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宝宝建立安全感,第一步你做对了吗?

文摘   2024-09-05 17:03   北京  


几年前九月麻麻刚当妈妈的时候,大家对于“小宝宝哭了,到底要不要马上哄(或者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

有人说:不要,这样会惯坏孩子;
也有人说:要,否则娃容易没有安全感。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两种观点吵了几年,逐渐趋于和平,因为大家识到一件事——

答案不是非黑即白,娃的安全感确实需要守护,但“宝宝一哭就抱起来”是否就完全等于在保护安全感,还有待商榷。

那么,对宝宝来说, “安全感”到底有多重要呢?



安全感其实来自于依恋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宝宝从出生起,就会依赖和自己最亲近的那个人(通常是妈妈),然后通过和这个人的关系,发展出一套和世界互动的方式,也影响着他看待世界的态度。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妈妈总是能对宝宝的需求进行及时的回应,并且提供支持,那么宝宝就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保护的(其实就是安全感),进而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靠的,就能更好地去探索世界。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反过来说,如果宝宝的需求总是得不到良好的回应,那么他会感觉到被忽视、缺乏保护(也就是没有安全感),这种需要独自面对痛苦的经历,会导致宝宝没办法很好地相信他人、处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

而研究发现,有安全感的孩子,因为能够得到家人的关心与支持,家对他们来说是名副其实的“避风港湾”,因此会使得他们更勇于去面对挑战与困难,也更具备同理心、喜欢和人交往,也更容易和人发展处出信任的关系。



通常来讲,依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这类宝宝有足够的安全感,虽然也会“怕生”,例如独自在陌生环境中,也会焦虑大哭,但是当父母回来时,他们能马上平静下来,并且向父母寻求安慰。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对于这类宝宝,爸爸妈妈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娃的情绪和需求,因为他很少“莫名其妙”地发脾气。



这类宝宝独自处在陌生环境中时会看上去非常焦虑,而当父母出现时,他们又表现得很矛盾:想被安慰,又很难被安抚。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宝宝会出现这种状态,大多是因为看护者日常给予的和宝宝需求的不一致。



无论父母在与不在,这类的宝宝情绪都没有太多变化,对于小宝宝来讲,这可不是情绪稳定的优秀表现,只能说是因为日常看护者对他缺乏耐心和关心,导致宝宝开始封闭自己,表现得比较冷漠。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除了这三种依恋之外,还有一种属于“混乱型依恋”,就是上面的三种依恋类型可能交替出现在宝宝身上,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亲近养育者时而关心时而疏离“忽冷忽热”的养育方式有关。



看过关于依恋和安全感的解释,你可能会想:宝宝一哭就是要抱呀,这才算及时回应了他的需求,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保护的。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但是其实这种解释有些简单粗暴了。

要知道,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重点并非形式(抱这个动作),而是内核(是否关注了宝宝的情绪)。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哭的时候,你带着“哭什么哭,你到底又怎么了,好烦人”的内心OS,非常不耐烦地把他抱起来,对于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并没有什么正向作用,因为即使是小婴儿,也是会感受到“气场”的,他从你的负能量里,其实体会不到被保护的感觉。



相反,如果你没有抱起宝宝,但是却很耐心地回应了他的哭声,比如带着微笑关切地询问,那么也能让宝宝有种坏情绪被人“接住并共同消化了”的安全感。



看了这么半天关于安全感的讲解,你可能也已经悟了,所谓的帮宝宝建立安全感,并不是单纯的“满足需求”,更重要的,是给他提供“情绪价值”。


而想要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即便别人只是个小婴儿),那自己的精神能量首先要充足,情绪要足够稳定。


所以九月麻麻想说:我们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先保证自己心情舒畅,否则给娃建立安全感很容易就会变成“委屈自己满足孩子”的自虐过程,那么效果势必不会理想。


图片来源:崔玉涛养育中心


其余要做的事情,大家可能也已经心中有数了:了解宝宝的需求,读懂他发出的信号,然后及时准确地给予回应,口头语言、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爱抚动作等等都可以,总之就是让宝宝能够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并且坚信这份爱是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

当然啦,无条件的爱并不等于毫无原则的溺爱,如果宝宝出现了不正确的行为,我们仍然还要管教,但是同时也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批评的是你的行为,但我们并不讨厌你这个人,我们会永远爱你。



更多内容推荐



北京崔玉涛诊所
北京崔玉涛诊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冠捷大厦首层,开诊时间为每天9:00-17:00(预约热线010-87418800),为0-18岁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提供全科医疗健康服务及为成人提供皮肤科、口腔科、眼科专科医疗健康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