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年轻!

时事   2024-11-08 09:46   广东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是属于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节日。


“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
新闻人用光荣与梦想、温度和情怀,
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乡村振兴一线到产业发展前沿,
从防汛救灾“战场”到科技攻关现场,
“我们”是那一个个永远在路上的拼搏身影。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使命如炬,理想如光。一代又一代新闻人踏着时代的鼓点,以梦为马、逐梦追光,于历史的激流洪波中托举新闻力量,在发展的壮阔征程上镌刻闪光足迹。

站在记者节这个节点回望,令人无限感怀、思绪万千:一代又一代广州日报人薪火相传,一棒又一棒使命接力,创造了从报纸“一叶扁舟”到报业集团“巨舰”的华丽蝶变。数十年披荆斩棘、劈波斩浪,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奋斗之歌,激励着、鼓舞着我们,从容自信、坚定前行。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一张时代考卷,检验党媒担当。

近年来,广州日报坚定不移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着力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实现品牌价值突破800亿元大关、融合传播力持续领跑地方党报。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
当记者节翻过新的“一页”,
透过广州日报这扇“窗”,
我们看到——

乘势而上,才能乘风破浪。向上,是青春的模样、年轻的密码。从“学习笔记”到“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用心学思践悟;从“广言”评论到《粤韵周刊》,持续深耕内容;从“两端合一”到拓展“文化+”,创新转型不停;从大数据分析、智库到垂直类服务,平台能级提升……一个个广州日报人,磨砺改革志,彰显创新姿,纵挥凌云笔,独运工匠心,用“铁肩妙手”擦亮报业集团“年轻态”,以实干担当为“精品党报”书写精彩续章。

粤韵周刊↓

向新而行,方见“新”辰大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向未来,始终保持正确航向,坚持“党媒姓党”,紧紧围绕中心大局,矢志不渝守正创新,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加速燃动改革引擎,聚焦内容生产、人才激励、运营管理等,统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推动系统性变革,最大限度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充分释放融合动能,做大做强“移动优先”,推进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做实做细国际传播,促进好故事好声音破圈出海,做深做精“新闻+”价值链,奋力开拓事业发展新天地。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们的荣光永远在前方,我们的双脚永远在路上。从记者节再出发,广州日报将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浩荡东风,以使命为帆,用奋斗作桨,拿出满怀激情、满格斗志、满血状态,劈波斩浪、向“新”远航!


健康教育部黎蘅

数字人数智赋能

让健康科普走得更远


上下滑动查看↓


人工智能、数智健康、万物互联……追逐着奔涌的科技浪潮,广报AI数字人在2024年横空出世,而我,也有幸成为报社首批“吃螃蟹”的采编人员。

广报AI数字人,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自研算法模型打造的一款行业领先的数字人产品。记者编辑们拥有了自己的数字人,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需求,让数字人代替我们出镜,让我们“分身有术”,协助我们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新闻报道和传播,实现技术、内容、平台的创新融合。

为自己打造数字人的过程,让我第一次沉浸式地感受到了数智科技的力量和神奇。为了实现视听效果的真实性,我首先要花数个小时,通过专业录音设备采集我本人的声音。然后在不同的实景下,拍摄数个形象视频,用于数字人视觉素材的矩阵搭建。最后,登录广报数字人的平台,录制并生成好AI素材后,只需选择数字人形象、输入文字、选择语言,三步即可生成视频。轻松实现一段文字就是一条视频,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由于数字人声音高度还原,视频高清采集,并且都是实景、移动拍摄,我的数字人制作出来后,效果非常逼真,很多亲朋好友看了都惊叹:不说都以为是你的真人。最近,我们就将数字人用到了中医节气养生的科普视频当中,让视频的表现力更加生动、更有温度。

