癌风险。


而且,油烟的危害并不仅限于肺部,它还会刺激鼻、眼、咽喉,引发各种呼吸道疾病。


有研究显示, 不吸烟女性长期接触高温油烟,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3.79倍。


如何降低油烟危害?

  • 安装高效的抽油烟机:

    做饭时要提前打开抽油烟机,做完饭后再延续运行几分钟,最大限度清除残留油烟。


  • 少用高温爆炒的烹调方式:

    多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减少油烟产生。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微波炉、烤箱等工具代替明火烹饪,既方便又健康。



2. 黄曲霉毒素——爱藏在厨房角落的“毒王”


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食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类强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的“幕后黑手”,它非常稳定,即使高温煮沸也难以去除。


研究发现,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可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诱发肝癌。


如何避免摄入黄曲霉毒素?

  • 储存食物时要防潮:

    特别是米、面、花生等粮油食材,建议用密封罐保存,避免受潮霉变。


  • 不吃发霉的食物:

    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一定要丢弃,哪怕只是一小部分霉变,也可能已经污染整批食物。


  • 选购正规品牌的食用油:避免购买散装油,尤其是未经精炼的土榨油。


3、装修材料——看不见的甲醛杀手


你以为新房装修完,晾几个月就能住进去了吗?其实,装修材料中的甲醛释放周期可能长达3-15年。 


这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I类致癌物。


甲醛不仅存在于装修材料中,还可能藏在劣质家具、地板甚至衣柜里。


长期吸入甲醛,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肺癌和白血病风险。


如何降低甲醛危害?

  • 选择环保材料:装修时尽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E0级或E1级板材。

  • 保持室内通风:即使装修多年,也要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甲醛积累。

  • 使用空气净化器:配备除甲醛功能的净化器,可以帮助吸附有害气体。



4、氡气——藏在地板和瓷砖里的“隐形烟”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主要存在于花岗岩、大理石等建筑材料中。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氡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肺癌诱因。


尤其是地下室或一楼住户,室内密闭环境下,氡气浓度可能会更高。


长期吸入氡气,会对肺部细胞造成辐射损伤,从而诱发癌变。


如何减少氡气危害?

  • 装修时慎选材料:使用装修材料时,尽量避免大量使用含氡的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

  • 加强通风:特别是地下室和地下一层住宅,保持空气流通尤为重要。




5、二手烟——家人吸烟,你也受害


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吸烟就安全了,但二手烟危害其实更大。


研究显示,长期吸二手烟会增加6倍肺癌风险,因为被动吸入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甚至比主动吸烟者吸入的还要多。


明确告诉家人,室内是无烟区,哪怕是阳台也不行。遇到烟民吸烟时,勇敢说“不”,维护自己的健康权利。


总结: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肺癌并不是吸烟者的“专利”, 油烟、黄曲霉毒素、甲醛、氡气、二手烟……这些藏在家里的“隐形杀手”,同样值得警惕。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尽量远离致癌物,是我们能为自己和家人做的最简单、最重要的事。


小鹿想提醒你:今天开始,给自己的家做一次“健康大扫除”,远离这些隐形杀手吧!


好看,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重庆城市TV民生眼
重庆广电城市TV旗下优质内容品牌,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