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标哲蕊,庵静悟禅机。
·千年古刹
1
梅庵历史文化概况
梅庵所在地——肇庆的历史与文化
图一:肇庆局部图
////
肇庆(图一),古称端州,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这里山清水秀,有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的鼎湖山、“岭南第一奇观”的七星岩,“天下第一奇石”的大斑石等秀丽景点,是广府宜居的山水城市。俯瞰肇庆,自北向南形成山脉-湖泊-河流一体的互补风景组合,由此享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称。
肇庆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初置于西汉。因选址得当,由汉代到清代,肇庆多次成为岭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肇庆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粤语的发源地,亦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中西方文化最早的交汇地。肇庆此名是北宋时期宋徽宗亲自命名的,“肇”作始解,“庆”为吉庆,意为宋徽宗被封端王开始,招来继承帝位而统治天下之吉庆。肇庆的历史文化悠久,至今仍保存着许多有历史痕迹的建筑,如宋城墙、高要学宫、崇禧塔、元魁塔、梅庵等。肇庆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器艺文化丰富,宗教文化也很多样,曾流行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正是受到肇庆古老且多元的文化影响,作为佛教文化代表的梅庵,亦有它独特的历史与构造。
2
梅庵的装饰艺术分析
壹 · 布局
梅庵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四周筑有围墙保护,坐西北,向东南。门前有一棵茂盛的菩提树,大门上挂着“梅寒标哲蕊,庵静悟禅机”(图四)一副对联,禅意盎然。从分布上看,西侧近代改为陈列馆,中路是三进式院落,东侧经修整已不是三进式院落,而是陈列室和淳朴堂。梅庵的主体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六祖殿、前后天井、前后两廊组成。附属建筑有庵前平台、六祖井、两侧的众缘堂、荃香室、常光亭、六云亭、碑廊和梅园等。其中六祖井是肇庆城区最古老的水井,始于唐代,传说是六祖当年为便于灌溉梅树,用他的锡杖挖出此井,因而后人称之为六祖井。梅庵整个布局错落有致,每到一处都让游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或是庄重、或是古朴、或是清新、或是生机,亦或是禅意,随着空间的变换,心情也变化着。(图五)
图四:对联
图五:梅庵内部环境
贰 · 结构特色
斗在铺作中是将横纵方向的横栱、下昂和华栱结合在一起的节点,栱则是驾于斗上的弓形木块。梅庵的斗栱分布与《营造法式》的标准相吻合,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各用一朵。斗栱的做法却与《法式》中稍有不同,有三下昂,三下昂两头各分布着华栱,第三昂上方还有耍头、衬方头。斗栱中,斗刻皿板,拱头无瓣。梅庵最能体现古老的地方,是斗栱中名为“栓”的构件。大雄宝殿铺作穿有栱栓(图六),栱栓位于柱头缝上的扶壁栱或柱头枋两侧,左右各一条,贯穿横向斗栱,在《法式》中并没有这样的记录。大殿中的斗栱结构为偷心造,昂与昂之间有昂栓。除了栱栓和昂栓,梅庵的斗拱还存有齐心栓的构件,贯穿整朵斗拱的中心,起固定作用。这样的斗拱构造联结性和整体性都更强,在炎热多雨的南方发挥出极好的遮阴挡雨作用。正是因为这些栓的存在,使得梅庵成为宋代建筑铺作上用栓的孤例。(图七)
图六:栱栓
栱栓结构
图七:梅庵的栓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屋面上的瓦分为板瓦(图八)和筒瓦(图九)两种,板瓦较平且带有弧度,筒瓦造型上接近半圆形。在屋顶的铺设中,凹下的部分是板瓦,隆起的部分是筒瓦。这样的设计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凹凸的节奏感;功能上有助于雨天排水,雨水可以从瓦垄低洼处流下来,以防屋顶积水。接近檐口的部分有瓦当(图十)和滴水(图十一)两个结构,瓦当是屋顶上最后一块简瓦的筒瓦头,形状为圆形,瓦面上装饰着图案。滴水能使屋顶上的雨水沿着滴水尖流下,不会冲刷到屋檐下的木结构,保护木建筑。
图九:筒瓦
图八:板瓦
图十:瓦当
图十一:滴水
梅庵的屋面装饰别有一番特色,板瓦和筒瓦都是灰色的,而瓦当和滴水都是青色琉璃瓦。六祖井前的滴水上装饰着莲花纹的图案,瓦当则是宝相纹。大雄宝殿瓦当和滴水的花纹与其不同,似灵芝纹、缠枝纹,有岭南的特色,应是清代重新修整时的构件。
图十二:柱头卷杀
梭柱指上下两端或上端有卷杀,如梭形的柱子。而卷杀是指建筑中将构件或部位的端部做成缓和的曲线或折线形式,使得构件的外观显得丰满柔和的艺术处理作法。在北方中原地区唐宋建筑通常只作柱头卷杀(图十二),没有柱底卷杀,上下均卷杀的梭柱在南方地区普遍出现。梭柱被认为是先唐时期常用的形式,因为其工艺复杂,唐以后渐渐消失,但岭南地区仍然沿用。
