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级别最高:副师长张清荣为何抵达台湾一年就被秘密处决?

文化   2024-09-29 23:07   安徽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1949年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两岸进入长期对峙状态,除了军事层面的对峙,宣传“攻心战”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了激励岛内军民士气,台湾方面对愿意投靠台湾的大陆官兵立下了高额悬赏,最高赏金可达7000两黄金,此举在现实中确实吸引了17名意志薄弱、向往西方生活的解放军人员叛逃投敌,其中级别最高的当属时任副师长、开国中校军衔的张清荣。


此人1957年从漳州叛逃到金门岛,随即被送到台湾,受到了蒋介石的接见和表彰,一时风光无限。但是,仅仅过了一年时间,蒋介石便下令秘密处决了张清荣。


那么,当时年仅30多岁前途看起来一片光明的张清荣为何选择携带情报叛逃,这背后又有什么隐情?为何到台湾一年时间,张清荣就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遭到秘密处决?


下面就一一道来。


01

出身贫寒,凭借努力一路晋升


1920年,张清荣出生在河北保定清苑县北石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少年时期窘迫的生活经历,既磨砺了他的斗志,也为日后他向往西方富足生活投奔台湾埋下了伏笔。


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中国进入了全民抗战阶段。1938年8月,张清荣在清苑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张清荣作战勇敢,逐步从一名战士成长为基层指挥员,1945年任副营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营长,1950年2月任炮兵师团长。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很快开赴朝鲜作战,得知消息的张清荣立刻参与了报名,并以炮兵团长的身份赴朝鲜参战。


在朝鲜战场上,张清荣屡立战功,朝鲜战争停战后,张清荣载誉归国,1954年升任炮兵师副师长。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57年8月,调任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第二副师长。



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4个月时间,他便背叛了党和国家,抛弃了看起来自己在军队的前程,这一年张清荣才37岁。


1957年12月17日,张清荣以检查工作的名义离开了军营,乘坐早已准备好的渔船从漳州准备叛逃到金门岛,当我军发现时,还对其进行制止,并且表示只要他停止叛逃,可以宽大处理。


但是张清荣不为所动,顺利地抵达金门岛码头,立即被事先联系好的国民党人员接走。


02

张清荣叛逃台湾的动机分析


张清荣叛逃金门岛后,有关部门和中央军委领导十分震惊,因为作为一名参加了抗日战争的副师级干部,背弃了党和国家多年的教育和培养,选择投靠蒋介石政权,这无疑是送给蒋介石的一份大礼。


有关部门对张清荣叛变的动机开始了详细深入的剖析。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受到了台湾“政战部”舆论宣传的影响。在福州军区服役期间,张清荣得以有机会接触到海峡对岸的广播宣传,广播表示只要从大陆投奔到台湾就会得到巨额的赏金。这就使得张清荣萌生了逃到台湾,获得高官厚禄和黄金奖赏,过上富足生活的念头。


在这种念头的驱使下,张清荣秘密地与潜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取得了联系,约定了叛逃的时间和接应方式。


二是因犯错误对仅获得中校军衔不满。作为一名参加革命工作10多年的军人,在1955年获得中校军衔应该来说有点偏低。但授予这一军衔的背后有客观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954年,已担任副师长的张青松返乡探亲,他所在的村子正推行农产品统购统销方针政策,这一政策不可避免地损害了部分人的经济利益。看到张清荣是共产党的“大官“”,这些对政府政策不满的人便聚集起来向他倾诉,要求为他们出头。


在这些人的蛊惑下,张清荣到当地区、乡两级政府讨说法,对当地干部大发雷霆,甚至公开对一些落后分子说“不要怕!同他们(指干部)干!我支持你们!”等,在当地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当地政府无奈之下,只得把有关情况反映到张清荣所在的部队,部队领导严厉地批评了张清荣,并要求他向当地政府道歉,张清荣虽然照办了,但是心里并不服气。