未来,我们还将积极推动数字人技术在健康科普传播领域的应用。协助热衷于健康科普传播的医护人员打造自己的数字人,节约他们做健康科普的时间成本,让科学权威、真实有用的健康科普传播效果最大化。同时,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还将聚焦全媒体健康科普信息的数字化传播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可实现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高效能触达的数字化传播生态,为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人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黄景仁·本报退休干部(九十一岁)

我做了四十三年夜猫子


我是“黄老景”,西瓜园(广州日报社旧址)就是我的风水宝地!我在这里披星戴月耕耘过无数的夜晚与白天,在这里成为一个真正的新闻战士。
  回看这一生,1953年分配到南方日报时事部做编辑,1973年调到佛山报社做编辑,1975年来到广州日报做编辑……一直到成为广州日报副总编辑,我真正的身份就是个编辑。43年夜班生涯锻炼了我,也成就了我。1987年12月9日的《苏美签署销毁中导条约》和1988年8月21日的两伊战争停火,我敢于用国际新闻做头版头条,让《广州日报》做出打破惯例的尝试,就是这多年的积累给出的判断。何其有幸,在专心致志做“夜猫子”的第40个年头,我代表报社,赴京捧回首届韬奋新闻奖的奖杯。
  有人问我,做一个编辑有什么意义。确实,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当年为首届韬奋新闻奖揭晓而在《新闻出版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升起无名英雄的星座》,我觉得能很好地体现编辑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成就感,在现在看来依然是这样的:在新闻这台运转着的机器中,编辑处于一种独特的、前沿的、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新闻传媒的设计和枢纽,在信息和知识的海洋中担负着判断、洞察、指挥乃至导航的重任。这就赋予编辑比别人多得多的辛劳,也赋予他们比别人多得多的责任与荣耀!
  现在媒体的呈现方式不断在变,但总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我相信,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永远值得为自己的职业自豪。



刘淑健·本报退休干部(九十一岁)

我看了三十多年的读者来信


  我1959年进入报社,算是《广州日报》创刊之后的第一代报人,共产党员向秀丽舍身救火、抢救国家财产这一事迹,就是在这一年率先由《广州日报》报道的。我是广州日报原群工部主任,1993年退休。我在报社的30多年主要围绕一件事做工作:读者来信。
  我经历过广州日报的第二次、第三次停刊和复刊,经历过三大报的合合分分,不论是在广州日报还是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我都被安排在群工部,阅读读者来信是我的主要工作,一部分分发给记者跟进,不宜刊登的内容则用于编写内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州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固定为周刊,让读者来信成为广大读者对各项实际工作各抒己见、广开言路的舆论阵地,受到热烈欢迎。那时候,读者来信是富矿,蕴藏着太多的宝藏。以前的国家级新闻奖叫全国好新闻奖,我们有好几次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的题材都是从读者来信中来的。例如,1986年8月30日,《广州日报》在头版刊登了读者夏怡聪《如此“超重补票”》的来信和记者朱佩荣采写的《“超重补票”现场目击记》,这组报道促成了广州火车站站台上乱补滥罚问题的解决,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二等奖。

  当年备受喜爱的广州日报名牌栏目《五层楼下》就是完全脱胎于读者来信。我们真正做到了服务社会、反映民声、伸张正义、维护法纪、为群众排忧解难,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满意。


数字运营部席乐瑶
成为小编第一年 见识飞速增长


  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成为“小编”的第一年。

  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汇称呼自己的时候,还不免觉得有些滑稽。但是,办公室里老编辑们的专业素养,很快就让我意识到做“小编”可不简单。从选稿、编辑到内容把控,每一步都要十分用心,才能击中读者的心。当然,成就感也随之而来。我初次编辑微信就碰上了巴黎奥运会,当看着自己整理的稿件快速突破十万阅读量,心情就和运动员夺牌一样激动。

