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故事 |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
文摘
2025-01-17 11:41
山西
最近到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左权县麻田镇调研,突然发现了时任北方局代书记彭德怀同志给《小二黑结婚》一书的题词手迹:“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一个“调查研究”,一个“通俗故事”,实际上已把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真谛揭示了出来。彭大将军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因为他热爱农民、关心农民,是一切从群众的喜好出发的,为了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所以他能对文化、文艺和粮食、钢铁生产做出自己的判断。无独有偶,最近看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对原山西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霍泛的一篇访谈实录,回忆1952年他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组组长时,毛主席让召开座谈会,讨论《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听取大家对发展互助合作(主要是合作社)的不同意见,特别交代座谈会要吸收赵树理参加。毛主席认为他最懂农民的意见,看他对组织互助合作怎么看。主席是政治家、思想家,也是文艺理论家,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赵树理就是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深入火热的斗争中,坚持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杰出代表。在整个土改、互助组和合作化过程中,赵树理作为党员和人民作家,都积极地参加到了其中。在合作化运动中,他深入太行老区的平顺县川底村下乡,写出了著名的反映农业合作社运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里湾》。《三里湾》一经问世,就像他的《小二黑结婚》一样,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拍成了电影《花好月圆》。《三里湾》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除了赵树理本人通俗化乡土味的文字、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和其深厚的人物刻画功底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写的是全社会都在关心的农业合作社,这是社会主义的新事物,怎么干?效果好不好?像《小二黑结婚》一样,《三里湾》除了反映了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追求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外,还把合作社与互助组进行对比,优势在哪里?人们入社的积极性高不高?从整地开渠、造出良田、灌溉土地等方方面面做了生动的描写。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合作社最突出的成绩是农田基本建设,最突出的表现或许就是妇女解放,让守着锅台灶头的广大妇女进入集体劳动之中,且与男人同工同酬。无论是赵树理的《三里湾》,还是马烽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西戎的《赖大嫂》、李准的《李双双小传》等以农村为题材的作品,这一主题都得到了强烈的表现。以年轻人为主体,以妇女解放为主线,以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要场景,表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农民对社会主义大机械、大水利、现代化生产的憧憬……赵树理是农村长大的。他对党领导制定的《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和推进的农业互助组、农业合作社由衷地拥护,并亲身参加了人民解放和组织起来的伟大历程。因此,能写出《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这样反映农民翻身解放的伟大作品。同时,他又是一个对农村、对农民特别了解熟悉的人民作家,因此也就能反映出农村大变革中的鲜活经验,由于他对党和人民的信仰和真诚,又敢于指出存在的问题。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除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外,还被改编成了电影、舞台剧、评剧、歌剧,出版单行本甚多,影响甚广。《三里湾》1958年改编为电影《花好月圆》,2019年曾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等10家单位评出的“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人民喜欢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一个时代刻下烙印,流传半个世纪的作品,当然是好作品!谁不喜欢赵树理,一位与人民心心相印、反映现实生活的山药蛋派领军作家。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