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试玉(413)|嘉宾【楚成 王力 董国军 沈利斌】
文摘
文化
2024-11-03 00:00
山西
周刊所载,玉耶石耶,评以试之,故名“每周试玉”。《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玉润光华,申发将利于欣赏;玉瑕微疵,点到或益于成器。诗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广益,是所望也。评者公心,诗家平心,读者赏心,编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岂不快哉!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418):2024年第44期】中,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者,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楚成:这首仄韵五绝拈取故乡极为寻常的塘苇,以合影兴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念。人与环境水乳交融,尽在一“嗔”一“笑”,时空转换尽在一“迟”一“早”。转结更是妙趣横生,将塘苇喻为白头翁,引为知己。“两个白头翁,曾经是发小”,情深可见。小诗言简意赅,“好诗不过近人情”,信然!王力:用此韵者,孟浩然春晓杜甫望岳均为千古名唱。作者用此韵写老哥们儿感情,也臻自由境界,被写者想必浑身通透舒爽之凉意。没有岁月积累,人事沉淀,感动酝酿,必无此诗。董国军:诗中识得转折法,便见顿挫,便多余味。此诗前四句句句见转折,后四句又得婉转开合之妙。细味全诗,疏密有度,转折自然,笔力老健如此。沈利斌:写秋尽之景,抒人生之感。“冷”“乱”“清”“掩”等字,精准描绘出秋日傍晚之景。“人随秋共老,事与愿相违”二句,道尽人生之秋的无奈与感慨。董国军:妙喻取譬,造语纯熟,新巧有余,温厚不足。巧言令色,不知“伊人”喜之厌之。沈利斌:此诗写初遇之情,思维新奇,语言生动。“我心从此申专利,除却伊人不授权”二句见新巧,以专利之喻,表达对女子之情的专一与执着,思维跳跃而贴切,语言新颖而风趣,令人耳目一新。董国军:骨肉均匀,语新意古。逶迤徐行间,声色远近,俱从调遣,收放开合,颇显从容。沈利斌:颔联“带”“凝”二字生动,拟人手法亦使寻常景色变得新奇,意趣盎然,为全诗增色。楚成:这首《宣城行》短小精悍,抒发了诗人对诗仙等前贤无与伦比的仰慕。一、二句以舒缓的笔触借助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前往宣城的兴奋之情。以拟人手法,表达了秋色与山川因为诗人的到来而醒来晚,着雨迎。三、四句以形象的语言借青莲即李白携远客同拜南齐诗人谢朓。众所周知,李白一生七游宣城,最爱去谢公楼、谢公亭和敬亭山。谢朓曾任宣城太守,故后世以谢宣城称之。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为其偶像。从这首五绝可知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足见诗词的魅力永恒,给予人们生生不息的向上力量。知音代代,传承不断。楚成:这首七绝《下厨》,色彩斑斓,全诗语句清新,构思错落有致。首句细致描绘,青葱、黄韭、香干,诗人着一“佐”字将三种不同的食物融合,做足铺垫,二句以油菜椿芽淡描勾勒。第三句转得巧妙,既在情理之中,又给结句蓄满张力。第四句结得出人意料,读来唇齿生香,“春天色彩可装盘”,盘中有乾坤,小中见大,春天色彩又紧扣一、二句,不落俗套收束全篇,又宕开一笔,留下余韵悠悠。
楚成:这首《老媪买菜》七绝信笔道来,体物入微,看似浅显,实具匠心。或许是晚秋时节,晨风已略带寒气,竹篮已经装满了新购的食材。诗人单独点出鲤鱼肥,因鲤跃龙门饱含一种美好的寓意。第三句转,既扣题又点出主人上街少之常态,可见别有深意。结句画龙点睛,绾结前面的铺垫,原来主人买如此之多的菜肴是因为小儿归来,归字乃全篇诗眼。小儿或是在异国他乡,或是求学或是创业,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全诗贯穿的是一个情字,母子之情,既质朴又无私。老媪与人对话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无不洋溢着深深的母爱!楚成:这首七律胜在一个新字,语言、结构、立意无不新颖。