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也有退休金,换算成人民币却少得可怜?

时事   2024-11-24 12:20   广东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退休金”,是否只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古代官员告老还乡后,真的就无所依靠了吗?其实,早在千年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完善的官员退休制度。
在清朝,官员的退休金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每年50两白银,听起来似乎很不错。那么,这笔钱换算到今天的人民币,究竟值多少钱呢?
如果你是一个当年退休的官员,手握这笔钱,是否能过上舒适的生活?还是说,生活依旧拮据?


古代退休制度的起源
“退休”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早在周朝时期,《礼记》中就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记载,意思是大夫官员到了70岁就该退休了。
这个规定看似人性化,但实际上却有些尴尬。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平均寿命不高的年代,能活到70岁的人本就寥寥无几,更别说还能继续工作的官员了。


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了汉朝。汉朝的官员们同样要等到70岁才能退休,而且只有那些俸禄在每年两千石以上的高官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
他们每年可以领取之前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对于那些俸禄不足两千石的小官们,朝廷会给他们一笔一次性的"安家费",算是退休补偿。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和宋朝在退休制度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唐朝仍然保持70岁退休的传统,但退休金的发放方式变成了按官职大小来定,不再是之前俸禄的固定比例。
到了宋朝,退休制度更加优厚了。70岁退休的规定依旧不变,但退休后能领到与在职时完全相同的俸禄,这在当时可是相当慷慨的待遇。
这种变化反映了统治者意识到了稳定官僚队伍的重要性,通过优厚的退休待遇来鼓励官员尽心尽力为国效力。

明清时期的退休改革
明朝初期,退休年龄还是沿用了70岁的老规矩。但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十三年,一场退休制度的革命悄然发生了。
朱元璋下令,文武官员只要年满60岁就可以申请退休了。这一决定开创了中国官场60岁退休的先河,让不少老臣欣喜若狂。


这项改革体现了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既照顾了老臣的身体状况,又为年轻官员的晋升创造了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退休年龄又被调回了70岁。这一来一去,60岁退休的美好时光瞬间划过,仅仅持续了40多年就成为了历史。


这种反复的政策变化,反映了不同统治者对官僚体系管理理念的差异,也折射出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权力斗争。
清朝建立后,退休制度又有了新的变化。清朝的统治者们似乎更加体贴下属,他们根据官员的职责不同,制定了不同的退休年龄。


文官仍然是70岁退休,但武官们就幸运多了,只要到了60岁就可以卸甲归田了。这个规定可不是歧视武将,而是考虑到他们的工作性质。
毕竟,年过花甲的将军上阵杀敌,难免力不从心。这种因职而异的退休制度,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务实态度,也为现代退休制度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清朝官员的退休金
清朝的退休金制度可以说是相当有特色。不管你是封疆大吏还是芝麻小官,退休后每年都能领到50两白银的养老金。
这个数目乍一看可能不多,但在当时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这种统一标准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官场的贫富悬殊,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平等理念。
那么,50两白银到底值多少钱呢?如果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大约是22,440元人民币。


虽然现在看来这点钱可能不够塞牙缝,但在物价低廉的清朝,这笔钱足以让一个退休官员和他的家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种退休金制度,不仅保障了退休官员的基本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在职官员的贪腐动机。
除了固定的退休金,清朝的皇帝们还会给一些立过大功的老臣加官进爵,虽然这些头衔没有实权,但也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比如,乾隆皇帝就曾经给退休的大学士陈元龙加了个太傅的头衔,还亲自去给退休后去世的功臣刘统勋上香,并追赠他国师的虚衔。
这不仅是对老臣的褒奖,也是为了给其他官员树立榜样,激励他们为国尽忠。

60岁退休,真的早吗?
现在的人们常常抱怨退休年龄太晚,但如果和古人比起来,我们简直是幸福得不得了。在古代,能活到60岁已经算是高寿了,更别说还能继续工作。
清朝的武官们60岁就能退休,在当时可是令人羡慕的待遇。这种制度设计,不仅考虑到了武官工作的特殊性,也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刻认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急着退休。有些能力出众的老臣,即使到了退休年龄,皇帝也会挽留他们继续为朝廷效力。


比如,在宣统元年(1909年),就有规定说那些70岁以上但还很有干劲的教职官员,可以多干5年再退休。
当时就有一位叫鹿传霖的大臣,74岁高龄还在朝中担任要职,被封为"体仁阁大学士"。这种灵活的退休政策,既保证了人才的充分利用,又避免了人才的过早流失,可谓一举两得。

从银两到人民币
50两白银,在现在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在清朝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我们把它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为22,440元人民币
这个数字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标准。这种跨时代的比较,不仅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货币价值的变化,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上的经济状况。


有人可能会说,一年才两万多,这点钱能干什么?但别忘了,清朝的物价可比现在低多了。据记载,在康熙到乾隆年间,一两银子能买66斤上等大米。
如果按照现在大米6.8元一斤来算,一两银子就相当于现在的448元。这么一算,50两银子的购买力就相当可观了。
退休后的生活,古今大不同。现代社会的退休制度更加完善,但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压力等新的挑战。


而在古代,能享受到退休金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普通百姓还是要靠子女赡养或者自己积蓄来养老。(来源:蜀山史道)
——  以下内容为商城广告  ——
    关注微信公众号“水煮商城”查询订单、物流

水煮历史
水煮百年(www.shz100.com):打捞麻辣鲜活的历史细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