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艾则孜・买提如孜,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平沙现场。风呼呼地吹着,扬起的细沙时不时迷了眼,他正和乡亲们一起忙活着。艾则孜・买提如孜告诉我们,这片地平整好后,很快就会种上梭梭和红柳,之后再嫁接大芸。
谁能想到,眼前这个皮肤被晒得黝黑,脸上挂着朴实笑容,浑身沾满沙尘的于田县小伙,这些年在治沙的道路上经历了多少坎坷与不易。
在过去,风沙那叫一个厉害,常常一场大风刮过,地里辛辛苦苦种的农作物就被掩埋得严严实实。艾则孜・买提如孜心里明白,不治沙就没出路。2014年他牵头成立了于田县塔吾尕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想着大家一起努力把这风沙给治住。
刚开始治沙,那真是碰了一鼻子灰。第一年,艾则孜・买提如孜和乡亲们满怀希望地买了 1 万棵红柳苗种下去,盼着它们能茁壮成长,可到了第二年,去地里一看,全都死得干干净净。他咬咬牙,又买来 6000 棵树接着栽,结果还是没能成活。这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有人觉得这事儿太难,想离开治沙队伍了,有人上门来索要之前买树苗的钱,周围质疑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多。
“艾则孜,你可别忘了当初为什么要种树,咱不能半途而废啊。”妻子给艾则孜打气鼓劲。于田县林草局的技术人员也送来建议:沙地栽树,光凭热情不行,还要学会运用技术。
艾则孜・买提如孜听进去了,他开始四处求学。自己买书回来,一有时间就捧着钻研,打听到哪有懂种树的专家,就算路途再远,也要上门去请教,外地的林场他也一趟趟跑去学习,碰到会种树的人,就拉着人家问个没完没了,非要把不懂的都弄明白不可。
那些年,种树的日子可太苦了,艾则孜・买提如孜的妻子现在回想起来都忍不住心疼。头几年,风一吹,脸和耳朵的皮都能被吹掉,嘴上起水泡,肿得老高,有时候水泡裂开,鲜血顺着嘴唇就流下来了。可艾则孜・买提如孜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说:“我种树,能让咱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能让更多百姓受益,不觉得辛苦,反而挺快乐的。”
2016 年春天,艾则孜・买提如孜又带着乡亲们,拉着红柳苗和梭梭进沙漠了。这次不一样,他用上了新学来的 “障蔽治沙法”。先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让沙丘不再乱跑;接着在沙障中间播撒沙蒿、栽植沙柳,把流沙给固定住;最后才种下红柳苗。就这样,他们在 6000 亩沙地上搭设了总长度达 800 余公里的沙障。
慢慢的,这沙真的开始被治住了,而且种树不光能防沙,还带来了经济效益。艾则孜・买提如孜发现,在农田外围种大芸,销路好,还能防治土地荒漠化。他就带着合作社成员,又是推沙包,又是铺设滴灌带,栽红柳、种梭梭,一步一步干得可踏实了。
如今,在艾则孜・买提如孜的带领下,合作社已种植并成活红柳600余亩,亩均年收获大芸200公斤,吸纳了 59 户村民加入,还提供了 27 个就业岗位,社员年年有分红,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挣钱。
来源:新疆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