  新时代的编辑还不能只待在办公室里。这一年,我被不断地“赶出门”,做起了出镜记者——这是上学时害怕面对镜头的我无法想象的事。在摄影机前,我走过会场、展馆、大大小小的街道、种满果蔬的农庄……我还首次踏进了广交会,和世界各地的客商交谈,这些新鲜的人与事,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飞速成长。


  这份工作对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好像还是会马虎、会犯错,遇到即时新闻会手足无措,一年的时间,或许不足以让我成为成熟的新闻人。不过,当和朋友聊起广州的新鲜事,或是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时候,我越来越侃侃而谈了。这让我忽然意识到,工作以后,我才第一次如此细心地观察这座我生活多年的城市,看到广州无数的可爱之处,而我也越来越喜欢广州了。

  希望未来,我能变得专业又可靠,如果这条路还很长的话,那就先试着成为朋友眼中的“广州本地通”吧。



理论评论部庹亚男
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


  我们常讲媒体转型,但究竟怎么转才算成功?我想,一个“既要,又要”或许能概括一二——既要做主流,又要做顶流。

  去年六七月,我有幸参与了广州发展重要时间节点的重大主题评论,也就是广言9+4+7系列评论。那也是我入行以来,第一次参加那么大体量的评论工作。回想起过程,的确艰辛,也的确“甘甜”。

  在不少读者的印象里,评论尤其是中心工作评论,面孔板、“爹味”重。为此,我们在改文风上下了很大功夫,字字句句,苦吟推敲、推倒重来。事实证明,这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艰辛是值得的,结果是“甘甜”的。系列评论兼具深邃观点与活泼表达“两全之美”,在微信、客户端引发大量“转评赞”。这次转变,让广言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大大提升,不正是让主流成为顶流的一次诠释?


数字运营部张美伦
不只是小编 还是“六边形战士”


  2024年的记者节,我刚好入职广州日报一年出头。初入职场的懵懂渐渐褪去,跨专业成为一名短视频编辑以来,随着不断学习实践,我逐渐能够产出播放量超百万、千万的作品,但除去“爆款”带来的成就感,我更为那些“第一次”的尝试感到欣喜。

  第一次试着采访,从编辑“变身”记者,看到自己原创的内容登上视频热榜和微博热搜;第一次把广州本地的民生热点反馈给记者,并得到记者的及时响应,前方和后方共同协作产出独家内容,在后台看到粉丝评论称“谢谢你们的关注”;第一次举起相机,记录下广州街头的脉动,节日的欢庆氛围;第一次遇到突发事件,从广东连续降雨带来的洪涝灾害到台风来袭,看着鲜活的、令人揪心的现场画面,争分夺秒剪辑视频时肾上腺素飙升。

  还有那些闪光的瞬间,为挖到选题、最好地呈现视频的效果不断讨论磨合,为等到奥运会上一条晚来的重要赛果心甘情愿加班,在每周的周会上总结经验,种下新的目标……

  我愈加坚信,新媒体“小编”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搬运,而是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六边形战士”,同样心怀理想、寻找真相、传递力量,跟随时代不断奔向前方。



政文新闻部赵越
在实践中登高望远

  2023年10月,我正式加入广州日报社政文新闻部,成为一名新记者。如今,我即将度过第二个记者节。

  还记得入职之前,我想要成为记者的原因是希望看到广阔的世界与远方的人们,而这样的愿景,正在我每一天奔走的脚下、每一次真诚的提问与每一篇认真写就的稿件中慢慢实现。

  这一年里,了解湾区的故事,我走遍广州十一个区,看“百千万工程”在各区开花;了解“湾区认证”,看粤港澳三地如何推动规则衔接与互融互通;探低空航展,看广东如何绘出低空未来画卷;采访香港非遗传承人,了解香港非遗技艺与内地解不开的渊源……

  在这些实践中,我还接触到了许多记者,他们当中有些有着新颖独特的角度,有些擅长简洁犀利的提问,有些则蕴含深刻前沿的思考,这些优秀的特质给予我“养分”,让我学着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一个记者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写出什么样的稿件,往往取决于其经验和认知体系。如今,我也跟随着前辈们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着自己的“升级之路”,向着更扎实的未来出发。


