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反潜,先探潜”,在反潜作战体系中,对潜艇的综合探测技术是最为关键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中国海军目前已经建立起海、空、潜三位一体的反潜探测体系,其中,海上反潜探测主要依靠的是各大型水面舰艇上配备的综合水声探测系统,主要包括舰首声呐和拖曳式线列阵声呐。
海上反潜探测主要依靠的是各大型水面舰艇上配备的综合水声探测系统,主要包括舰首声呐和拖曳式线列阵声呐
舰壳声呐最大的优点是直接固定在水线下,舰体部分阻力较低,不影响水面舰艇机动,且舰艇高速机动时仍可有效工作,直到今天舰壳声呐仍然是水面舰艇反潜探测的重要探测设备。如今中国多型水面舰艇也可明显看到安装在球鼻首的主/被动中频舰壳声呐。目前,中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均装备国产SJD-9型舰壳声呐,该声呐是一部数字式主/被动主动搜索攻击声呐,其换能器基阵为高1.5米、直径2.5米的圆筒形阵列,主动搜索模式下,直接探测时的有效距离为12千米。系统采用超大规模DSP信号/数据处、先进图形显示等技术,具备综合信息处理、综合显示等功能,系统具有边搜索边跟踪能力,可以同时探测、跟踪多个目标,可实现探测水下目标、鱼雷告警、避障等多种功能。
在新服役的055驱逐舰上,舰壳声纳整流罩的尺寸非常大,几乎是此前中国海军驱逐舰声呐整流置的2倍以上,这就说明其内部肯定安装了尺寸更大的换能器基阵,其在数据处理能力、波束指向性以及高精度的定位精度等方面,已经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对浅海海域的静音潜艇的探测能力,更是有了质的飞跃。大型声呐还可以更好地满足探测、识别和跟踪多个目标的要求,引导多种反潜武器对潜艇实施打击。
舰壳声呐最大的优点是直接固定在水线下,舰体部分阻力较低,不影响水面舰艇机动
和舰壳声呐相比,拖曳声呐由于水声元器件远离舰体,受到的干扰较小,经常被用作军舰的远程搜潜手段。此前我国主力舰艇装备的主要是SJG-206被动拖曳声呐,它全长300米,最大作用距离100海里,最大工作深度接近1000米,性能和美国海军主力拖曳线列阵声呐AN/SQR-19A接近。其对核潜艇等目标的探测距离在80千米左右,可同时跟踪5个以上目标。不过,这种被动工作模式的线列阵声呐,也有很多先天不足。最大的缺陷就是受噪音影响非常大。而现代潜艇随着降噪技术的改进,整体噪音水平一直处于快速下降中。加上中国周边海区近海环境下航行船只等较多,声学环境复杂,用被动声呐探测相当困难。这使得SJG-206在近海环境下面对安静型潜艇的探测性能均会有明显下降。
因此,在后续批次的052D、055型驱逐舰、054A/056A护卫舰上,中国海军开始装备了一种新型SJG-311型战术低频主/被动复合拖曳声呐,这种声呐将作为低频发射阵拖曳变深声呐和低频被动拖曳线列阵声呐结合起来,采用大型拖体发射低频声波,采用长拖曳线列阵对潜艇回波实施接收探测,同时线列阵也可以单独的以被动方式工作。这种战术级复合型拖曳声呐具备反潜探测,鱼雷预警,水面目标追踪等多重功能,拥有双基站和多基站作业能力,并可同时以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工作。主被动模式共享接收阵列。主动发射信号仅覆盖很窄的波段范围,不影响其它波段上的被动监听。这种声呐还利用了变深声呐可以调节声呐基阵所处深度,避免声速跃层影响的优点、距离自身噪声源远的优点,以及拖曳线列阵大孔径、阵基阵长、高增益的优势。
拖曳声呐由于水声元器件远离舰体,受到的干扰较小,经常被用作军舰的远程搜潜手段
此外,中国海军的大多数水面舰艇都具备搭载直-9C反潜直升机的能力,直-9C的最大起飞重量虽然只有不到5吨,但是可以搭载包括KLC-1型X波段水面搜索雷达、605型投吊式声呐(仿美国AN/AQS-13型)、12具被动声呐浮标、4具主动声呐浮标、1具海水温度浮标和1具海洋环境浮标在内的各种反潜设备。
而055型驱逐舰和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还具备搭载直-18F反潜直升机的能力,直-18F有4排8列声呐浮标投放口,共可携带32枚声呐浮标。直-18反潜机的机体外形相当庞大,借助于其大吨位它的内部空间大,载荷大,意味着它配备的低频吊放声呐水下基阵可以做的更大,以提高探测距离,同时也可以配备率更大的电机、绞车,更长的缆绳,让国产低频吊放声呐的工作深度能够达到或者接近700米,这样进一步提高国产反潜直升机的探测能力。
反潜直升机也是海上反潜探测的重要一环
欢迎关注下方公众号:↓↓↓
重要提示:由于微信改版,建议星标关注+点赞,系统会将你标记为长读用户,否则可能收不到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