图十三:梭柱两头卷杀/素覆盆式柱础
而梅庵大殿的柱子两头卷杀十分明显(图十三),应为较早期梭柱遗留形式,因此梅庵的梭柱应为先唐古制的遗存。梅庵大殿的柱子有素覆盆式柱础(图十三),表面不加装饰,柱础呈盆状隆起,像是倒扣的盆子。柱础能够承受屋柱的压力,具有防潮的功能,保护柱子不易受潮溃烂,并具有装饰的功能。
灰塑(图十四),是岭南地区特有的传统装饰工艺,最早出现在唐代,多用于祠堂、寺观和豪门大宅。灰塑的材料由石灰、稻草、糯米粉、桐油、盐、糖浆等组成,塑造出里面细软、外面坚硬能“呼吸”的构造。灰塑同时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的特点,能在户外经历风吹雨淋几百年而屹立不倒,与岭南地区的湿热气候相适应。还能解决岭南地区古建筑的防热、防雨、防潮、防风、防虫等问题,体现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图十四:灰塑
图十五:灰塑龙船脊
梅庵大雄宝殿的正脊便是灰塑龙船脊(图十五)。龙船脊是灰塑的一种,外形像船,受到广府地区河网密布“船楫为生”传统的影响,船舟成了崇拜对象并作为屋脊装饰。山墙的正脊为博古脊,两端翘起,两角末端呈卷曲圆圈状,饰有夔纹,具有吉祥之意。
图十六:香炉雕塑 图十七:鳌鱼
梅庵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如大雄宝殿屋脊上的香炉雕塑,莲花底座上顶着一颗火珠,火珠外还加有一圈光环(图十六);山门的正脊左右各有两条鳌鱼,头向下,尾朝天,生动活泼。鳌鱼的形状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有吉祥之意(图十七)。其山门和六祖殿脊饰有浮雕古梅,含有纪念六祖插梅之意。
叁 · 歇山式与硬山式
歇山式(图十八)是屋顶样式中的一种,由于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似乎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所以又称九脊顶。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如故宫。
图二十:碑文
图十八:歇山式屋顶
图十九: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图十九)屋顶外观呈人字形,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平于或略高于屋顶。屋顶双坡交界处多砖砌瓦垒,山墙两际或砌以方砖博风板,近屋角处迭砌墀头花饰。
如今看到的梅庵屋顶为硬山式屋顶,但据史料记载,梅庵之前很有可能是歇山式的构造。碑文写道:“适于是日秋晴,试马郊北,远望梅庵之后殿,见其甍檐轮奂,如矢斯棘,如翠斯飞也。入其庵,廊宇轩广,碑砌易置也。登其殿,不日成而倍加巍焕于昔时……”文中的“如矢斯棘,如翠斯飞也”指齐整如利箭棱角齐,飞檐好比鸟儿展翅。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檐部形式,一般指屋角向上翘起,像展翅而飞的状态,但硬山顶式屋顶则无这般状态,因此能推断梅庵的建筑曾不是硬山式屋顶,而是歇山式。
《梅庵佛像装金碑记》中,详细记载了修整时所收到的捐赠物资,并记录了这些物资的用途,其中有一项“一付加铺大殿两旁瓦面”(图二十),意思是更换歇山屋盖东西两侧屋面崩坏的瓦片,由此可知,梅庵大殿原为歇山式屋顶,而非现在的硬山顶。
3
结语
图二十一:梅庵全貌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东西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许多事物随着翻滚前行的浪潮沉入海底,消失在航行的海面。
但历史与文化是需要流传与继承的,没有历史与文化的国家是松散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根本、自信的来源。
如果一座座古建被拆除毁坏,一卷卷诗书被焚烧,人们无法追溯他们的历史文化,便如同机器一般机械运转。(图二十一)
· 参考文献 ·
[1] 袁艺峰 肇庆梅庵大殿大木作研究(硕士论文) 2013年6月
[2] 叶宁玲 肇庆梅庵古建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调查 文物鉴赏与鉴定 2022年05期
[3] 吴庆洲 岭南最早的木构建筑——肇庆梅庵大雄宝殿 广东建筑装饰 1996年06期
[4] 司徒尚纪 李宁利 肇庆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旅游开发 岭南文史 1998年02期
END
【本文作者/图文编辑】赵彩而
【指导教师】李睿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
让传统在今天获得新生
将件件作品都用心所至
与您共创中华文化之美
合作及交流:bszmbj@163.com
注: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本生至美"所有,盗版必究。
欢迎分享文章,转载请注明"本生至美"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