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大多数数据通信都是通过串行数据传输进行的。数据位通过某些通信信道(例如RS-232电缆或无线电路径)一次传输一个。图1代表了计算机或其他数字电路的数字位模式。此数据信号通常称为基带信号。数据在两个电压电平之间切换,例如二进制1为+3V,二进制0为+0.2V。也可以使用其他二进制电平。
在**非归零(NRZ)格式中,信号永远不会像归零(RZ)**格式的信号那样变为零。简单来说,NRZ格式就是将每个数据位直接映射到固定电压水平。例如,当数据位为1时,电压为+3V;而当数据位为0时,电压为+0.2V。在这种格式下,信号不会在传输过程中有中间零电平。
NRZ格式的优点是传输速度较高,因为它避免了中间电平的变换。然而,它也有缺点: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变化的信号可能会引起接收端的时钟同步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通过一些编码技术(如曼彻斯特编码)来改进时钟同步和抗噪声能力。
好的,以后我会避免使用格式,直接以文本形式提供公式。以下是修改后的内容:
比特率是指数据在通信信道中传输的速度,通常以每秒比特数(bps,bits per second)表示。比特率表示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数据速率 R 与比特时间 T_B(即传输一个比特所需的时间)成反比。计算公式为:
R = 1 / T_B
其中:
R 是数据速率(单位:bps,即比特每秒),
T_B 是比特时间(单位:秒,表示传输一个比特所需的时间)。
示例计算
如果比特时间 T_B 为 10 纳秒(ns),则数据速率 R 为:
R = 1 / (10 × 10^(-9)) = 100,000,000 比特/秒
即:
R = 100 百万比特每秒 = 100 Mbps(兆比特每秒)
总之,比特率通常也用来表示信道容量,即通信系统的带宽,它是衡量数据传输速度的重要参数。比特率越高,表示数据传输的速度越快。
什么是开销(Overhead)
比特率通常用于描述实际数据速率,但对于大多数串行传输,数据只是更复杂协议帧或数据包格式的一部分。这个协议帧或数据包包括表示源地址、目标地址、错误检测和纠正码以及其他控制信息的比特。数据在协议帧中被称为“有效载荷”(payload),而非数据的比特则称为“开销”(overhead)。
在许多情况下,开销可能会占用较大的比例——通常为 20% 到 50%,具体取决于传输的有效载荷比特数。
例如,一个以太网帧的最大大小可能是 1542 字节(或 1542 个八位字节),其中有效载荷部分可以从 42 字节到 1500 字节不等。当有效载荷为最大值时,开销就比较小,仅为 42/1542 = 0.027,约 2.7%。如果有效载荷较小,开销比例会更大。这个关系通常用有效载荷大小占最大帧大小的百分比来表示,通常称为协议效率(Protocol Efficiency):
协议效率 = 有效载荷 / 帧大小 = 1500 / 1542 = 0.9727 或 97.3%
通常,为了实现目标的净数据传输速率,实际线路速率会因为开销而相应增加。例如,在千兆以太网中,实际线路速率为 1.25 Gbit/s,以实现净有效载荷吞吐量 1 Gbit/s。在 10 Gbit/s 的以太网系统中,实际数据速率需要达到 10.3125 Gbit/s 才能实现真正的 10 Gbit/s 数据速率。净数据速率也称为吞吐量(throughput)或有效数据速率(payload rate)。
理解波特率(Baud Rate)
“波特”(baud)这个术语来源于法国工程师埃米尔·鲍多(Emile Baudot),他发明了 5 位电传打字机编码。波特率指的是每秒钟符号(信号)变化的次数。符号(symbol)是指在传输过程中,电压、频率或相位的变化之一。
对于非归零(NRZ)二进制编码,通常有两种符号,每个符号代表一个比特 0 或 1,这两种符号分别对应不同的电压电平。在这种情况下,波特率等同于比特率。然而,有时每个传输间隔内可能会有多个符号,这意味着每个符号代表多个比特。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传输需要使用调制技术。
当传输媒介无法直接处理基带数据时,调制技术就会应用于数据的传输。例如,无线通信中,基带的二进制信号不能直接传输,而是需要将数据调制到无线电载波上进行传输。某些电缆连接甚至利用调制技术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这种传输方式通常被称为“宽带传输”(broadband transmission)。
