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上看,在过去十年中,化肥市场一直保持着缓慢而稳定的增长,化肥产量以每年约1%的速度稳步增长。2023年,商品肥料市场规模达到1450亿美元。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预计到2027年,化肥需求的年增长率约为2.1%。然而,据麦肯锡公司的最新报告,全球化肥行业的未来需求也可能面临潜在干扰因素,未来技术发展、气候变化、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化肥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以2040年为研究节点,麦肯锡重点整理了未来15年可能对化肥需求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以了解化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显示,随着精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生物制剂产品取代部分传统肥料,以及农业降碳减排要求等行业发展趋势,未来肥料需求或将逐渐减少。但是同时,原材料波动、地缘政治变化等供应端影响因素也对化肥市场产生不确定性。因此,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化肥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持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Al等精准农业利用数据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和各种传感器,这些精准施肥技术有效优化肥料的施用,确保作物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所需的确切养分。如今,全球已有20%~30%的农民采用了精准施肥技术,另有5%的农民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采用该技术。这项技术有可能使化肥用量减少5%,从而提高施肥效率,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情况下降低农民投入成本。生物制剂产品投入或使2040年化肥用量减少5%~10%包括固氮生物、有益细菌和真菌、有机酸(如腐植酸和富维酸)、蛋白质水解物(如氨基酸)以及海藻提取物和植物药等生物刺激剂产品在增加作物养分供应的同时还能起到减排作用,尤其是与氮肥相比,因为生物刺激剂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氨作为原料。如今,许多农民正在尝试将生物刺激素与传统肥料方案相结合。在美国,固氮生物制剂是所有生物刺激剂产品中最常采用的,这直接抵消了对合成氮肥的需求。随着这些产品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其影响也得到了证实。如果农民继续用生物制剂抵消商品肥料的需求,那么2040年全球化肥用量有可能减少5%~10%。农业排放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5%,仅氮肥排放就占制造业和农场排放总量的3%。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欧洲绿色协议”希望能够在2050年前实现欧洲地区的“碳中和”。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正在制定范围3排放目标,以使其供应链更具可持续性。随着政府和农民更加关注施肥量和施肥类型,更加重视再生农业实践,旨在实现农业去碳化的强化法规可使化肥用量最多减少5%。目前,非洲地区氮、磷、钾养分的平均综合施肥量约为每公顷120千克,仍低于巴西、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施肥量。全球平均施肥量约为每公顷135千克。如果非洲农民的施肥量与全球施肥量趋近一致,那么到2040年,全球化肥用量将增长5%。中国和印度的化肥施用量则历来高于世界其他地区。中国的氮肥使用效率比美国低约40个百分点,印度和中国的磷肥过量使用率分别为21%和30%,而美国仅为6%。因此,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和印度的氮和磷的施用量每公顷高出约30千克,钾的施用量每公顷高出约10千克。如果中国和印度采取行动降低化肥施用量,使其与世界平均水平更加一致,那么化肥用量将减少5%~10%。干旱、盐碱化、水土流失和有机碳含量增加造成的土壤退化可能会降低土壤基质向作物输送养分的效率,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在此情况下,农民可能需要施用更多的养分来维持作物产量,这将使化肥需求量增加10%以上。但也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土壤退化的加剧可能会降低土壤的整体产量潜力,仅施用更多的养分已经无法起到弥补作用。这样一来,土壤退化实际上会导致2040年的化肥用量减少10%以上,因为施用额外的化肥对产量没有任何好处,对农民来说无利可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分析的重点侧重需求端,但市场无疑也将受到供应侧关键驱动因素的影响。麦肯锡预计会出现以下情况:原材料波动加剧;全球供应链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蓝氨绿氨产量的增加;制造商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地缘政治的变化影响全球贸易;一些地区,尤其是巴西、中国和印度,努力实现自给自足。而这些趋势都将加剧全球化肥市场的竞争。因此,化肥企业应更多进行战略思考,并采取措施平衡发展成本,创新产品和服务,投资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