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文摘   2024-12-21 05:15   山东  
点击上方蓝色「书香人生」可快速关注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作者:二月河

我们家是一个漂泊遇安的家,从小我不记得有冬至这个节日。父母亲走到哪里忙到哪里,他们官不大,但各人都管着一个单位,一摊子事,除非假日,或者连节带假日一起过,我们才发现那天原来还是个什么节呢。

你打开日历,每年的冬至都是公历12月22日,这天没有公假,一般来说,也不是公休日。冬至,冬至怎么了?我是过了而立之年解甲返乡,才听朋友家人说谚——“冬至不吃饺子儿,冻掉耳根儿。”后来整理清史资料,需要了解民俗,一查,吃了一惊:这原来是一个大节,有多大?

“冬至大如年!”

我在我的落霞系列中引了这么一首联咏诗:

皇帝:大雪纷纷落地。
大臣:这是皇家瑞气!
财主:下他三年何妨?
穷人:放他妈的狗屁!

翻开我们的史书,爱雪、吟雪的诗人和要人太多了。但是,首先一条,你的肚子不能是饥肠辘辘的;其次,你衣服要穿厚一点,最好有一个亮堂或雅一点的草亭,生一炉旺腾腾的火,然后围炉而坐,或者披上大氅踏雪寻梅,再说 “大雪纷纷落地……下他三年又何妨”——对雪发出咏叹调,那百分之百是要“有条件”才会有感动。

可惜的是,我们中国人历来穷人太多。就我所知康熙时期,全国正式官员不足两万,加上有条件说“何妨”的财主,撑足了去不会超过10%。那剩余的90%,对冬天的降临是怀着敬畏的双重心理的。

说“敬”,那是因为这是上天的意志,无可回避也无力抗拒;说 “畏”,则因为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要一天一天数,数九九八十一天的严寒。冬至,实在是有这两种含义:于阔人是等着 “瑞气”降临的期待日;于穷人,是进入严寒的“战备日” ——他们从10月已经开始“备冬”了。

这个意味不曾有人说过,是二月河在这里瞎想,一旦约定俗成,无论贫富穷通,都不会像我这样胡思乱想,都是一门心思:把冬至过好,图个吉利。

冬至的前一天,各户人家便已行动起来了,亲朋好友互赠食物,当时的情景真是“提筐担盒,充斥道路”——这有名堂,叫“冬至盘节”。大街小巷各个店铺,都会摆出冬至的特有供品售卖:“冬至荐酥糖”,有馅儿的大个儿的叫“粉团”,没馅儿个头儿小的叫“粉圆”,这是祖宗牌位前的必供之品。

冬至前一个晚上,一家人要团圆,和除夕一样,这一夜讲究合家团圆,一个外人也不能在场的,连回娘家的女儿也是“外人”——对不起,你还是回婆家过冬至吧!然后炒菜烫酒,祭祖宗,拜喜神,全家大快朵颐——所有的仪式如同过年一样,半点儿不越雷池,也丝毫不敢马虎。颜度有诗说:“至节家家讲物仪,迎来送去费心机。脚钱尽处深闲事,厚物多时却再归。”——家家都送来送去,食品点心轮回转,又送回了自家来——此事原来古已有之!就人们的过节心理而言,冬至这一夜,是人们最兴奋最快乐的时刻。过了这一夜,第二天清晨,人们换上新衣服,“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互相“拜冬”,节日的气氛仍在,而过节的精气神儿其实已经暗暗泄了——这一条和我们过春节也是一样的。

书香人生
淡淡书香,片片情,每一天一点香墨共享人生的喜怒哀愁,分享优秀的小说片段、书摘及诗词,感受文字的魅力,带你畅游人生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