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人说鸟事】
拍鸟已经到了不只是记录的阶段
户外活动
拍鸟,如果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不只是拍到记录到就可以了——拍鸟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这种只是记录到记录多少种的阶段(当然,和观鸟一样,只是记录鸟种为目的的拍鸟人除外)。
拍鸟之初,受观鸟左右,展示的都是鸟类鸟种的记录。就连鸟友之间的交流都是“您拍的鸟种很多吧?”;就连最初的拍鸟规则也多是参考了观鸟规则改装的;有人形容说:拍鸟就是“用照相机看鸟,记录鸟种”;就是国家的鸟书,各省的鸟书,各地方的鸟书也都是鸟种图鉴,都适用于记录鸟种和鸟类识别……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刚刚开始拍鸟,拍鸟者对于鸟的认知度不高。认识鸟、记录更多鸟种是野生鸟类摄影的第一目的。
现在,经历了20多年的野生鸟类摄影创作之后,拍鸟是摄影,拍鸟回归摄影本真,拍鸟进入到了野生鸟类摄影创作新阶段。光影、构图、环境、色调等诸多摄影因素在鸟片中有所体现。拍鸟依然已不只是记录、记录到为唯一目的。特别是一批优秀的摄影家,步入拍鸟行列,他们的独特思维,独特的对于拍鸟的意识带入到了拍鸟界,使野生鸟类摄影焕然一新。作品纪实、作品唯美的深入,也使拍鸟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其中包括评奖不再只是毫发毕现的“大头照”;不再只是各种样式的“动作片”;不再只是鸟记录,鸟识别的“鸟片”了……
野生鸟类摄影创作的摄影艺术形式已然得到了充分运用。记录和记录鸟种,自打鸟导出现之后,自打鸟点兴旺之后,拍摄鸟种已经不再和当初那么有难度了,仅仅是记录已经不能满足更多鸟友的创作需求。拍鸟人就更加疯狂了,这也更加丰富了野生鸟类摄影的内涵,促进野生鸟类摄影的发展。
值得可贺可喜的是,更多的优秀野生鸟类摄影作品涌现,在艺术上、个性化风光的展示上有了长足进步。拍鸟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