数字运营部张乐怡
我将工作视为一场“升级打怪”


  2023年夏天,我来到广州日报社工作。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这一年的我,我会选择“有趣”和“有病”。

  “有趣”体现在,我对几乎所有事情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和不错的记忆力。我享受将摄取的二手知识与一手体验互相印证、补充的快乐。信息越是庞杂繁复,我就越能从将其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就像一位以解谜为乐的侦探。
  “有趣”之外,就是所谓的“有病”了。当然,不是真的生病,而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我会因为想挑战自己,就头脑一热接下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然后花费数倍时间恶补知识,为自己的冲动买单。我用勇气和毅力,将突如其来的热情长久保温,将不切实际的幻想付诸现实。我知道我是一座火山,沉静的外表下蕴含着不可思议的能量。

  我不是工作狂人,休息时间,我会兴致满满地投入一切让自己更开心、更健康的事情。媒体从业者必须广泛而深刻地与社会和他人建立真实的联系,才不会失掉立足的根基。我将工作视为一场升级打怪的挑战,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因疲倦、烦闷而无力前行,但,关关难过关关过,竭尽全力难道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


经济新闻部夏铭
做记者每天都很“新鲜”

  做记者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我之前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完全不会知道第二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因为又要去一个新的地方,接触新的人,所以每天都过得很“新鲜”。对于像我这样受不了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这样的工作内容极为友好。

  做记者最有意思的,是当需要“伪装身份”来获得信息的时候。不久前,同事让我协助调查贷款中介存在的乱象。我伪装成一名负债累累的借款人,尝试向一家表面上是正规银行,实则为贷款中介的公司借款30万元。他们很“狡猾”,整个办公室都布置成了正规机构模样,有印着相关标志的抱枕、宣传易拉宝,还有纪念币,但唯独工作人员看起来不正规,穿着休闲西装,烫着锡纸烫,年龄看着跟我一样大。在和他交流时我心想,能否都别努力伪装成专业的样子来欺骗彼此了,00后何苦为难00后!后来,我们向银行提供了线索。他们继续跟进此事。

  于我个人而言,做记者还意味着拥有了亲临“现场”的机会,不仅可以去往大型活动现场,更是能够亲历政策调整下的行业动向,感受城市在产业转型过程中的挑战。

  同事跟我说,一个记者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才算真正入门。作为练习时长一年半的菜鸟记者,希望接下来的日子我能持续努力,保持好奇,追求专业。


音视频部刘芳妤
在光影中探索:
一位媒体新人的创新之旅

  “请问大家能接受这种视频风格吗?”入职仅两个月的我,正面对着报社的众多前辈与领导,忐忑不安地汇报我的首个正式作品——“广州夜来粤有趣”多媒体系列报道。那是一个实验性的视频尝试,我以快速剪辑展现广州夜市的繁华,邀请观众寻找视频中的广府元素。但在这个严肃的官方媒体,这种跳脱的风格真的合适吗?

  “当然可以。”几乎是话音刚落,领导的回答便如春风拂面,瞬间打消了我心中的疑虑。
  如今,一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我在广州日报音视频部不断尝试着新的视频表达形式。我制作过跨年演唱会的线上线下联动主题MV,记录过广交会的行业专访,甚至将游戏元素融入科普视频。在这个新媒体的浪潮中,我见证了官方媒体的悄然变革。它们不再固守传统的严肃面孔,而是积极拥抱“整活”策略,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与观众沟通。
  我坚信,视频创新的真谛不在于盲目跟风流行趋势,而是要基于对观众需求的深刻理解,深挖文化内涵,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手法呈现。“内容为王”,我们的视频作品应充盈着感人的故事细节和独到的切入点,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融入每一帧画面。我将继续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紧贴时代的脉搏,用光影交错的故事,展现广州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重大任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浪前行指明了方向。


