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奖学金丨徐若翀: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文摘   2024-12-26 17:00   北京  

编者按

徐若翀,1997年9月生,共青团员,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20级直博生。曾获清华大学未来学者奖学金、博士生国家奖学金、紫金全兴优秀学子奖学金、“清华之友-浪潮集团”奖学金等荣誉。

我是徐若翀,在2020年9月入学清华大学地学系,加入张强教授课题组从事大气环境相关的科学研究。在入学时有幸被评为系里唯一一位“未来学者”奖学金获得者,当时的我觉得这个称号很“沉重”,既是鼓励也是压力,生怕自己辜负了老师们的期待和肯定,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加倍努力,终是有所收获。我从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研究起步,探索精细化排放治理策略研究,博士生生涯后期又在科研兴趣驱动下涉足大气有机化学机制模拟研究,力争建立一个贯穿“排放清单-化学模拟-政策治理”全链条的个人研究框架。努力数载,终是走在成为一名“未来学者”的道路上。

为全球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智慧

我的博士研究以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设施尺度碳排放清单编制起步,力求建立从“科学定量”到“政策治理”的桥梁。长期以来,由于数据不透明、难获取,针对全球火电、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排放定量和减排策略研究均在行业宏观尺度开展,无法辨识不同设施之间的排放贡献和气候环境效应差异,难以满足全球低碳转型背景下精准减排的决策需求。在张强教授的带领下,我与课题组同学一起攻克这一技术瓶颈,建立了针对高耗能设施的大数据挖掘和排放表征方法,构建了覆盖全球10万多个工厂的全球设施尺度排放追踪平台,为科学届提供了准确、公开、稳定更新的设施排放数据。在此基础上,我针对钢铁行业“难脱碳”的问题,解析了全球钢铁厂年龄、产能和排放等维度的差异,靶向识别了最需要被减排的工厂,并设计多种脱碳策略,系统评估了全球钢铁企业工厂级别脱碳潜力和成本效益。我们的研究首次揭示了以单个工厂为目标的全球钢铁工业脱碳策略,为全球高耗能设施的低碳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相关文章发表于国际知名刊物Nature Climate Change,受到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基于该研究和组内其他同学的研究,我们共同建立了碳甄-全球设施尺度排放追踪平台,将排放向致力于低碳转型的研究者和决策者公开,目前已有超过1800名注册用户。我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最初的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一个一个进行数据整理的夜晚也看似枯燥而没有意义,但是只有一步一步的走才能知道通往何方

▲碳甄-全球设施尺度排放追踪平台钢铁行业数据展示

为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增强话语权提供基础数据

在进行上述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当前全球大气排放研究领域被欧美研究机构所主导,绝大多数基础数据均来自其开发的排放产品。但是,我们经过研判发现欧美研究机构所开发产品中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量估计存在显著偏差,通常高估其排放量。这对我国在国际气候环境治理行动中争取正当权益有不利影响。我的导师张强教授一直跟我们说,要做对国家有用的研究,我想这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我们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排放清单方法,融合了全球海量基础信息,在精细源分类下建立了无缝连续的能源数据立方体,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高精度信息的全球人为源碳排放数据库,并向科学界公开发布了相关数据产品。数据库针对欧美科研机构开发的数据库中对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排放表征不准确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改进,为我国在气候治理中增强话语权和主动权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持。我的导师张强教授在COP27全球气候大会边会上向各国研究人员和决策者介绍了所开发的数据库,我也在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全球排放计划(GEIA)等年会上介绍了该研究,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积极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人“登高自卑”的重要性:在攀登科研的高峰时,在山脚仰望山顶的时候会望而生畏,但一步步地向上,即使我们无法登顶,到了半山腰也能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也能为自己为之努力的事情做出独特的贡献。

▲徐若翀在2023年EGU年会上介绍所开发的全球碳排放数据库

走出舒适圈,学无止境

在科研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见解、明确了自己的科研兴趣。在与导师讨论之后,我觉得不应该局限于排放清单的研究,要将排放、政策与大气化学相联系,以化学过程为中介,开展“排放清单-化学模拟-政策治理”全链条的研究。于是,我走出了自己的科研“舒适圈”,开始探索组内鲜有人涉足的大气有机化学模拟方向。通过与北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瑞士PSI研究所合作交流,我不断学习新知识,开展了大气高氧化态有机分子(HOMs)全球模拟研究。该研究首次将以单萜类为前体物的HOMs生成过程纳入到全球大气化学传输模式GEOS-Chem中,并获得了与观测可比的结果,在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多个研究团队与我们联系,希望将我们开发的模拟方案移植到CESM等常用的气候模式中。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全球有机气溶胶模拟研究,力求解决现有清单和模拟方案难以在全球各区域均适用的难题。此外,在兴趣驱动下,我还合作参与了人为源排放对昆虫传粉行为影响、全球污染物排放核算、海洋微塑料污染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努力不一定有结果,问题也不一定有答案,但享受科研的过程本身就值得付出行动。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自己走出的每一步可能是艰辛的、快乐的、痛苦的、享受的,但都是独属于自己的,也正是前行的意义。

我将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步,勇于突破,争取早日成为那个真正的“未来学者”。

▲ 徐若翀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访学期间在实验室中工作

供稿 | 徐若翀

编辑 | 佘王康

审核 | 耿睿 卢麾 俞乐 陈亚微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清华大学地学系综合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