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这个雪季,"雪如意"再次吸引世界目光,国际国内顶尖赛事相继开赛。在这条世界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上,运动员们助滑、起跳、飞跃,空中飞行可达上百米。怎样保障他们的安全?每个深夜,"雪如意"的压雪车司机,准时上线。
晚上十一点,喧嚣了一天的"雪如意",逐渐沉寂下来。
寒风凛冽,气温逼近零下20摄氏度,宁静清冷中,压雪车司机王兵的工作刚刚开始。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因为它压得早,它冻得瓷实(太硬了),太硬它那个弹性也不好。你要是压不好的话,他跳不好,对运动员的伤害也大。
王兵说,压雪关键有三步:首先要将硬雪块打松;接着把下层干净的雪翻上来,打造出优质的粉雪,为运动员落地提供良好弹性;最后将雪压成"面条雪",这样既能为运动员提供清晰视野,又能减缓雪面冻硬的速度。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把它那个打松以后,打碎以后,用这个皮子(压雪板),其实它上面就带着个面条这个纹理,通过它一拉就出来这个面条(雪),这面条(雪)你看拿起来以后,你看全是粉末状的雪,特别绵,(像白砂糖一样)。
压雪车车长9米,王兵笑称,他这个有着近30年驾龄的老司机,在这几年开上了这辆400万的"豪车"。
按照比赛要求,雪道厚度要控制在45公分左右,为确保每一寸雪地都达到同等厚度,王兵要反反复复地对雪道进行修整。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比如说有高的地了,低的地了,该铲铲一铲,该垫垫一垫。
"铲"和"垫",听起来简单,实则需要同时操控数十个按钮,而且雪铲遮挡了视野,这种情况下,就得靠熟能生巧的直觉。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记者:完全看不见)完全看不见,就是人车合一,你浑身上下都是它这个车的传感器,开始你不知道这个铲下多少,能推多少,通过拿咱们这个常规的雪道上去练习,反复地练习,就干了这么十来年了。
"雪如意"标准台赛道落差114.7米,王兵驾驶着他的"豪车",载着记者缓缓向这个"大坡"攀爬。压雪车能在这样的陡坡行进,依靠的是牵引绳提供的牵引力,以及履带强大的攀爬能力。然而,着陆坡陡峭的坡度,无疑为压雪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时刻考验着压雪车司机的技术和胆量。稍有差池,车辆就可能失控。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咱们的坡道都在36度左右,它底下都是铺的咱们那个人工草皮,还有就是大拇指粗的那个尼龙绳编出来的(网),因为它这个雪全靠着底下那个网面绳把它绷起来,你要是推不好了,会大面积脱落。方方面面,你得多加小心吧,你不加小心是不行。
起初,王兵只是普通雪道的压雪车司机,一次偶然的经历,他接触到了跳台滑雪赛事的压雪工作,为了胜任这份工作,他经历了三个雪季近400天的"特训",每天都要练习5到8小时。不光自己练,他还录下国外团队的工作视频,对一道道工序反反复复地琢磨,凭借这份专注,王兵终于登上了"雪如意"的雪道。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感觉人家老外能推,我心里就埋下这么一个想法,我也能干。
经过三个小时,王兵的工作进入到收尾阶段。他边走边看,强迫症般地检查着雪道的每一处细节。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压雪车司机 王兵:
每天我是"雪如意"里走的最晚的一个,为了这个运动员有一个好的这个雪道给他,能跳出好成绩。挺自豪的,感觉你看我压出的雪,我做出的台子,你看各个国家的这个运动员过来比赛,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凌晨2点半,王兵的工作结束了,偌大的"雪如意" 内只剩下他和记者。此前在灯光照耀下的跳台、助滑道等区域也都没入了夜色,静静等待着又一场精彩比赛的到来。
编辑:郭家成
编审:贾丽莉
监审:肖 刚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雪国崇礼
抖音搜索“雪国崇礼”点关注 发现不一样的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