使命放在心头,责任扛在肩上。记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一直以来,广州日报人坚持深入一线听民声、扎根基层看变化、勇立潮头谋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看,我们的每一篇真情文字、每一个生动镜头,一起编织成了难忘的春夏秋冬;听,我们的每一次执着探索、每一段心路历程,都在不懈践行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南风窗杂志社朱秋雨


有太多故事等待我们倾听



朱秋雨(右一)


记者的工作,让我一直有机会行走在路上。一人在外,我经常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今年1月,我到广西来宾采访甘蔗收获季的状况。当时正下着冬雨,甘蔗田中一位不会说普通话的贵州大姐,从她装粮食的袋子掏出来一个砂糖橘送给我。我相信对她来说,一个橘子也是很珍贵的食物。


在路上的这几年,我越发坚定:世界上不存在固定范式的人。人是最鲜活的,生命是如此多样和充满韧性。中国有着广袤的土地、14亿人口,还有太多故事,等待我们看到、发掘和倾听。


数字运营部徐梅花


我对“融合”有了更深认识


广州日报客户端、新花城客户端“两端合一”是集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我有幸全程参与其中。


从撰写推进计划到全程对接推动各部门落实频道调整再到统筹新客户端上线宣发等,“融”字贯穿了始终,让我对“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融”是部门的融合,整个工作中与各部门的对接沟通比以往多了N倍,我这个i人也变成了e人;“融”是意识的融合,现在一篇稿件一场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稿件、活动,而是想到如何提升客户端的活跃度;“融”是技术与内容、运营的融合,技术为客户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客户端实现了1+1>2的融合预期。未来,我将继续坚持“融”的理念,用流量和效果说话,在融合的路上走得更远。


音视频部甄志良

让AI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伙伴


如今,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内容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将AI变成重要工作伙伴,这值得尝试探索。


为了迎接国庆节,我们利用AI技术填词作曲并创作了视频《我AI的广州》,展示了广州的美景。AI不仅能够生成歌词,还能创作歌曲,甚至通过文生视频技术呈现想象中的魅力广州。此外,AI技术的应用允许记者们在视频中融入个人的艺术风格。大数据能理解所描绘的文字,并创造出以往需要画家重绘或3D建模才能实现的艺术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AI将为公众提供更丰富和多元的新闻内容。


文体新闻部孙嘉晖
在巴黎奥运打赢“融媒体大战”


孙嘉晖在巴黎奥运会采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2024年巴黎奥运会采访是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面对融媒体时代的国际、国内新闻战,本报奥运报道团一行三人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令人难忘的是我到达巴黎后的第一个采访,那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孙女出席的一场活动。在拿到满意的采访素材后,我突然发现,装有护照、电脑、钱包等重要物品的手提包不翼而飞,整个人顿时陷入绝望。幸运的是,巴黎华人侨领及时动用社群网络和深厚的人脉关系,为我们寻回贵重物品,确保巴黎奥运会采访圆满成功。

从数字人播报,到奥运采访团Vlog;从奥运村里破解“空调密码”,到凭借火眼金睛在裁判席上全球独家搜索并拍摄到“跳水女皇”郭晶晶……在北京—巴黎相差6个小时的不利形势下,在相对“狭窄”的操作空间里,我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报道,打赢了这场融媒体大战。


湾区新闻部曾焕阳
暴雨中逆行传播希望与力量

梅州暴雨期间,曾焕阳深入平远县泗水镇灾区采访,当天下午2点多才吃上一桶方便面。


今年6月中旬,梅州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我与东莞站的卢政和深圳站的王纳跨越千里,深入梅州平远采访。

