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亮西方亮——“闯关”候选从关外移向关内

文摘   2025-01-31 20:51   四川  

东方不亮西方亮——“闯关”候选从关外移向关内


  1948924日,华东野战军闯过了第一道关——攻克济南!

  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国民党军10万以上重兵设防的大城市。

  这个日子,距九月会议结束,不到半个月。

  人民解放军在全面转入战略反攻后,根据毛泽东制定的“十大军事原则”中“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1]方针,相继攻克了石家庄、临汾、运城、襄樊、洛阳、宛西、开封、睢杞、潍县、兖州、涟水、农安、九台、彰武等一系列大、中、小城镇,取得了攻坚战术的经验,提高了攻坚作战的能力。但仍然没有攻占过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重兵守备、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也没有一次战役消灭国民党军两三个兵团的战例。所以,在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如何夺取大城市,如何在一次战役中消灭敌人两三个兵团,就成为继续发展战略进攻,加速战争进程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也是两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9月会议上,中共中央根据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以来的形势发展和作战能力的长足进步,适时提出解放军高级指挥员要确立敢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要解决这两个“难题”——也就是过“两关”。此前,关外的东北野战军包围了长春;华东野战军在取得胶济路沿线作战胜利后,孤立了济南;华北野战部队也正计划包围太原——这三个城市,都是国民党军10万以上重兵守备且坚固设防的省会级城市。

  长春,原本是“过关”的第一候选。

  其实,早在华东战场刚取得孟良崮大捷后的1947520日,毛泽东就已经向东北局提出了“为将来夺取长春、北宁两路,长、沈、平、津四城”准备“必不可少之条件”,即:在北满建立强大的根据地(当时已建成);建立强大的南满根据地(正在建设和巩固中);解决冀热辽地区的根据地问题(正在开始进行)。当时毛泽东的预计是:“总观全局,目前大部分地区已转入反攻作战,只待山东再打一二个胜仗,即可转入全面反攻[2]

  虽然山东此后两三个月的作战并不顺利,但两三个月后山东内线兵团(亦称东兵团)发起的胶东保卫战却停止了国民党军最后的重点进攻,加上刘邓大军向南线出击,千里跃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军南线诸重兵集团实现了事实上的战略割裂,直接威胁了南京政府的“卧榻之侧”,刘邓、陈粟、陈谢三大集团相继在中原战场完成了战略展开和战略布局,毛泽东预计的“转入全面反攻”的局面,也于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夺取掖县的1947108日得以实现:“我军业已无例外地全面转入反攻。敌人已没有任何一处再能进攻[3]

  这本身就是奇观:在双方力量对比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时,弱势一方转入了战略进攻。

  两天后的10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4],从而正式将因国民党军率先向解放区发起“勘乱作战”而开始的“爱国自卫战争”,转变成了以“打倒蒋家王朝”为目标的“人民解放战争”

  此间,关外的东北野战军攻势作战进展顺利,迄至1948年春,关外的国民党军被迫收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的城市据点。1948418日,林彪、高岗、罗荣恒等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首长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报告:拟在结束夏季整训后发动秋季攻势,首先攻克长春,“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5]

  中央军委审慎地研究了东北局和东北野战军首长的意见,于422日复电:“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意见”。但基于此前27日提出的“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方针[6],毛泽东实际上对“先打长春”也持有一定程度的保留——或者说“预见性”:“我们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理由是先打长春比较先打他处要有利一些,不是因为先打他处特别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难。你们所说打沈阳附近之困难,打锦州附近之困难,打榆锦段之困难,以及入关作战之困难等,有些只是设想的困难,事实上不一定有的。有些是实际的困难,在你们打开长春南下作战时会要遇着的,特别在万一长春不能攻克的情况之下要遇着的。因此,你们自己,特别在干部中,只应当说在目前情况下先打长春比较有利,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7]

  ——从事后情况发展看,毛泽东的这个“预见性”,堪称英明。

  中央军委之所以同意“先打长春”,其实还有一个要“闯关”的期望值。

  这个期望值在东北野战军发起长春作战后的6715时中央军委致林彪、罗荣、高岗等电中是这样的表述的:“长春胜利将给你们尔后南下作战逐一攻克各个大城市开辟道路,各个大城市的攻克将从长春战役取得经验。”[8]而在两天前,因5月间的攻城作战并不顺利,林彪实际上已改变“目前即正式攻长春”的决心,认为这是“一个无把握的仗,成功的可能较少,不能成功的可能则较多”,故而他又向军委提出了“用两到四个月时间,对长春实行较长期的围城打援,然后攻城的办法”[9]

  在表达“闯关”期望值的同一电中,中央军委也同意了这个“长围久困”的办法——只要不是特别急迫,只要条件允许,毛泽东从不强拧未熟的瓜,指挥上也给下级以充分的机动余地:能在24个月内拿下长春,也成——反正都是年内的目标。

