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七个吃饭方法让血糖失控,改掉的人血糖好了!

文摘   2024-11-02 11:15   甘肃  
点我头像关注,进群学控糖技能
糖尿病,这一被誉为“生活方式病”的现代疾病,它的魔爪常常悄然伸向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间陷入甜蜜的陷阱。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的饮食习惯就如同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健康让血糖平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糖友在应对这场战斗时,常常陷入误区,误把敌人的糖衣炮弹当作甘甜的果实,从而影响了病情的控制。他们或许在美食的诱惑下,忘记了健康的底线;或许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但请记住,糖尿病的魔爪不会因为我们的疏忽而退缩,反而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偷走我们的健康。


因此,让我们摒弃误区,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让饮食成为我们的盟友,而非敌人。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让它们在我们的餐桌上翩翩起舞,为我们带来健康与活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合理安排饮食时间,让身体在规律的作息中感受到我们的关爱。

在这场与糖尿病的较量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和决心,更需要的是智慧和策略。让我们携手共进,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打破糖尿病的枷锁,重获生命的自由与美好。

误区1:主食过少

众多糖友深知,一旦过多摄入精米白面等主食,血糖便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因此,他们或许会误以为主食越少越好,甚至选择彻底摒弃主食以期稳定血糖。然而,这种做法犹如斩断了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线,忽略了主食在饮食均衡中的不可或缺之地位。其实,对于糖友来说,选择正确的主食,控制摄入量,才是更为明智的做法。如此,既能让血糖保持稳定,又能享受到美味佳肴的乐趣。

主食过少会造成两种后果
经过润色后的内容如下:

若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便会捉襟见肘,致使身体如同营养不良的树苗,日渐消瘦。更甚的是,可能会诱发饥饿性酮症,让健康的绿洲陷入荒芜。反之,若我们限制了主食的摄入,却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敞开了大门,那么总热量便会如脱缰之马,肆意奔腾。过多的脂肪摄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高脂血症、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便会接踵而至,让原本的饮食控制功亏一篑。

糖尿病科学饮食是要求在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保证种类多样,膳食营养均衡,“低碳、低脂、优蛋白、高膳食纤维”。一般建议糖友每天摄入3-6两熟重的主食,如二米饭、杂粮饭、杂粮馒头等。

误区2:稀饭为主

众多糖尿病患者中流传着一种观念,他们认为喝稀饭能带来满满的饱腹感,仿佛是一种理想的饮食疗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稀饭因其煮熟、煮烂以及富含水分的特性,使得它在我们的胃肠道中能够迅速被消化吸收。这一过程犹如一条畅通的道路,让血糖如洪水般迅速升高。因此,对于那些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友们,是时候告别这一看似温馨实则隐患重重的稀饭习惯了。让我们共同迈向更健康、更科学的饮食之路。

误区3:吃饭趁热

品味美食,对于中国人而言,总是与热气腾腾的餐桌紧密相连。然而,对于糖友来说,这一传统习惯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让主食稍作休息,稍稍降温后再品尝,不仅能让其口感更佳,还能增加其中的抗性淀粉含量。这种物质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轻盈地减缓了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为糖友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滚烫的食物,超过65摄氏度的热度,就像火山喷发的熔岩,可能灼伤食道粘膜,引发慢性炎症。这位无声的杀手,在日复一日的反复侵袭中,悄悄增加了罹患食道癌的风险。在我国,食道癌的高发态势与这一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它像一道阴霾,笼罩在健康的天空之上。

因此,亲爱的糖友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请为健康留一份细心与关爱。让食物稍作休息,等待它降到适宜的温度,再细细品味。这不仅是对美食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珍视。

误区4:只吃素食

许多糖尿病患者误以为肉类和脂肪是健康的敌人,因此他们尽可能地减少或完全避免食用这些食品。然而,事实上,肉类是我们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贡献。当我们合理地摄入肉类时,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所需的营养,还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因此,我们不应该将肉类视为敌人,而是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地摄入它们。

