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New Year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向在学术领域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全体师生员工,向时刻情系母校、远在全球各地的校友及其家人,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清华地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各级领导,向无私地倾心相助的海内外各界挚友,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深情的问候以及诚挚的感谢!
回首2024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清华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行动方案》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精优教育体系,擢升人才培育质效。深化课程思政、导学思政,王焓课题组入选清华大学首批导学思政示范课题组培育名单。入选学校课程思政“一院一策”试点,两门课程获评“课程思政示范课”。卢麾获评第十九届“良师益友”。优化地球系统科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新增5门课程。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新增2门校级精品课,开设2门全英文课程。生态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周期性合格评估。上海市气象局研究生实践基地晋升为四星实践基地。博士生孙艺达一作发表《自然》正刊论文,并获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毕业生就业率保持100%,学术就业率达70%。
贯彻战略布局,激发教师群体活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系党政通力配合下,陈德亮院士全职加盟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引领清华地学学科迈向新高度,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完善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全球人才招聘计划,充实学科人才库,努力延揽和培养更多世界顶尖学者。关大博入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获评“科学探索奖”。白玉琪荣获“地理信息领域ISO卓越贡献奖”。完成两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引进。两名教师通过长聘考核,同丹晋升副教授。6人次入选科睿唯安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科研办公面积几近倍增,工作环境焕然一新,师生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科研成果硕绩昭然。张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地学系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三大奖之零的突破。刘利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地球系统数值预报耦合器C-Coupler3入选“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入选“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推进地球系统模式CIESM新版本研发。作为挂靠单位牵头组建中国气象学会气象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的立项论证。地学系冠名的第一颗卫星——“清华地学号”成功入轨。发布《2024年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中国报告》,在线观看发布会直播人数突破10万人次。
地学系教师共发表SCI、SSCI论文280余篇,其中《自然》正刊论文1篇。代表性成果包括:
关大博团队突破地球系统模式与社会经济模型耦合的壁垒,构建“气候-健康-经济”子系统有机连接的灾害足迹模型,精准识别并重点分析了脆弱国家和关键产业的气候风险。成果以“全球价值链放大未来极端高温风险的经济成本”为题发表于《自然》期刊。另外,团队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追踪了各国生产端和消费端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盘点了发达国家完成“哥本哈根协议”中减排目标承诺的情况,评估了各国在经济增长与减排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相关成果以“重新审视哥本哈根气候减缓目标”为题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期刊。
同丹课题组揭示了过去40年全球风光发电系统潜在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成果以“气候变化对全球风光系统极端电力短缺事件的影响”为题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同时,课题组创新海量情景寻优技术,揭示了中国煤电低碳转型路径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气候、环境、健康效益和经济成本的差异以及与政策预期目标的偏离。成果以“成本效益不确定性可能会干扰中国煤电转型决策”为题在《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国际水准进阶,合作交流深耕广行。目前,全职外籍教师达到3位,占教研系列教师的11.5%。授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3人“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全年博士生出国(境)学习交流91人次,占全系在校学生的51.7%,同比增长14.3%。外籍专家来访46人次,同比增长64%。接待美国气象学会和法兰西院士等代表团来访。全年组织“全球变化科学紫荆论坛”49期,同比增长25.6%。
陟遐不止以艰险,期凌崇岳;砥砺为本之方圆,始证初终。展望2025年,我们将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深入推进全面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我们将深化复杂地球系统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以科研成果赋能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为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性贡献中国智慧和清华力量。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福瑞满盈,阖家康泰,万事顺遂!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2025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