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先行。”
最近,发改委牵头发布了不少关于数据要素产业的政策。昨天,国家数据局官方公众号发了一篇文,内容如下:
从国数局的这篇文来看,这一波政策基本告一段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1+3都有什么内容。
“1+3”政策体系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是核心文件,明确了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为后续政策提供了指导方向。而《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和《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则是对该核心文件的具体落实,分别从登记管理、授权运营规范和价格形成机制三个方面提供支撑。
我们下边来看看三个支撑文件的内容:
02 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公共数据资源的登记工作,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为公共数据资源的合规高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形成全国公共数据资源“一本账”。明确登记的基本要求,包括数据的分类、分级、目录编制等,为数据资源的底账建立和可用性提升奠定基础。
登记主体:直接持有或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依法依规对授权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开发运营的法人组织。
登记范围: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必须进行登记,同时鼓励对未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
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形式审核、公示、赋码等环节。登记申请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和注销登记。
登记平台:建设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实现与各省级平台的对接,推动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并对登记结果统一赋码。
监督管理:登记机构需建立健全数据资源登记管理责任机制,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确保登记信息的安全
作用:确保公共数据资源的清晰管理和可追溯性,为后续的授权运营提供数据基础
03 授权运营实施规范
——————————————————
主要内容:明确授权运营的决策流程、实施路径和管理要求。包括授权条件、运营模式、退出机制等,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规范化开发。
作用:为公共数据资源的授权运营提供统一的制度环境,确保运营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性
(一)制度定位
授权运营内涵
明确授权运营是指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给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进行治理、开发,并面向市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授权模式
授权运营模式包括整体授权、分领域授权和依场景授权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提升数据资源开发的灵活性。
(二)总体要求
基本原则
授权运营需遵循依法合规、公平透明、公益优先、合理收益和安全可控的原则。负面规制
规定了“六个不得”,包括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从事垄断行为等。
(三)主要流程
实施方案编制
实施方案需包括授权运营的必要性、数据资源范围、运营期限(最长5年)、数据安全措施等内容,并按照“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审议通过。授权协议签署
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等方式选择运营机构,协议内容需明确数据资源范围、运营期限、资产权属、收益分配机制等。运营实施
运营机构需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直接参与数据产品和服务的再开发,鼓励其他主体进行再开发,以促进数据产业生态繁荣。
04 运营价格形成机制
——————————————————
主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数据资源定价机制。明确定价范围和管理权限,规范定价程序,对用于公共治理和公益事业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免费提供,对用于产业发展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
作用:通过价格政策引导公共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垄断利润的形成,同时保障运营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一)定价范围和管理权限
核心内容:
文件明确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定价范围和管理权限。公共数据资源的授权运营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登记,由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进行数据治理和开发,并向市场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免费提供:用于公共治理和公益事业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免费提供。
收费服务:用于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可收取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
定价管理:公共数据运营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国家数据管理部门登记的数据产品和服务纳入中央定价目录,地方数据管理部门登记的纳入地方定价目录。收费标准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数据管理部门制定,必要时可授权地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二)定价程序
核心内容:
定价程序分为三个层次:
最高准许收入:由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数据管理部门核定运营机构的最高准许收入。
上限收费标准:授权主体在最高准许收入范围内制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上限收费标准,并书面报告相关部门。
具体收费标准:运营机构在不高于上限收费标准的范围内,确定具体收费标准。
特殊情况:
如果运营机构尚无完整年度运营情况,可由授权主体指导制定试行收费标准;已有完整年度运营情况的,则需按程序申请制定正式收费标准。
(三)最高准许收入和上限收费标准
最高准许收入: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包括经营成本、准许利润和税金。经营成本:包括平台建设和运维成本、数据传输与治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通过成本调查确定。
准许利润:按照经营成本乘以准许利润率确定,准许利润率参考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加不超过6个百分点。
上限收费标准:
授权主体需综合考虑资源使用、人力资源投入和销售规模等因素,制定上限收费标准,具体可按产品数量、服务次数、服务时间、数据调用量等形式收费。
(四)定期评估调整制度
核心内容:
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数据管理部门对运营机构的最高准许收入等情况开展定期评估,评估周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收入调整:上一周期内实际收入超过最高准许收入的部分,在下一周期核定中予以扣减。
年度调整:授权主体每年根据运营机构实际收入和销售规模,指导其合理调整收费标准。
05 对市场的可能影响
——————————————————
对市场的影响
激发市场活力
政策体系的建立将激发公共数据的供给动力和全社会的用数活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和应用。
通过规范授权运营和定价机制,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公平、透明的数据资源。
推动数据产业发展
明确的登记管理和定价机制将促进数据产品的多样化和数据服务的规范化,推动数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市场主体利用公共数据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优化营商环境
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能够降低市场主体的信息获取成本,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政策体系的实施将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保障数据安全与合规
政策文件强调数据安全和合规使用,明确运营机构的责任边界,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确保数据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 历史文章分类推荐
——————————————————
数据概念
法规规划
方案实操
公共数据
清华数据大讲堂系列
—————————————————————————
数据资产化,鼹鼠哥与你一起。
欢迎大家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后台回复“进群”,进群一起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