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US-B精选专辑 | 青科会 — 神经接口工程前沿专刊

学术   2024-11-12 19:59   浙江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 (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WYSS Special Issue on Advances in Neural Interface Engineering
Guest Editors-in-Chief: Ping WANG, Liujing ZHUANG

专辑文章目录  CONTENTS



01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无线闭环脑深部刺激技术

Wireless closed-loop deep brain stimulation using microelectrode array probes

作者:贾千里,刘瑶瑶,吕诗雅,王怡丁,焦沛尧,徐威,徐兆杰,王蜜霞,蔡新霞

摘要:脑深部刺激(DBS),包括光刺激和电刺激,对于脑重大疾病治疗和发病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MEA)的DBS微系统的发展为原位闭环DBS(CL-DBS)提供了新机遇。闭环DBS可用于监测受损的神经细胞活动,并可根据电生理信号调整刺激参数,以实现对神经细胞活动的精准高效调控。基于MEA探针的CL-DBS微系统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亟需解决,包括无线通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电池寿命等。本综述回顾和总结了基于MEA探针的无线CL-DBS微系统的最新进展,并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未来,基于MEA探针的无线CL-DB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将继续为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带来创新,并为脑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阅读原文

02 嗅球僧帽/簇状细胞对气味的表征和编码

Odor representation and coding by the mitral/tufted cells in the olfactory bulb

作者:王攀科,李珊,李安安
摘要:嗅球是嗅觉系统中的第一个中继站,起着关键的枢纽作用,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确地表征气味信息。作为嗅球中唯一的输出神经元,僧帽细胞/簇状细胞编码诸如气味类型和浓度等信息。近年来,针对嗅球中气味表征和编码的潜在神经策略和机制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回顾了涉及气味表征的神经元和相关环路,包括嗅球中的不同细胞类型以及嗅球内部和外部的神经回路;随后讨论了两种不同的编码策略(空间编码和时间编码)在啮齿动物嗅球中的工作原理;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的潜在未来方向展开讨论。综上,本文就目前僧帽细胞/簇状细胞在嗅球中如何表征和编码气味信息进行了全面总结。
阅读原文


03 啮齿动物自我梳理行为调控的神经基质

Neural substrates for regulating self-grooming behavior in rodents

作者:李关卿,路蝉伊,尹苗苗,王鹏,张蓬波,吴家梁,王文强,王鼎,王孟月,刘佳涵,林星翰,张健旭,王振山,余逸群,张云峰
摘要:梳理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刻板行为,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动物中。梳理行为在动物维持体表清洁、调节体温、去觉醒、减轻压力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在啮齿类动物中,梳理行为通常可以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并以从头至尾顺序的方式进行重复刻板动作:从口鼻部到面部,到头部,最后以舔舐躯体结束。梳理行为的发生具有环境依赖性,说明此行为具有适应的重要性。本综述简要总结了啮齿类动物梳理行为涉及的神经基质,并探讨了异常梳理行为表型的存在与神经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的相关性。此外,本文进一步强调指出,在神经精神病学模型中,啮齿类动物的梳理行为可作为测定重复刻板行为的一种可靠测量方法,有望在转化精神病学中应用。本文主要聚焦啮齿动物的自我理毛行为,因受限于篇幅,未对allogrooming(同种动物通过舔舐或以仔细啃咬的方式为另一种动物梳理毛发)与heterogrooming(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对另一种动物的梳理行为,如母性行为、性行为、攻击行为或社会行为)展开讨论。
阅读原文

04 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丘脑皮层环路的动态功能连接异常

Aberrant 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alamocortical circuitr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作者:郑炜豪,张芹,赵子阳,张鹏飞,赵磊磊,王晓敏,杨淞宇,张静,姚志军,胡斌
摘要:丘脑皮层环路对情绪和认知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存在丘脑皮层功能连接异常,主要表现为区域依赖性的低连接或超连接。然而,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丘脑皮层环路动态功能连接的潜在异常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基于48名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和57名健康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本研究评估了10个丘脑亚区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动态功能连接变化,进而探究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丘脑皮层环路的动态交互模式。利用动态偏侧性分析探究了丘脑皮层系统的功能偏侧性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此外,还计算了丘脑皮层环路的动态功能连接特征与临床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确定了4个反复出现的丘脑皮层功能连接状态。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重度抑郁障碍患者在与初级皮层网络具有较强负相关的连接状态下,时间分数和状态转换概率显著降低。此外,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丘脑皮层系统的功能偏侧性表现出更大的波动。丘脑-子网络分析进一步发现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中丘脑与高阶皮层网络之间连接的变异性异常增加,并且与背侧注意网络和默认模式网络相关的丘脑皮层功能连接变异性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综合探究了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丘脑皮层环路的动态功能连接变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丘脑与初级和高阶皮层网络之间动态功能连接的异质性改变可能有助于表征重度抑郁障碍患者的感觉和认知处理缺陷。
阅读原文