总之,波特率与比特率之间的区别在于,比特率是指每秒传输的比特数,而波特率是每秒符号变化的次数。在传统的二进制传输中,比特率和波特率通常相同,但在使用调制技术的情况下,波特率可以高于比特率。
使用多符号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使用多个符号,可以在每个符号中传输多个比特。例如,如果符号率为 4800 波特(baud),并且每个符号代表 2 个比特,那么整体的比特率就是 9600 比特/秒。通常,符号数目是 2 的某个幂次方。如果每个符号代表 N 个比特,则所需的符号数为 S = 2^N。因此,毛比特率(gross bit rate)可以表示为:
R = baud rate × log2(S) = baud rate × 3.32 × log10(S)
如果符号率为 4800 波特,每个符号代表 2 个比特,那么符号数为 2^2 = 4。此时的比特率为:
R = 4800 × 3.32 × log(4) = 4800 × 2 = 9600 比特/秒
如果每个符号仅代表一个比特,就像二进制 NRZ(非归零)那样,比特率和波特率就相同。
多级调制技术
许多不同的调制方案可以实现高比特率。例如,频移键控(FSK)通常使用两种不同的频率来表示二进制 0 和 1,因此比特率等于波特率。然而,如果每个符号代表 2 个比特,就需要使用 4 种不同的频率(4FSK)。在 4FSK 中,比特率是波特率的两倍。
另一个流行的调制方式是相位移键控(PSK)。在使用二进制 PSK 时,每个符号代表一个 0 或 1。二进制 0 对应 0°,而二进制 1 对应 180°。当每个符号代表一个比特时,比特率和波特率是相同的。然而,通过每个符号传输多个比特也很容易实现。例如,16QAM(16 阶正交振幅调制)或更高级的调制方案,通过多个不同的相位和振幅组合,可以在每个符号中传输更多比特,从而显著提高比特率。
结论
通过多符号和调制技术,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大大提高。例如,频移键控(FSK)、相位移键控(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技术,通过在每个符号中传输多个比特,能够实现比传统二进制传输更高的比特率。
多级调制中的四相位移键控(QPSK)和16QAM
四相位移键控(QPSK)
在四相位移键控(QPSK)中,每个符号代表 2 个比特。通过使用 2 个比特每波特(baud),比特率是波特率的两倍。例如,如果符号率为 2400 波特,每个符号代表 2 个比特,那么比特率就是 4800 比特/秒。QPSK 使用四个相位变化(通常是 0°、90°、180° 和 270°)来表示每个符号的 2 个比特。
更高阶的相位移键控(PSK)
随着每个符号中比特数量的增加,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相位变化来表示多个比特。例如:
8PSK:在 8PSK 中,每个符号代表 3 个比特,这需要 8 个不同的相位变化。由于每个符号包含 3 个比特,所以比特率是波特率的三倍。
16PSK:在 16PSK 中,每个符号代表 4 个比特,使用 16 个不同的相位变化。因此,比特率是波特率的四倍。
正交振幅调制(QAM)
QAM 是一种多级调制技术,结合了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QAM 使用多个幅度水平和相位变化来表示每个符号,以便每个符号传输更多的比特。例如:
16QAM:在 16QAM 中,每个符号代表 4 个比特。通过使用 16 个不同的幅度和相位组合,共有 16 种可能的符号,每个符号传输 4 个比特。这使得 16QAM 比传统的二进制 NRZ(非归零)传输速度高得多,因为每个符号的比特数增加了。
星座图(Constellation Diagram)
星座图通常用来展示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条件,以便为每个编码的比特提供一个视觉表示。例如,在 16QAM 中,星座图中有 16 个点,每个点代表一个特定的幅度和相位组合。图中的每个点表示一个符号,该符号由不同的幅度和相位组成,从而代表了 4 个比特的信息。
这种结合了幅度和相位的调制方式使得信号能够传输更多的比特,而不需要增加传输带宽,从而在有限带宽下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
总结
通过多级调制技术,如 QPSK、8PSK、16PSK 和 16QAM,可以在每个符号中传输更多的比特,从而提高比特率。这些调制技术在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幅度和相位组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为什么每波特传输多个比特?
