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中日关系再次成为舆论焦点。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主动向中方领导人提出会面请求。终于,中方答应了这次会晤,但在会面中,中方明确指出了两条“红线”,不容日本触碰。
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再度成为中日之间的敏感话题。这些年,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暧昧态度,以及在台湾问题上的频频试探,早已让中方感到不满。此次中方划出的两条“红线”,可以说是对石破茂政府的明确警告。石破茂为何选择在此时主动求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动机?中方的态度又会对中日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们得聊聊石破茂这个人。作为日本政坛的“老江湖”,他能在短时间内再次当选首相,背后自然有他的操作手段。
众所周知,日本政坛更迭频繁,首相换得比走马灯还快。刚从第102任首相的位置上辞职,石破茂就迅速卷土重来,成为第103任首相。这种“王者归来”的戏码,虽然看似戏剧化,但其实背后是日本国内复杂的政治博弈。
石破茂这次上台,面临的局面并不轻松,国内经济疲软,国际上又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尤其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石破茂的外交压力陡增。
在这种情况下,石破茂选择主动向中方领导人求见,可以说是一次精心设计的外交行动。毕竟,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维护好和中国的关系,对日本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而此次石破茂的求见,主要是借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机会,希望通过与中方领导人的会面,推动中日之间的“战略互惠关系”。
尤其是最近因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放,让日本在国际上饱受争议,石破茂希望借机向中国解释,并寻求中方的谅解。
中方并没有因为日本的主动示好而放松警惕。相反,中方领导人在会面中,明确提出了两条“红线”: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这两条红线,实际上早已经是中日关系中的敏感点。先说历史问题,自二战以来,日本对待侵华战争的态度一直存在争议。
虽然日本在战后签署了《波茨坦公告》,承认侵略行为并进行了一定的道歉,但多年来,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势力不断试图篡改历史,淡化侵略战争的罪责。日本的教科书中对侵华战争的描述,往往用“进入”这种模棱两可的词汇,试图掩盖战争的残酷性。
再靖国神社问题,每当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时,都会引发中韩等国的强烈抗议,因为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中的甲级战犯。这些战犯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参拜靖国神社无疑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也是对中国人民民族感情的严重伤害。
再来说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对中国来说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容任何国家干涉的内政问题。但是,日本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频频“踩线”。前首相安倍晋三曾公开表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种言论被中方视为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挑衅。
现任首相石破茂在此前也曾带领自民党议员窜访台湾,并对台湾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日本这种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的行为,无疑让中方感到非常不满。中方领导人在此次会面中,再次强调了台湾问题的红线,明确警告日本政府不要在这个问题上乱来。
从历史问题到台湾问题,中方划下的这两条红线,实际上是在为中日关系设定底线。中方希望通过这种明确的态度,迫使日本在这些敏感问题上谨言慎行。而对于石破茂这次会面无疑是一次“摸底”。
他想看看中国在当前国际局势下的态度,也想为日本在中美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毕竟,美国近年来对中国的围堵让日本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理与中国的关系。石破茂希望通过这次会面,为日本在中美博弈中找到一个更有利的外交位置。
不过,石破茂政府能否真正尊重中方的红线,还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日本国内的政治环境复杂,右翼势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石破茂虽然暂时上台,但未来的政局变化依然难以预测。美国作为日本的主要盟友,也在不断对日本施加压力,要求其在对华问题上保持强硬态度。石破茂政府能否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保持克制,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这次中日领导人的会面,虽然表面上是一次外交礼节,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中方划出的两条红线,不仅是对石破茂政府的警告,也是对未来中日关系走向的一次重大提示。
中方希望通过这次会面,向日本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绝对不能触碰中国的底线。
结语
回顾这次中日领导人的会面,可以看出,中方的态度十分明确,不容日本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搞小动作。而对于石破茂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激怒中方,又不得罪美国,恐怕是一道难题。未来的中日关系,依然充满了变数。
石破茂是否会尊重中方的两条红线,恐怕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中方已经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会妥协。如果石破茂政府继续在这些问题上挑衅,那么中日关系的未来恐怕将更加复杂和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