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忆“打番薯冲”?

财富   2024-11-07 11:36   海南  

撰文:吴毓桐

如今男女老少手不离手机,更可怜的是不少小学生也戴眼镜低头刷屏,一旦离开手机就惘然若失,如魂被勾走般,惶惶然不可终日,令人感慨万千。

而我们小时的玩耍花样太多了:捉飞猿(一种专吃木麻黄树叶的大甲虫)捉蚂蚱捉迷藏捉鸟抓虫抓坡马钓鱼,打寄(短棍)打玻璃子打冲筒战土块战……花样百出,大都带对抗味的游戏。其中较危险的是打土块战,我抛扔的土块让对方队员皮破流血……而最有技术含量又能填肚皮的是“打番薯冲”(乡土俗话,其涵义下文具体介绍)。


找番薯拾柴火
当年,我们东坑村、孟昌村的孩子与会文市丁一起上朝奎小学。路经两面山坡一个山谷,那里曾经有神秘兮兮的“鬼火”。
凌晨,我们背书包走上漆黑的朝奎山坡。突然,前方一团团澄黄色的火球,在山谷上方鬼鬼祟祟地晃动……煞是吓人,男孩瞪眼心呯呯跳,女孩“啊啊”惊叫着加快脚步冲过“鬼火阵”,那“鬼火”真的是如鬼附身,人走它随着脚跟……胆小的初见被吓得屁滚尿流。黎明第一道阳光在地平线出现,它就消声匿迹了——山坡上磷气的自燃而已。
大白天,草坡上却是一派野趣盎然,鸟虫野兽出没的景象,沿途番薯田随处可见。小学下午一般上一两节课就放学了,回家尚早。路上走过乡民己挖收番薯的坡地,仨俩要好的小伙伴,不约而同萌发打番薯炮的念头。
于是分工合作:一人“拾薯落”。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活:乡民收获番薯的田地里,多多少少一些漏挖遗弃被埋,过了一周半月又必露踪影——绿芽从白色的沙土里冒出来,一看见很高兴:发現地上冒出薯芽叶,地下必有番薯,而且芽愈壮薯愈大,不一会就挖出好几个番薯;一人捡枯枝干叶更容易,很快就捧回一摞……
垒土块烧炉灶
留下那位就是垒土灶的师傅了,其工艺与古埃及人造金字塔类似:
观风向选址后挖灶肚,捡两大土块置灶口两旁,再架上一条棍灶门就成形了。然后绕着灶肚垒一圈大一点土块,基础工程不难,往上垒是真功夫。选土块一层比一层小,小心翼翼地垒,让土块相互支撑又一层比一层向中心倾斜,当上方仅有拳头大的缺口时,赶紧拿一块大土块压顶,小金字塔工程就大功告成了。

接着是“烧炉灶”,其窍门是要轻手慢慢将树枝塞进去,如动作粗鲁就会捅塌土灶而前功尽弃。因而,一定要小心,一边烧火一边欣赏野炊的情调——滚滚黑烟从土块的缝隙冒出来,呼呼山风吹来,如古烽火台占火报警,不远处的云雀受惊吓“吱吱”叫冲上云霄,坡马在草坡上奔驰如飞,远处野兔跳跃的身影隐入地平线……我们像古代征战的兵勇在山坡野炊……就这样遐思翩翩时,不一会土块己烧得如炼钢炉般通红。

我们也感觉到热烘烘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
塞番薯打土炮
紧接着,小心翼翼地将番薯塞进去灶膛,用木棍捅塌“土金字塔”,三人一起举木棍打番薯炮了,一直把炉灶打平,把土块打碎……边打边唱自编的歌谣:
炸(煮)薯不比借(烤)薯芳
睡板床不比睡山空(深山老林)
借薯比不上打番薯冲(助词,有“炮”之意)
相相可可(趁热)吃只顾是匆(高兴)
………

吟唱着,口水如注……幸好过了约半个时辰,炽热的砂土里透出薯香……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挖出香喷喷的熟薯,口水满嘴迫不及待地解馋了……
番薯炮有煮番薯的原味,又有烤番薯的香味,还带上新鲜带砂香……那种故土烘烤出来的醇香难以言表——砂土渗透番薯里那种味道是一种清纯的乡愁风味,只有此独一无二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烹饪”才能出品,仅有用发石火石时焖蒸正宗的“椰子鸡”才能与之媲美——都是消失的海南乡土风味中的极品

番薯炮为何如此香?那是因为故乡泥土煨熟的。
我是一名五零后,上小学、初中时,在收获番薯的季节不久,时不时在上学路上,结伴“打番薯冲”。四零后、六零后也有此经历,往后可能就没有了。如果要在五花八门的儿童游戏玩耍当中,筛选出最好玩、印象最深刻的玩耍,那就是“打番薯冲”,不是遊戏胜似遊戏——集玩耍、劳做、技巧、野炊为一体。过了半个多世纪,我回想起来,仍心驰神往。

作者简介:吴毓桐  海南文昌人。50后,毕业于广州华南师大中文系。曾分别在高校、报社、国企从事教学、编辑、管理工作。曾在省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及时评多篇。兼任文昌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往期精彩回顾




1、祖籍海南文昌的大学校长们
2、琼式糖水:深藏于老街的独家“蜜籍”
3、人杰地灵|话说祖籍文昌的东南亚政坛名人
4、吃抱罗粉的一些回忆
5、文昌故乡的记忆
6、烟雨文昌城
7、乡愁:文昌华侨文化的一些随想
8、文昌|八门湾畔,探访“将军村”
9、山稔(椤尼)酒与山稔情
10、马来亚的风,在清澜高隆湾上岸,椰林深处的华侨老宅

八门湾的风
海南旅行、美食、文史,西大故事,与你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