更加关键的是,到了1955年授勋的时候,组织上综合考虑张清荣历史上的功过,授予他中校军衔,张清荣认为这一军衔明显偏低,因为跟他同资历的战友至少都是上校,获得少将的也不乏其人,这更加激发了他的不满情绪。


1956年春,他被调到炮校学习,在校期间又因生活作风问题被校方警告。


1957年8月,从炮兵学校毕业后,张清荣被安排到福州军区高炮第63师任第二副师长。在担任副师长期间,他又因政治待遇问题大发牢骚,在接下来的全党和全军整风运动中,他又担心自己的历史问题被拿出来说事,整日里担惊受怕,这更加坚定了出逃的决心。


03

张清荣来到台湾,风光一时,但很快失宠


得知张清荣来投靠,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张清荣毕竟是败退台湾近十年以来的第一个投靠的军方高级干部,于是,蒋介石亲自接见了他,给他封官和奖赏,授予他大校军衔,并奖赏500两黄金,并安排了一个女特务服侍他,其目的就是为了监视张清荣的一举一动。



到了台湾后,为了掩人耳目,也是为了向台湾当局表示效忠,张清荣打算改名。蒋介石为了笼络他,亲自为其赐名“张春生”,意思就是“逢春新生”。蒋介石还指示将张官升一级,授予其上校军衔,在所谓的“空军高射炮兵司令部”担任“副参谋长”。


因为张清荣是一名副师级干部,他的经历引起了台湾上下广泛的关注。台湾社会各界都争相邀请其演讲,一时间张清荣在台湾可谓是社会宠儿,一时风光无限。张清荣为此兴奋不已,认为自己终于过上了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但是,好景不长,张清荣与台湾当局之间的“政治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双方陷入了互不满意信任的境况。


一方面,满怀着高官厚禄梦想而来的张清荣原本以为会得到重用,没想到只获得了所谓的“空军高射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的虚衔,可谓是大失所望,虽然出入前呼后拥,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不过是监视他而已。


另一方面,张清荣来到台湾后的不当言论引起了反感,台湾方面也没有放弃对他投靠的怀疑。张清荣来到台湾后,经常口不择言,说话不分场合,对台军内部的做派指手划脚,颇多微词,引起了军政要员和周边同僚的反感。


时任台湾“参谋总长”王叔铭日记记载:他所见到的张春生(即张清荣),此时并不像一个正常的人,他到处演讲,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说,还意见很多,指责这个指责那个,完全是旁若无人的状态。此外,台湾方面一直没有放弃对他是否是真心投降的怀疑。


为了验证这一点,台湾方面甚至冒险启用了潜伏在大陆的谍报人员,前往张清荣的老家一探究竟,这一点也被日后大陆实施反间计提供了便利。


04

巧施反间计,张清荣被逮捕秘密处决


应该说,张清荣的叛变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方面,张清荣叛逃时随身携带了7份重要情报文件,涉及军事政策、军队部署、武器研发以及战略安排等方面,这些文件落到了台军手里,对台湾军事格局产生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张清荣是叛逃台湾级别最高的军事人员,台湾方面对此事大肆炒作,张清荣在各种公开场合对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我党政策以及解放军进行了各种恶毒的攻击,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面对张清荣的逆行倒施,党中央、中央军委十分震怒,要求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想办法铲除叛徒。


罗瑞卿又很快把任务交给了公安部一局执行。在内部的策划会议上,对如何除掉目标,有人提议秘密派遣高级别特工潜入台湾暗杀张清荣,但是考虑到当时台湾地下党组织已经被破坏殆尽,我方特工潜入相当困难,也容易暴露身份,一旦被捕很容易打草惊蛇,这一计划最终被否决了。