诗人在看不出诗意的事物上能立马成篇,而且时代感强烈,场面描写鲜活,炼字如同炼钢,看似寻常最奇绝。我们跟着诗人的步伐,仿佛在欣赏一件件摄影作品,又好似一幅幅速写画卷。将现代语言与古典诗词结合得如此通俗易懂,而又摇曳多姿,在当代诗坛不多见。语言轻灵自然,意境鲜明活泼,起承转结亦错落有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颔联“龙和凤”“肉与粮”、“非遗”“直播”对仗精巧,水乳交融。笔墨当随时代,这首诗就是最好的例证。王力:选词互为照应,自成中国水墨画风范,私以为油画难以表现此诗。同样景致,在不同人心中反映不同。作者情趣高超,遂有此咏。自在啼,何其难也。王力:丢手机者,齐来一看。写到读者心里,才叫诗。人生所丢之事,皆如手机,即便百般依赖,丢了也得重买。王力:干事业者,必如此,况诗词潮头屹立者乎!周会长之为博士生导师,代表其学识,文章之简丽,代表其处理问题之风格,而此诗,代表其胸廓与气魄。我们作为会员,幸哉。唯出精品以报之。龟首骄。蛇尾飙。青苍风雨正巡桥。江汉交流波渺渺,火车轮底白帆高。黄鹤楼。鹦鹉洲。乘员历历大桥头。绞接电车才铆劲,便凌轮渡到中流。王力:节奏明快,气韵精诚,坦荡之华表,乃修养所致。便字之妙,得轻舟已过万重山已字真传。作者身在欧洲,有此词作,便恍如居祖国矣。
董国军:晚归旧宅,柴门犬吠中着一“无”字,已见翻用手段。“无”后又“有”,于岑寂中愈觉喇叭花之绚烂。“喇叭”双关,无声而又有声,人生感慨也便跃然可见。唯觉第二句西天霞有点喧宾夺主,句子也不够稳便。董国军:首句为全诗着色,二句引出思远之意。三四句佳对。五六句不从“独坐人”接人事,而又写眼前景,眼前景中又隐含世事之无奈,尤为精警。七八句转结,对应二句思远之景。全诗浑成自然,孤寂悲凉中不失敦厚之意。董国军:仰望晴云,盘纡而上,随行所见,千秋俯仰。青筠白社一联,寄兴深遥。结处“蕺草西风碧未凋”,既是写实,亦见情怀,使全篇不落悲秋窠臼。沈利斌:此诗写景抒怀,风格清健。“江上荻花雪”一句,以“雪”喻荻花,状其洁白;“山间枫叶丹”一句,则以“丹”绘枫叶,写其红艳。三四句由写景转入抒情,流露孤寂之感。沈利斌:首联高远而清冷,奠定全诗情调。颔联一“瘦”一“浮”,见炼字之功。颈联“夹道黄花满”,切题菊花之约,半轮明月相映,更添雅致。尾联写诗人待友之情,温馨自然。沈利斌:写景起兴,自“斜阳”至“星斗”,由天至地,绘秋夜之寥廓凄清,再转至“宿鸟”“游人”,由物及人,层次分明。尾联收束全诗,以“无睡意”“看一灯残”作结,余味悠长。沈利斌:由景及人,由物及情,情感递进自然。“半坡端是儿时旧,弦月偏从江上新”一联,由旧地至新月,既描绘物态,又暗含人情,勾起回忆,引出乡愁,情景交融,颇为传神。沈利斌:“波衔云影天连水,树起秋声鸟动心”一联,一个“衔”字,写出水天相接之景,一个“起”字,传出秋声萧瑟之感。“动”字既写鸟心,又暗喻人心,情景交融,堪称佳句。雁阵排云飞渡,楓林似火燃烧。痴情念旧晕春潮。红叶当时题好。往事钩沉一梦,馀生辗转千宵。又逢秋意胜香醪,却惹相思难了。沈利斌:上阕描秋日之盛景,生动自然。下阕抒相思之深情,哀婉动人。整首词用语质朴又不失流丽,颇具韵味。楚 成 本名涂运桥,祖籍江西临川。系解放军红叶诗社培训部导师兼《红叶》特邀编委。曾出席2005年度《中华诗词》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青春诗会”、获2010年度暨首届《诗刊》诗词奖、首届荆楚聂绀弩诗词评论奖、中国公安2014年度诗人奖等。公安诗词开拓者,著有《楚成诗词集》《映月楼集》等,有“诗警”之称。王 力 1970年12月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教育工委特聘专家,学术部副部长,诗创先进个人。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中华辞赋》《中国文艺家》《星星诗词》等,诗词联在全国均有获奖,第五届诗词中国一等奖获得者,有作品刻石。
董国军 网名昆阳子,别署岘堂、燕鸥堂,1972年生,河南叶县人。现就职于江苏大学迎松书院。著有《岘堂诗稿》等。
沈利斌 浙江湖州人,1982年7月生。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小楼听雨》诗词平台编审,自辑有《月影轩诗词》。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关于投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