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有两个铁哥们,严修和杨度。
当年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撵回了家,只有严修和杨度不畏危险到车站送行。袁世凯说,兄弟们这么对我,我很感动,为了安全起见,你们还是回去吧。
杨度说,兄弟们说个话,有危险又能咋地?!
杨度有气节。
杨度
杨度秀才出身,师从王闿运,参加过公车上书,入读日本法政大学,当过宪政编查馆提调,满清四品官。
他第一次见了袁世凯,就觉得这个人很不寻常。
那时袁世凯正在推立宪,也觉得他有才也好用。
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彻底垮台,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心思灵动的杨度就一直跟着,当袁世凯幕僚。同时请他的老师王闿运出山,任国史馆馆长。
袁世凯喜欢聊西方的英雄人物,借此来提高自己的身价。
有一次袁世凯对杨度说:“威廉大彼得和华盛顿虽然也不错,但只能搁那当灵牌供着。只有拿破仑,跟我很像。依你看,我小站练兵与拿翁之募集十字军是不是很像?”杨度拍马屁道:“您就是东方的拿破仑!”老袁点点头:“唯有你了解我啊。”
杨度旧照
1915年,因为国会争吵不休,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成了年度热门话题。
最热衷于这个话题的,就数杨度,毕竟他一直醉心帝王学。
杨度写了一篇《君宪救国论》,洋洋洒洒数千字。文中说,“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
杨度信奉的是强人政治、威权政治。
袁大总统见此奇文,十分兴奋,当即挥毫泼墨,写下“旷代逸才”四个大字赠予杨度。
也不知道袁世凯是欣赏杨度的才华,还是看到了做皇帝的机会?
袁世凯复辟
1915年8月,袁世凯帝制之前,他的大儿子袁克定最给力,专门印了一份假的《顺天时报》给老袁洗脑。
而杨度联合刘师培、严复等五人,成立“筹安会”,拼命鼓吹帝制。
各种帝制请愿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梁士诒最为积极,组织了史上最具有震撼力的妓女请愿团,让人目瞪口呆。
杨度也不甘落后,整了个乞丐请愿团,曝光率也很高。
梁士诒知道后,写信去嘲笑杨度:“以子旷代逸才,自有此异想天开,出人意表。但终未脱‘请愿’二字之窠臼,则仍可傍吾门户也。”
袁世凯内心就有想做皇帝念头,这各方的烘托之下,头脑一热,就成了洪宪皇帝。
主要还是对皇帝威信的迷恋。
1916年6月,当了83天的皇帝后,袁世凯就气死了,死前大呼:“杨度误我!”
黎元洪继任总统后,发布惩办通缉“帝制祸首令”,杨度成了头号通缉犯。
他确实是帝制的推手,谤满天下。
杨度(中)晚年时
杨度于是到天津、青岛租界闭门学佛,以“虎禅师”为名写了不少论佛的杂文和偈语。
杨度自认是个纵横家,他的社会阅历极其丰富,朋友圈足够强大,他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
至于孙中山,更是熟得不再熟。
一直在各派中穿越。
多年前,在日本横滨,永乐园。一场大辩论如火如荼。争论的是当时最时髦话题: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还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认为,清朝不可能改革,必须通过革命推翻清朝,中国才有新生。
杨度认为,革命的破坏力太强,不适合积贫积弱的中国,实行君主立宪,以稳健的手段徐徐图之,才是正道。
谁都不能说服谁。
最终约定:若君宪成功,则孙中山助杨度;若共和成功,则杨度助孙中山。
多年后,陈炯明叛变,广东分裂。之前视为大敌的北方军阀反而成了旁观的渔翁。吴佩孚亲自到衡阳督师,要率军入粤帮助陈炯明。
广东革命政府局势危如累卵。
孙文给杨度写信。这个时候,杨度上场了。
他全力以赴,到处奔走。
过了几天,他约见广东使者,一见面就说:“事情成了,我终于能践与孙先生在永乐园之约了。”果然,没几天北洋军突然班师,吴佩孚回到洛阳。孙中山可以专心处理广东内乱,不必再担心北方乘虚而入。
孙中山与同盟会合影
至于杨度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据野史记载,他利用了直系军阀之间的矛盾。
吴佩孚是最跋扈的,早就和直系大将王承斌、熊秉琦等有积怨。再经杨度联络薛大可、夏诒午私下这么一说,王、熊居然联合反对出兵广东,理由是“陈炯明是叛将,以下反上,出兵助之,师出无名,将来人人仿效陈炯明,那还了得”?
此言击中曹锟的软肋,拒绝出兵援助陈炯明。
然后在孙中山的介绍下,1922年杨度加入了国民党,为此,孙中山特电告全党,称杨度“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
在上海时,杨度认识了李大钊,聊得特投缘竟成了好友。
1927年,军阀张作霖抓捕李大钊,杨度卖掉了北京的四合院,用来疏通关系,设法营救,可惜最后仍然功败垂成。
此后杨度心灰意冷,到杜月笙门下当清客,卖字画为生。
成了沪上名士。
杜月笙对杨度相当尊重,不断给钱给物。
杨度亲笔
在这段时间,杨度秘密地为中共提供过不少重要情报,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1929年由潘汉年介绍,周恩来批准,在那个白色恐怖时期,他成为了一名秘密的共产党员。
鉴于身份特殊,他由周恩来单线联系。
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转变。
1931年9月,杨度在上海租界因病去世。
杨度最擅长的本领是帝王学,他的一生几经波折,最终还是猜准了谁会取得天下,站到了历史正确的一边,总算不负平生所学。
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
欢迎添加好友回复“进群”
进入水煮历史读书群
一起打捞麻辣鲜活的历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