1958年8月8日,我公安部截获了台伪“国防部”二厅发给潜伏在河北省的特务的绝密情报,要求到张春生的老家河北保定去查清张的家属下落,台湾方面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按照惯例,一旦被认定为叛国,张清荣的直系亲属将会被打入“另册”,在上学、就业、参军、入党等诸多方面备受歧视。


如果张清荣是真心投靠,他的亲属的待遇将会受到影响。在得知这一情报后,公安部决定利用反间计除掉张清荣,秘密代号“302”。


此时,公安部已经根据可靠的内线情报,秘密策反了多名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并利用这些特务骗取了台特务机关的信任,并且因“功勋卓著”,还多次被上司“嘉奖”。这也是我方得以成功对张春生实施反间计的重要基础。


因此,当收到台湾方面要求潜伏的特务核实张清荣家属近况的指令后,台湾方面要求重点核实张清荣叛逃后,其老婆孩子是否被遣送回河北老家,直系亲属是被当地政府管制。


1958年11月23日,在经过反复斟酌后,我方向台方发去了一份“情报”:“据调查,张春生之妻、子未见回原籍,其兄仍任“匪”干部,“匪”对其家属态度并未见有何异常。


此后,在取得台方信任后,针对台湾方面对张清荣在炮兵学校受训和北京养病经历的怀疑,罗瑞卿让被捕特务给台湾的情报部门发报,暗示张春生当年不是在炮校学习,而是在北京接受了特殊训练,其“叛逃”系被我方派遣,认为称张清荣是假投降,真实目的是到台湾刺探情报,策反军政人员。


得到这些消息后,张清荣就引起了台湾方面的高度怀疑,再加上在台湾期间,结合自身的感受,张清荣认为“反攻大陆”不现实,1958年10月,他先后写了《和平之路》、《谈共产主义社会》等文章,在文章中他提出“两岸要走和平之路,国共合作建设中国”等观点,这无疑是被认为是在替大陆做统战工作,因此被身边的人向情报部门告密。


于是,1958年10月30日,张清荣在台北火车站被宪兵逮捕,并遭受了严酷审讯,张清荣坚持自己受到污蔑,不肯招供,只得上报给只得将案情上报给“参谋总长”王树铭。


王树铭看到案情,再结合收到的从大陆方面发来的情报和张清荣在台湾的表现,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和动机证明张清荣就是“死间”,但是他却是有这样的嫌疑,更不能接受的是,张清荣打算宣扬的“反攻大陆不现实”和“国共合作”无疑是蒋介石所不能容忍的,这样一来,不管张清荣是不是间谍都不重要了。

在几经考虑之后,王树铭给蒋介石打了一份报告,称“此人似有精神病”, “且受“共匪思想”毒害太久,气质难变。已无留待运用之价值,决定予以秘密处置,由情报局执行。”


蒋介石很快同意了这份报告。


1958年12月24日夜,张清荣在台湾宪兵司令部刑场被秘密处决。


为了掩饰张清荣被处死这件事,台湾方面还特别表彰了参与逮捕审讯张清荣的人员。宪兵中士毛星鸿将张清荣捕获送团处理,准特晋少尉获奖金一万元,并获得九等云麾勋章,宪兵202团团长刘罄敌等人均获重奖。


张清荣被处决后大半年后,1959年7月,香港《香港晚报》等多家报纸报道了张清荣被处决的消息,称台湾当局已经识破“假投诚匪谍张春生,并将其秘密处死”。


张清荣的悲惨下场可以说为此后的叛逃人员敲响了警钟,却也挡不住他们意志薄弱、向往西方生活的欲望,但实际上,背叛祖国叛逃台湾的人员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们在大陆的声名自不必说,有些叛逃人员还没有来得及逃到台湾岛,就被我军击毙,如1966年吴文献3人叛逃马祖那样,有的侥幸逃到台湾,获得了赏金,但在台湾郁郁不得志,得不到台湾方面信任,过得也并不如意。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文史大参考
人物、文化、历史,透过渺渺云烟,回望沧桑岁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