  于是,山东战场的济南,就成为了实现中央军委“闯关”意图的第二个候选。

  差不多在东北野战军对长春实行“长围久困”方针的同时期,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了津浦路中段战役,迄至7月中旬,连续攻占收复和攻克泰安、曲阜、邹县、兖州、济宁等城镇12座,共歼国民党军3.7万余人。而就在山东兵团即将攻克兖州的当天,中央军委致电华东野战军首长,并告山东兵团首长及中原局、华东局,提出了“攻占济南”的任务:

  拟令许谭于攻克兖济后,休息两星期,即向济南攻击,迫使邱黄两兵团分兵北援(敌非北援不可)。此时,你们则寻敌一部攻击,使敌既被迫分散,又首尾不能相顾,利于我之各个击破及尔后之大休整。许谭攻济南,可先占领机场,以两三个星期时间完成攻城准备(包括恢复疲劳,补兵,练兵,侦察及部署等)。然后看敌援兵情况,决定先打援或先攻城。如攻城打援均无把握,则收兵休整[10]

  同日,中央军委在致中野、华野、一野及华东局的另一份电报中指出了攻克济南的设想及其后续行动的前景:

  兖州已克,守敌全歼。许谭正准备歼灭援敌八四师。此战如胜利,拟令许谭攻济南,如能在八、九两月攻克济南,则许谭全军(七纵、九纵、十三纵、渤纵、鲁纵)可于十月间南下,配合粟陈、韦吉打几个大仗,争取于冬春夺取徐州[11]

  这实际上已经是在勾勒一个走向南线决战的意图了。

  716日午时,在确悉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攻克兖州并歼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十四师一部的信息后,中央军委致电许世友、谭震林和华东野战军首长,进而提出了“如果可能,你们应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济南[12]的要求。为配合山东兵团的攻济作战,中央军委于当晚未时致电指挥华东野战军西兵团(亦称外线兵团)在汴徐线上作战的粟裕等首长:“粟陈张率四、八纵筱晚攻占砀山、黄口线并准备歼灭黄兵团,计划甚好。只要黄兵团歼灭,邱兵团即不敢冒险援济,可保证许谭攻济胜利,尔后你们可能各个歼灭邱兵团,并可能再入开封,夺取菏泽。战局可能迅速发展,望作精神准备。你们攻占砀山、黄口段后,应尽可能控制该段多日,威胁徐州,吸引黄兵团来援,以利歼击。[13]

  同一天里,中央军委还要求华北野战部队第一兵团在“完成榆次以南作战后”“立即抢占太原飞机场,准备夺取太原[14]——这也是中央军委为实现“闯关”意图的又一个候选。

  于是,中央军委实现“闯关”意图的大城市,从关外转移到了关内。

[2-1]济南战役前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态势图(来源:《济南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解放军出版社2004年年11月第1版。重绘:刘鹤;校核:周军)


注释


  [1]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1225日)》。载《毛泽东选集》1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4月第1版,第1143页。

  [2]《毛泽东关于夺取两路四城必须准备的条件致林彪、高岗等电(1947520日辰时)》,《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45~第46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2月第1版。

  [3]《我军已全面转入反攻(194710824时)》,《毛泽东军事文集㈣》第28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月第1版。

  [4]《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9471010日)》,《毛泽东军事文集㈣》第29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2月第1版。

  [5]《林彪、罗荣恒等关于敌我形势和攻打长春的意见致毛泽东等电(1947418日卯时)》,,《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5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2月第1版。

  [6]《毛泽东提出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致林彪、罗荣恒、刘亚楼等电(194827日廿时)》,《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49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2月第1版。

  [7]《毛泽东关于同意先打长春致林彪、罗荣恒、高岗等电(1948422日卯时)》,《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5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2月第1版。

  [8]《中央军委关于同意打长春第三个方案及攻城、阻歼援敌作战方法等问题致林彪、罗荣恒、刘亚楼等电(19486715时)》,《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70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2月第1版。

  [9]《林彪、罗荣恒、刘亚楼关于进攻或围困长春方案致中央军委电(1948651930分)》,《辽沈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66~第68页,解放军出版社19932月第1版。

  [10]《中央军委关于许谭兵团宜攻击济南分散敌人致粟裕等电(1948714日寅时),《济南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65页,解放军出版社200411月第1版。

  [11]《中央军委关于准备歼灭胡宗南两个师及拟攻济南等致中原、华东野战军、华东局、彭德怀等电(1948714日》,《济南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67页~第68页,解放军出版社200411月第1版。

  [12]《中央军委关于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济南致许世友、谭震林等电(1948716日午时)》,《济南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70页,解放军出版社200411月第1版。

  [13]《中央军委关于控制场山黄口段威胁徐州致粟裕等电(1948716日未时)》,《济南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74页,解放军出版社200411月第1版。

  [14]《中央军委关于韦吉兵团应不惜疲劳再打几仗致粟裕等电((1948716日)》,《济南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第75~第76页,解放军出版社200411月第1版。

启事

  有朋友提出需要《淮海战役纵横谈》实体本,说明一哈,该书尚有少量资料存书,如果需要可与作者联系:457034788。


双石茶社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虽走,茶不凉,山不转水转,后会总可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