通过每个波特传输多个比特,可以在较窄的信道中传输更高的数据速率。回顾一下,最大可能的数据速率是由传输信道的带宽决定的。
假设数据为最差情况(交替的 1 和 0),对于给定带宽 B,最大理论比特率 C 的关系为:
C = 2B
或者,给定最大比特率 C 时,需要的带宽为:
B = C/2
例如,要传输 1 Mbit/s 的信号,需要的带宽为:
B = 1/2 = 0.5 MHz 或 500 kHz
多级调制与每符号多个比特
当使用多级调制并在每个符号中传输多个比特时,最大理论数据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C = 2B log2N
其中 N 是每个符号间隔内的符号数量:
log2N = 3.32 log10N
要获得所需数据速率时,计算所需的带宽可以通过以下公式:
B = C/2 log2N
例如,要在 1 MHz 的数据速率下,使用每个符号传输两个比特并有四个不同的幅度级别时,需要的带宽为:
log2N = 3.32 log10(4) = 2
B = 1/2(2) = 1 / 4 = 0.25 MHz
这意味着,在 1 MHz 的数据速率下,若采用 2 比特每符号和 4 种不同级别的多级调制,带宽需求将降至 0.25 MHz。
固定带宽下传输所需符号数
如果我们在一个固定的带宽内获得所需的数据速率,计算所需符号数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log2N = C/2B
或者:
log10N = C/6.64B
例如,在 250 kHz 的信道中传输 1 Mbit/s 的数据所需的符号数可以计算如下:
log10N = C/6.64B = 1 / 6.64(0.25) = 0.602
因此:
N = log–1(0.602) = 4 个符号
这些计算假设信道是无噪声的。
噪声的影响:香农-哈特利定律
当考虑噪声时,我们需要使用著名的香农-哈特利定律:
C = B log2(S/N + 1)
其中,C 是信道容量(比特每秒),B 是带宽(赫兹),S/N 是信号与噪声的功率比。
用常用对数表达式表示为:
C = 3.32B log10(S/N + 1)
假设我们有一个带宽为 0.25 MHz 的信道,且信噪比为 30 dB(即 S/N = 1000),我们可以计算出最大数据速率:
C = 3.32(0.25) log10(1001) = 2.5 Mbits/s
使用多级调制
香农-哈特利定律没有明确要求必须采用多级调制才能达到理论结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之前的步骤来计算所需的符号数。
log10N = C/6.64B = 2.5 / 6.64(0.25) = 1.5
因此,所需的符号数为:
N = log–1(1.5) = 32 个符号
使用 32 个符号意味着每个符号包含 5 个比特(2^5 = 32)。
总结
通过每个符号传输多个比特,可以在固定的带宽下提高数据速率。通过使用多级调制(如 QPSK、16QAM 等),可以在较窄的带宽中传输更多的比特,进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香农-哈特利定律表明,在一定的信噪比和带宽下,数据传输速率的提升可以通过增加每个符号代表的比特数来实现。
Baud Rate 示例
高速数据连接在许多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如 QPSK、16QAM、64QAM 等先进的调制方案。这些调制方法能够在有限的带宽条件下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
Wi-Fi、WiMAX 和 LTE(4G 移动网络)
Wi-Fi 无线技术利用 QPSK、16QAM 和 64QAM 等调制方式,结合 正交频分复用(OFDM) 技术。这种方式同样也应用于 WiMAX 和 4G LTE 移动网络中,能够在拥挤的频谱环境下高效地传输大量数据,为高速互联网接入提供支持。
有线电视和高速互联网
有线电视网络和高速互联网接入利用 16QAM 和 64QAM 来传输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同时提供互联网服务。采用较高阶的 QAM(如 64QAM)能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允许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传输更多数据。
公共安全无线电(LMR)系统
公共安全的陆地移动无线电(LMR)系统近期采用了 4FSK 调制标准。这种“窄带化”努力旨在将每个频道所需的带宽从 25 kHz 降低到 12.5 kHz,最终目标是达到 6.25 kHz,从而在不增加频谱分配的情况下,为更多的无线电设备提供更多频道。
美国高清电视(8VSB)
美国的高清电视采用了一种叫做 8VSB(八级带状副载波)调制方法。该方法使用三个位每符号(即 3 bits per symbol)来表示八个不同的振幅级别,从而在 6 MHz 宽的电视频道内传输 10,800 个符号每秒(symbols/s)。这种方式在有效带宽内实现了 32.4 Mbit/s 的总比特率,能够高效传输高清视频和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