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幸福和自信
——从咸阳人75年服饰变化感知时代变迁
核心提示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衣冠服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外在表征,每个服饰变化期的社会图景、人文状貌,都折射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就像一个时代的表情,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叙述着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咸阳人从筚路蓝缕到穿好穿暖,从穿出四季到穿出风格……时代给予我们最真实、最真切、最真挚的服饰变化,但最根本的是赋予我们生活的色彩和形式,以及幸福和自信,还有城市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75年的筚路蓝缕,75年的砥砺奋进。
在咸阳,我们也曾面临“三代人只有一条破裤子”的窘境,经历过举国上下追求“的确良”、军大衣、喇叭裤的情景,还曾经历城乡人民服饰“蓝、黑、灰一抹色”的单调……
我们已经把缺衣少粮的尴尬永久性封存在记忆深处。今天,不仅丰衣足食,而且有了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
在咸阳的街头,可以找到服装界时尚潮流,也可以看到展现中国风的传统服饰;看到年轻人张扬个性的文化衫,看到成年人稳重成熟的搭配风格;在工厂车间里,传统的成衣剪裁加工,已经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精准的定制化生产,把每件衣服赋予了独一无二的生命。
一身衣服,可穿出万千气象,万般色彩,但时代所镌刻的印记,始终抹不去。
从保暖御寒到适穿耐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咸阳居民对衣着的需求主要以保暖御寒为主,一般购买布料自己制作服装。”8月26日,翻开往昔一张张泛旧的黑白照片,回顾建国初期,人们衣着的特点,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卜晓军介绍。
咸阳城市居民一般穿中式棉袄,侧面开襟扣的长袍和中山装,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对襟黑棉袄和短衣,农妇穿一边开襟的蓝布短衫。
“咱们咸阳城镇居民穿衣特点是注重实用性,当时物资相对匮乏,人们会首先选择适穿的、耐用的,以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款式简洁朴素。颜色比较单一,多为黑、蓝、灰等。”卜晓军说,由于受苏联影响较大, “列宁装”和“布拉吉”开始流行,也成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等典型着装。
从穿红着绿的朴素到穿出时尚
如果说,50年代,人们普遍信奉“劳动最光荣”的信条,朴素耐穿自然成为了受大众普遍欢迎的服饰风格。那么60年代,发生了三年困难时期,这段时期,是新中国发展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
8月30日,记者来到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的数字艺术馆,在服装学院教师翁密侬带领下,了解服装发展的历程,她告诉记者,50年代末开始,民众的购衣方式主要通过数量有限的布票购买布料、成品服饰和日用纺织品,地点以国营的百货商店为主。服饰主要讲求耐穿、耐脏。衣服以灰、黑、蓝、绿等几种有限的颜色为主。一般家庭条件的人,冬夏就一套衣服,冬天套棉衣,夏天改单衣,小孩子拣哥哥姐姐的衣服穿是常事。部分人会对旧衣改造,农村地区手工缝制仍存在,总体上,在实用性基础上有新尝试,反映社会经济和文化动态。
“20世纪70年代初,款式方面有中山装,青年装,军便装等。尤其在年轻人中间掀起一阵军装热,体现对军人的崇敬。穿上一身绿色军装,挎上军挎包,穿上一双解放鞋,就是这个年代最靓丽的打扮。”看着展台上放着有些泛旧的军装和蓝色的海魂衫,翁密侬说,那个年代的青年人,也创造了他们独特的色彩,想象他们站在阳光灿烂的十字街口,富有生机的军装绿,活力的海魂蓝,显得既清新又活泼,年轻的男女肩并肩,走出这个年代的生气,不仅代表了对英雄的崇拜,也是他们赋予青春的色彩。
从穿出美丽到穿出潮流
改革开放后,民众的眼界逐渐打开,思想不断解放,展现女性魅力的喇叭裤、红裙子、健美裤、蝙蝠衫、棒针衫等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粉、红、蓝、黄等鲜艳色彩日益流行。服饰上鲜明的对比色让民众的衣着活泼起来。“的确良”更加普遍,呢子、尼龙、羽绒、毛等面料进入市场。男性服饰出现夹克、风衣、衬衣等。服装个性化拉开序幕,民众的衣着展现着现代气息。
“还记得1979年,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率模特来到中国表演,模特多姿多彩的衣着与观众群中一片蓝绿灰黑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国人对新装扮、新潮流,充满着渴望。”8月27日,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宇文塔曼回忆,改革开放架起了世界与中国沟通的桥梁,更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伴随他们而来的是外国的时尚风潮,一场关于服饰发展的新浪潮在时代的洪流中积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服装产业开始得到全方位的重视,高等院校也开始有了服装教育、服装设计、服装流行的研究,尤其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化纤织物——的确良,这种面料可以印染出各种鲜艳的色彩,塑形挺实,不易褪色、变皱,颜色鲜艳,耐洗耐穿,对熟悉了粗棉布和单色衣物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视觉冲击,而拥有一件的确良衣服,成为当时许多民众的衣着追求。”宇文塔曼说,随着许多境外影视作品被引进国内,剧中的男女主角的衣着打扮,很快就能成为街头巷尾的流行元素。大家“跟着偶像走”“流行什么穿什么”,整个80年代,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太阳镜,在爱美的年轻人中广为流传。一个个舞动的身影背后,是压抑已久的对美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从穿出个性到穿出时尚