吃肉的选择
当我们品味美味的肉食时,让我们心中牢记“白瘦”这两个字。它们就像是我们餐桌上的指南针,引导我们选择那些低脂而健康的肉类。想象一下,淡水鱼在水中轻盈地游弋,它们的肉质细腻而洁白,如同云朵般轻盈;海产品则像海底的宝藏,富含营养而又不增加负担;去皮禽肉犹如优雅的舞者,去掉多余的脂肪,只留下健美的身姿;瘦畜肉则像是大地的恩赐,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不增加负担。

在烹饪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像一位细心的艺术家,尽量少用油、盐、糖和勾芡。让我们的食物保持原汁原味,既健康又美味。而那些肥腻的肉类,如肥肉、五花肉、肥羊、肥牛、猪脑、羊脑、牛脑、肥肠、猪皮、鸡皮、鸭皮、猪肝、羊肝等,它们虽然美味诱人,但对血脂、血糖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它们就像是餐桌上的“隐形糖衣”,看似诱人,却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避免食用这些“升糖肉”。

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关注身体的健康。用智慧和选择,让我们的餐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健康美好。

误区5:狼吞虎咽

有些人错误地将快速的进食视为健康食欲和身体强壮的象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用餐时,我们的大脑接收到饱腹感信号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5-20分钟。因此,如果我们吃得过快,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多的食物,这对于血糖的控制是极为不利的。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细嚼慢咽、延长就餐时间,不仅能够减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还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保护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慢慢品味食物,享受用餐的过程,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也保持血糖的稳定。

误区6:饭后水果

对于正常人来说,饭后马上吃点水果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就不一样了。水果中含有不少糖分,饭后血糖本来就高,糖友自我糖代谢调节能力又比较差,很容易推高血糖。

当糖友们的血糖水平稳定并达到理想标准时,他们可以在两餐之间的时光(比如上午的悠闲10点,或是下午的宁静3-4点钟)享受一些甜蜜的小确幸。这些时刻,适量品尝一些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新鲜水果,就如同在生活的调色板上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想象一下,那圣女果的清新、草莓的甜美、橘子的明亮、苹果的脆爽、樱桃的娇艳、桃子的柔软,还有柚子的清香,它们不仅滋养了我们的味蕾,更带给我们一份生活的愉悦。

然而,美味也需适度。糖友们每天摄入的水果总量,应当控制在那怡人的100-200克之间,让甜蜜与健康和谐共存。这样,我们既能享受到水果带来的天然美味,又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让生活如同这甜蜜的水果一般,既有丰富的滋味,又充满了健康的活力。

误区7:饭后葛优躺

饭后,或许你会被舒适的沙发或床铺所吸引,想要瘫倒其中,享受那份短暂的宁静与安逸。然而,对于血糖较高的朋友们来说,这样的行为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造成不利影响。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需要细致的照料和平衡。而餐后的高血糖,就像一股汹涌的洪水,试图打破这个平衡。为了维护身体的稳定,我们应该选择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

餐后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不仅能够帮助身体直接消耗和利用血糖,从而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峰值,还能增强心肺机能,有助于减少或维持体重,减少胰岛素抵抗。这就像是为身体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泉水,让它在舒适与平衡中流淌。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急于追求那一时的安逸。让我们在餐后站起身来,迈出那一步,为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负责。让运动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健康与活力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餐后不久,身体的血液主要集中在胃部,帮助消化食物。这时,如果我们立即投入激烈的运动,不仅会影响消化,还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因此,我建议在餐后稍作休息,大约三四十分钟之后,再开始适度的运动。这样的运动,持续半小时左右,既能让身体得到锻炼,又不会对消化系统造成过大的压力。

关于运动强度的把握,我认为以微微出汗、稍有气喘为宜。这样的强度既能促进新陈代谢,又能锻炼心肺功能,而不会让人感到过于疲惫。当然,具体的运动强度还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来调整,不可一概而论。

在运动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场地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如果你喜欢户外活动,慢跑和快走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让你沐浴在阳光下,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如果你更倾向于室内运动,那么跳绳、健身操、太极拳或乒乓球等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能让你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多样化的锻炼。

总的来说,餐后半小时左右开始适度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既能保持身体健康,又能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段时间来关爱自己的身体,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吧。

推荐关注-


中健委控糖医学会
中华糖友学会,糖友交流与学习的第一平台,糖尿病一体化管理自助服务平台! 本平台发布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做为治疗依据,用药或治疗请有医生指导下进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