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说鸟事]
为什么农村的麻雀少了?
户外活动
提纲:
一,繁殖做巢的地方少了;
二,集中觅食的地方少了;
三,周边栖息的树木少了;
(这篇有点长,一看这题纲就知道说什么了。)
正文: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明显的标志就是不断接到吃猪肉的邀请,农村老家叔叔家陆续开始杀猪。回老家吃猪肉、吃杀猪菜、吃血肠就成为了过年的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每次回老家都在村子周边走一走、转一转,找一找小时候的玩耍地;还有印象的各个标志性的场所、建筑;或者是大街上碰一碰小时候一起顽皮过的玩伴。
人老了,喜欢回老家。人年龄大了,忘记了过往岁月的中间段。记住的是年幼时期和现下的事情,网友说,“这就是幸福”。
小时候生产队场院里扣麻雀,房沿墙头掏鸟窝,弹弓、气枪打家雀……那时候麻雀一群一群一大群,时常铺天盖地,最“辉煌”时期,一洋炮可以在大树上轰下百多只。
可是,现在村子里面静悄悄。以往的吵吵闹闹的吵闹场面不见了。麻雀少了。
什么原因?
和叔叔们问及此事,都说早些年村子里麻雀就少了。和叔叔们问及原因,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麻雀繁殖做巢的地方少了;
过去,农村麻雀都在哪里做巢。水井,一个村子有几口井,特别是机井和枯井,那些地方麻雀做巢没有干扰;墙缝、墙头,和房檐。墙是石头垒的,干茬缝,墙窟窿都是鸟的巢。老房子房檐和老墙的墙头都是秫秸垛的,鸟很容易就掏个洞;再有,那些破旧的房子,使用或废弃牛羊圈都是鸟的栖息地加繁殖地。而今这些在农村都已经不在了。这些年随着国家政策有利于农村农民,老家的面貌有所改变,房子翻新了,大墙用砖砌了,水井都用自来水了,驴棚、马圈都改车库了。麻雀以往的巢穴地都不在了。
二,集中觅食的地方少了;
秋收之后,孩子们最爱去的就是场院。那里是孩子们的迷藏地,也是孩子们扑捉麻雀的理想地。麻雀在场院里吃一冬,一个冬天里麻雀都不离开场院。麻雀在村民中的院子里,在粪坑(农村家里院子里挖一个坑,把家庭中的垃圾倒在里面,存一冬天,第二年开春运到地里当粪肥),猪圈、鸡食槽子、驴槽子都是麻雀的觅食地。
现在的农村,粮食作物都不进院子就收割、卖掉了;农家院早已除了几个菜畦之外,都装饰花草了;鸟在农村院子里已经成为偶然的“客”鸟了。
三,周边栖息的树木少了;
在记忆中的那些大树,大大的树,最大的那棵大到它的枝叉就有一搂粗那么大的大树都没有了。那个时代村子里有古树,各家门前房后也栽树,栽树的目的有许多,许多树都是老人家小时候栽的,目的是,“老了”的时候做一副棺材板。还有一些树,就是果木树,杏树、梨树、枣树、李子树。这些树都是院子里的树,是不可以多栽的树,因为院子里是一家子的“寸土寸金”地,不仅这些树占地方,这些树还遮地。可是这些果木树又是各家水果的主要来源。那时候,谁家的什么水果好都是出名的。这些树木都是麻雀的栖息场所。也是这些麻雀飞来飞去的主要落脚地。
现在,这些树都没有了。种树的最初目的已经不在。那些水果树也被市场上的集市的水果所替代。
以下与主题有关或无关:
224年初,去了内蒙的路途中,在道边一养牛羊场拍小鸟,那里有成群的鸟,群中麻雀为主。
另有一点,麻雀进城了。在小区里有许多麻雀,原因是有老大妈投食给麻雀。还有一些投食点,大妈们喂流浪猫狗,麻雀也来集中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