荷叶边、贝贝裙,这些妈妈衣橱里的收藏是90后最美的记忆;一双松糕厚底鞋不仅增加了身高,也增加了女孩们的自信;人们穿上笔挺的西服,作为自己进入城市的通行证,走进越来越高的办公楼。90年代,是彰显个性走向城市的年代,也是千禧年时尚的序幕,人们摆脱统一着装的束缚,充分展现个性着装的魅力。
“20世纪90年代,咸阳人可选的衣服面料、种类更加多样,款式更加新颖。脚蹬裤、牛仔裤、休闲裤、文化衫、针织衣等出现并快速普及。民众服饰的主色调为独具中国风的红、黄、靛蓝。颜色呈现多以点、线、面、块等方式,颜色混搭夺人眼球,不断彰显着民众对时尚的追求。”翁密侬告诉记者,这个时期,咸阳市民穿衣从休闲装到正装,从运动装到时尚潮流服饰,选择更加丰富。时尚杂志、电视节目等媒体的传播,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时尚信息。人们对时尚的敏感度大大提高。“穿着更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搭配,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从1998年世纪金花入驻咸阳,一些国内外知名品牌也纷纷进入,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包括牛仔服饰流行、运动装受青睐、时尚配饰丰富以及个性化定制也逐渐出现。”
从穿着多元到穿出民族特色
21世纪以来,服饰颜色五彩缤纷,面料应有尽有,各种时装秀登上舞台。民众对服饰的追求不再满足于保暖,而是舒适与美观。咸阳人的服装潮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又揭开了新的篇章。
8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咸阳高新区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人正在操作着智能化进口设备。“从2017年以来,杜克普即面对市场需求、个性化定制业务的扩容,对传统工业生产线进行了全方位改造,致力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相对于过去表格、单据式下单,自从数字化系统改革以后,不管是从材料出库、制版、裁版、缝制等过程,都在数字化系统里能够清晰看到,不仅节省了时间,更节省了成本。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后,过去一个裁剪师傅人工裁剪一套衣服需用时1.5至2小时,现在自动裁床只需1分27秒就可完工,一件成衣的完成仅仅只需要7分钟。” 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延军介绍。目前他们可以做到只要在销售终端采集到客户的量体数据,系统会自动生成完全符合客户身材的版型并对缺陷部位进行修饰,根据人体结构设计衣服,并采用棉、麻等天然纤维和具有调温、防菌、防螨等功能的材料,提高穿着舒适度。3D技术进入生产过程,用于制作复杂图案和结构,提高生产效率。
“随着消费方式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其实也对服装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定制服装,除身体数据外,还可以运用3D数字化技术进行服装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并且能够实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设计,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服装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实现柔性生产和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谈到近几年服装制造发展进程,王延军说。
“咸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博大包容的文化气质,同时有丰厚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现状,也有很好的服装人才供应,应深入发掘地方文化,服务地方经济。以咸阳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在日常服装设计的教学中,他们重视发掘咸阳地区传统服装材料的价值,重视对区域各项非遗文化的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引导学生在设计中重视运用传统元素,把中式风格融入日常设计中,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引消费者穿着,反向增强消费者的自信,在文化传播的同时实现文化自信。” 宇文塔曼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服装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他们希望在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服饰产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来,将具有咸阳特色的服饰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手记
结实耐穿,曾是人们追求的目标;舒适美观,是人们如今追求的目标。服装的功能从单一的遮体御寒,到同时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这种显著变化的背后反映的正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进程。服装是解锁一个时代的密码,当它们被穿在身上,留在相片和记忆里,它的使命就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是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将时代的故事真实地反映,并长久地流传下去。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穿上传统服装,向世界去传播、去展示中国的美,“中国的诗、中国的词、中国的绘画、中国的雕塑……”许许多多的中国元素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通过独立原创的设计,让中国文化潮起来,穿上新时代的中国服装,去更广阔的舞台发出新时代的中国声音。
海报轮播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