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长论文署名中科大,实事求是才是科研真精神
时事
2024-12-24 14:47
北京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图/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期,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院士以原单位中国科技大学的身份署名发表论文一事引起网民关注讨论。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杜江峰院士曾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单位署名在《自然-光子学》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文。这在舆论场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有浙大校友对此事发表了相应的看法,也有网络评论质疑:杜江峰已任浙大校长两年,发论文仍然署名中科大,是否说明其依然没有融入浙江大学?在近期的一个活动中,杜江峰对此有公开回应:“我到浙大来是当校长,不是来科研的”“我不能把中科大的研究变成浙大的研究,我也不能把中科大的项目弄到这儿来变成浙大的项目”。这段话其实说得非常明白,就是这些研究其实是在中科大完成的科研项目。那么,在署名时当然应当以真实的论文产出单位为准,这才符合基本的学术规范。杜江峰的这段话在网络上也收获不少好评,认为其表态“直来直去,说话很实在”“浙大具备包容的品质”,赞扬其说话“非常坦诚”。作为一个学者应当具备这种实事求是的品质。学术成果出自什么地方就应当如实地标记,不能因为职务、工作地点有所变动就偏移。学术成果不是一个“东拼西凑”的成绩,也并不是为了给一个单位“挣面子”,学术成果是严肃的、求真的,署名当然也不例外。哪怕就任其他学校的校长,论文依然按照真实状况来署名,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纠偏。客观来看,如今不少论文发布期刊都有“唯帽子”的倾向——发表时优先级别更高、名气更大的作者。曾经有学者公开表示,如今“很多期刊一看是博士生论文就直接拒绝了,或者让学生加上导师名字再投”就是这种风气的折射。那么从常理来说,“校长”的身份当然更显眼,也更容易得到期刊的“青睐”。杜江峰依然用科研单位来署名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提醒:论文发表应当摒弃“只看头衔”的倾向,尊重科研规律,把学术成果本身的含金量当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2020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就提到,要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而破“五唯”其实也可作为观察这起事件的一个视角:对于学术研究,人们应当尊重其原本的样子,而不是过多关联“荣誉”“成绩”等其他因素。社会各界不妨更心平气和、也更求真务实地去看待论文及发表,让其回归标记学术的原始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杜江峰对自己的校长之责也有明确的期待。“从我到浙大来的第一天,浙大在我心目中就有崇高的地位……但是请相信我,请相信浙大的校长,我们会全力以赴尽我们所能,尽我们努力处理好。”客观来说,作为一校之长,他的主要职责是行政工作。从这个角度说,人们其实也没有必要对于一篇论文纠结太多。论文终究只是学术成果,但对于校长来说,人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大学的日常管理,是能否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求学、科研环境,这些才是包括校长在内大学领导层所承载的社会期待。当然,实事求是的精神无论对于科研还是管理,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从这个角度说,人们应当乐见于这种论文署名的反差,这种精神远比论文“归属”要更有意义。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