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江,2015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6年3月进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工作,现为基础课教学部物理教研室副教授,一直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参与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2项;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1项;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物理竞赛以及智能车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数学建模竞赛获省级三等奖1项,尤其是连续两年参与物理教研室指导的山东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获奖总数达到了114项,其中省一等奖29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45项,并连续两年获得物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杨老师热爱生活、善于思考,不论是科研还是教学,他都全身心投入,杨老师说,生活值得我们投入全部热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杨福江老师,了解他的精彩生活。
一、细致钻研,探索高效能源的奥秘
在生产生活中,能源有很大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耗散,不仅大大降低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化石等非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消耗,能源短缺和枯竭成为各个国家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或者探索高效能源利用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杨福江积极投身科研,在热电输运方向展开了研究。热电效应是利用温差进行发电的能源转换技术,为了提高有机热电材料的热电效率,杨福江从跃迁理论出发,考虑温度梯度对载流子能量以及跃迁能力的影响,建立主方程模型,研究载流子输运过程中受到的有机材料位置无序、能量无序、重整能大小以及各向异性等具体条件的影响,找到有机材料热电效率优化的条件,借此促进对有机材料热电性质进一步的理解,为有机热电器件的发展提供理论的支持。经过详细调研及细致工作,杨福江申请到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在这个方向陆续发表了4篇SCI论文,在以后,他还将继续学习,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课堂授课,揭开物理的神奇面纱
杨福江负责讲授大学物理课程,在课堂上,他与同学们共同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及其运行规律,揭开物理神奇的面纱。熟透的苹果可以掉到地上,月亮为什么掉不下来?火箭是如何升上太空的?高压防护服用什么制成,为什么能够保护工人安全?运动会终点计时要看烟而还是听声音?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依据是现在的宇宙仍然在膨胀,那是通过什么证明宇宙在膨胀的?杨福江老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通过物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方法总结背后的规律。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还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学习习惯。
三、学科竞赛,助力学生获得佳绩结硕果
杨福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数学建模、智能车和物理创新竞赛等学科竞赛的辅导中,在辅导的过程中,他与同学们激烈讨论,碰撞灵感的火花,并尽最大的努力解决问题,带领学生用各种方法尝试各种可能。面对学生在训练中的焦躁情绪,杨老师耐心地教育学生:“有时过分纠结于结果,而忽视了每一个现在,其实是每一个现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大胆尝试,勇于实践,燃烧的热情,照亮了生活的前路,为蓬勃的青春,刻印生命的色彩。”在杨福江老师指导下,学生多次获得省级荣誉。
四、热爱生活,在运动和读书中释放压力
在业余时间,杨福江喜欢运动,他积极加入学校教职工足球队,在周末约上同事和学生,踢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是最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杨老师还是一个“书迷”,闲暇时候,他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写下一篇篇随笔,抒发自己的心情。杨福江曾深深感慨:“我们所共有的阳光、大地、空气,生命的奇迹,尽情栽种每一次的欢笑,在苍茫大地发出自己的微光与回响”。
往期推荐
---END---
美版 | 曹芝雯
一审 | 李骁
二审 | 卢文婧
三审 | 张春阳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
官方微信号:sdaeu_1953
官方抖音号:SDAEU1953
官方微博号:@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投稿邮箱:32406806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