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形势迎来大变化!国防部长重磅宣布!

职场   时事   2024-09-14 12:04   山东  

一、外媒报道香山论坛!

【网易】9月13日,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在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式上进行了主旨演讲,但今年与以往不同,中国不仅罕见地没有提及台湾问题,也没有通过“个别国家”等措辞不点评批评美国。

【荣茂观察】

在此次论坛中,中国国防部长重申了所有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的不可侵犯性,并特别强调大国应承担更多的全球责任。随着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大国的责任不再局限于本国利益,而是要摒弃零和博弈,推动全人类安全与繁荣。部长特别强调,大国绝不能通过以大欺小的方式谋取利益,而是应通过合作共赢、负责任的态度来维护全球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面对区域性问题,中国的立场一如既往,呼吁域内国家自觉承担起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将地区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立场凸显了中国对亚太地区的高度重视,强调了区域内合作的重要性,以抵御外部势力的干预。

在全球军事外交方面,中国愿继续推进与大国的稳健互动,确保全球战略稳定;同时,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增强安全互信,构建牢固的区域安全屏障。中国还将持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关系,拓展新的安全伙伴关系内容,致力于真诚合作与共同发展。

外媒注意到中国外交态度的微妙转变:更加稳健且坚定。稳健在于,中国深知冲突和对抗无助于国与国关系的长远发展;坚定在于,中国认为大国应有更高的格局和责任,唯有合作共赢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各国的共同利益。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保持战略克制,避免将其国际化,并未就台湾问题直接指责美国。这表明中国并未将中美关系定义为对抗性关系,反而认为中美之间应有更加成熟、理性的交往方式。中国希望通过负责任的外交实践,树立一个大国表率,与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

在全球多个大国博弈、区域冲突持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的这种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倡导的合作与共赢主张,显然是在试图寻找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共识。

二、梦碎的到底是谁?

【网易新闻】9月13日,德国之声刊文表示,欧企的“中国梦”正在破碎。今年4月份德国之声电台网站一篇题为《抱怨中国产能过剩,既虚伪又短视》的报道称,中国价格优惠的光伏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正在吞噬世界吗?文中说,一个新的幽灵正在徘徊。它的名字叫“中国产能过剩”。

【荣茂观察】

近年来,不止一家德国媒体声称欧企的“中国梦”正在逐渐破碎。然而,他们提出的几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在仔细分析之下却显得站不住脚。

首先,所谓中国营商环境“政治化”的说法完全错误。中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一视同仁的发展机会。中国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举措,不断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其次,关于中国内需疲弱的观点也不准确。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群体,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尽管当前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中国政府一直在采取积极措施扩大内需,推动消费升级,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者,产能过剩并非欧企在中国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落后产能被淘汰是必然趋势,但同时也为创新型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最后,所谓市场准入和管控受歧视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中国对外资的大门一直敞开,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外资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欧洲企业在中国面临的挑战,实际上更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本土企业不断崛起,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给欧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欧企在中国没有发展机会。欧洲企业应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责,甚至试图通过设置贸易壁垒等手段来保护自己。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也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只有通过公平竞争、合作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因此,欧企的“中国梦”并没有破碎,只要欧洲企业能够正确认识中国市场,积极应对挑战,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

最后,我想说的是,回顾过去,德国之声曾多次对中国市场发表悲观言论。十年前,他们说“中国泡沫”是世界经济最大风险;九年前,他们又称中国市场不再是乐土,西方车企面临“幻灭”。现在,德国之声又说欧企的“中国梦”正在破碎。我劝德国媒体回头看看,自己这十几年说的话是否有些自相矛盾。

当然,最讽刺的是,中国梦没碎,反而德国梦在某些方面显得支离破碎。

三、延迟退休:亿万人关注的政策变动,影响几何?

【新华社】近日,《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议案正在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标志着延迟退休政策正式进入立法阶段。

【荣茂观察】

这一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然而,在众多的声音中,却很少有人深入探讨这一政策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实际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受影响的群体规模。据统计,目前55-59岁男性人口为6111万,50-54岁女性人口为5603万。这意味着,首批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的群体合计将超过1.17亿人,每年平均约有2342万人可能面临退休延迟的情况。这一数字无疑是庞大的,其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延迟退休政策的可能实施方式。虽然草案的具体内容尚未公布,但根据欧美国家的经验,政策很可能会在62-68岁之间采取一种自愿且弹性的退休制度。具体来说,65岁退休可正常领取全额养老金,62岁退休则可能领取70%的养老金(预估),而68岁退休则可能领取120%的养老金(预估)。

最后,我们来分析延迟退休对社保体系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延迟退休的人数并不等同于实际领取退休金的人数,因为在我国,大量农村老人并没有“退休”这一明确概念。根据人社部数据,2018-2023年平均每年退休人数为787万,而对应年份的出生人口比例约为30%。按此比例估算,未来平均每年可能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人数约为775万,五年总计约为3875万人。

综上所述,延迟退休政策不仅是对现有退休制度的一次重大调整,更是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完善与补充。面对这样的变革,政府需要制定周全的配套措施,以确保各个年龄段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政府也需要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这一政策的意义,确保政策的平稳过渡。而对于个人来说,则需要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养老计划,以适应新的退休政策带来的变化。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荣茂观察
原“THLDL领导力”。作者:李荣茂,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