05 Cockayne综合征B神经系统病变研究展望:患者来源的脑类器官模型的应用

Perspectiv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ckayne syndrome group B neurological disease: the utility of patient-derived brain organoid models

作者:王新泰,郑芮, 玛瑞娜·杜希诺娃,王露曦,沈颖,林智杰
摘要:Cockayne综合征B(CSB)作为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ERCC6基因(编码CSB蛋白)突变引起,患者表现为生长迟缓、小头畸形、皮肤光敏性和早衰等。临床证据表明,CSB神经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脑萎缩、脱髓鞘和脑部钙化,并随时间推移愈发严重。神经元丢失和钙化可发生在各个脑区,其中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神经元丢失和钙化最为严重,是导致CSB患者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和肢体震颤的主因之一。目前CSB蛋白缺失小鼠并不能重现患者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异常,这是制约探究Cockayne综合征神经系统病变机制的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CSB的蛋白结构和表达分布,总结探讨了CSB突变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影响,概述了目前研究Cockayne综合征的模式生物,并前瞻性地讨论了利用患者来源的脑类器官应用于研究Cockayne综合征神经系统病变的潜在价值。
阅读原文

06 酚类纳米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策略

Phenolic-enabled nanotechnology: a new strategy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therapy

作者:郑玉艺,陈晓劼,汪仪,陈忠,吴迪
摘要:酚类化合物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独特的理化性质,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极大关注。近年来,酚类纳米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方面,已报道了许多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成果。酚类化合物的优越性能包括抗炎、抗氧化、消炎、易透过血脑屏障,以及保护神经系统免受代谢损伤、促进学习和认知功能等。尽管这一领域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缺乏有关酚类纳米材料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全面综述。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酚类纳米材料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合成策略,以期满足进一步开发新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酚类物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尺寸、形状、成分、表面化学性质和功能均可控的纳米材料。随后,本文对酚类纳米材料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该领域后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阅读原文

07 利用脑电图信号进行脑部疾病诊断的人工智能方法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brain disease diagnosis using electroencephalogram signals

作者:尚书诺,石颖倩,张娅婕,刘梦雪,张宏,王平,庄柳静
摘要:大脑信号反映了脑细胞活动引起的电信号变化或代谢变化。在各种非侵入性测量方法中,脑电图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可以帮助了解大脑模式。脑电图中的异常读数可作为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脑活动的指标。脑机接口(BCI)系统能够直接从人脑提取和传输信息,从而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交互。人工智能(AI)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BCI技术精度和准确性,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AI技术包括机器学习(ML)和深度学习(DL)模型,可以利用脑信号对各种脑部疾病进行分类和预测。本文综述了AI在基于脑电图的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特别是AI算法在该领域应用的进展。
阅读原文



关于本刊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简称JZUS-B,生物类综合英文月刊。JZUS-B自2008年起被SCI-E收录,最新影响因子为4.7,进入中科院生物学二区,同时被MEDLINE/PubMed、PMC、Scopus、BA、BIOSIS Previews等国内外知名平台检索。

JZUS-B接收的文章范围覆盖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及生物工程、农学、生态环境、以及动物学等相关学科。文章类型包括Review、Article、Perspective、Viewpoint、Editorial、Correspondence等。

期刊一直执行严格的国际同行评审机制,平均审稿周期为42天,平均录用时间为53天。文章录用后将即时in press在线,一般于2个月内正式发表。

“内容为本,形式灵活”是本刊的特点。JZUS-B欢迎海内外优秀学者向本刊投稿最新科研成果、争议性话题、综述论文以及组织出版热点专辑等。


期刊Springer主页:

https://www.springer.com/biomed/journal/11585

在线投稿地址:

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zusb/default.aspx 


联系我们

浙大学报英文版是多个英文学术期刊的统称,收录范围涵盖了理工农医各个方向,欢迎向我刊投稿,可关注我刊公众号zdxbywb了解更多信息。


浙大学报英文版
稿件状态查询、编辑作者交流、学术动态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