其间,我驾驶“战车”在山体滑坡的公路上狂奔,经历了山石滚落的惊险瞬间。走访灾区时,我们见到了暴雨肆虐后的路毁桥断、满目疮痍,也见到了受困群众的守望相助、共渡难关。我们采访了因疏散群众而牺牲的镇干部马平的同事,还原当时场景和马平生前点滴。我们的系列报道,尤其是“与‘死神赛跑’的奶奶”短视频,播放量超2000万次,为平远抢险救灾注入了信心和力量。这篇报道,后来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短新闻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灾情结束后,我们收到了平远县委宣传部和蕉岭县委、县政府发来的感谢信,这是当地党委政府对我们工作的认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记者,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在天灾面前为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的传播者。



国际与港澳台部(对外文化交流中心)雷与虹
大外宣格局下探寻“流量密码”

过去一年,我和同事们不断探索10个海外平台账号运营,总结规律。杭州亚运会期间,我们发布中国运动员利用智能仿生手点燃亚残运会火炬塔的短视频,收获逾1000万浏览量;每届广交会,我们都在现场捕捉外商所思所言所行;日常采访中,我们持续邀请在穗留学生参与“体验广州”……我逐步发现,年轻态、轻量化的优质原创短视频,在国际传播中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或许,大外宣格局下的“流量密码”由此开启……


读懂广州工作室、《粤韵周刊》倪明
每一个选题都如同一场时光之旅


《粤韵周刊》记者倪明(右)曾是一名财经记者。


在23年记者生涯中,我经历了无数次采访,从登上刚封顶的广州塔之巅到报道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一年飞行里程达8万公里的财经记者……然而,与《粤韵周刊》的采访相比,这些都是“小菜”。

记得在采写黄埔港四易其址历史时,专家借给我数十斤重的书籍,并建议我用两年去研究。然而,我却必须在两周内完成稿件。所以,即便是一个“老记”,每次接到《粤韵周刊》选题时,我都如临大考。我深知,这不仅需要敏锐的新闻嗅觉和扎实的文字功底,更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为此,我学会了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深入采访专家学者和调研,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走向。

感谢《粤韵周刊》,每一个选题都如同一场时光之旅,让我有机会深入探索广州,感受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探索世界、敢为人先的岭南气象,也让我更加珍惜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和使命。


信息时报微社区崔小远
积极拥抱新媒体讲述广州精彩故事

崔小远(右一)


这一年,我依旧是一名一线文字记者。不同的是,除了用笔尖记录,我还拿起手机,用短视频捕捉瞬间。今年2月,我用视频记录“双闪哥”黄福林、“拦车英雄”王国梁等人见义勇为的故事。经新媒体同事剪辑后,多个视频成为点赞量10万+的正能量爆款。

这一年,我还是不断尝试的幕后工作者。参与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工作部署推进会等项目执行、尝试为舞台剧编剧、参与宣传片脚本创作……每一样,我都乐在其中。由我和同事共同参与编剧的《实施“暖·光计划”,凝聚“新”力量》,在第二届广州市区直机关“金穗杯”工作创新大赛决赛中,获得一等奖。

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记者的角色变得更加多元。我们既要会提问、会写作;也要会讲述,能用生动的故事打动人心;还要会梳理总结再创作,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现内容。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提升我的采写技能,并积极拥抱新媒体,从信息时报媒体人的视角出发,讲述更多广州精彩故事。



广报G视频视效组
一场动画与历史的融合之旅


G视频视效组一起头脑风暴。


在广州解放75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幸运参与到《生生不息之城》动画项目中。一开始,我们团队围坐一起,用简单线条画出小火柴人,想象它们动起来的场景。为了让动画有看点,我们努力构思如何更好地展示广州从解放到现在的故事,还在桌上模拟摆放障碍物。随后,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让演员老师们赋予小火柴人跳跃、攀爬等动作,使其成为主角。

项目推进中,我们实地拍摄广州标志性建筑,将实景转为三维场景。在东亚大酒店进行360度全景拍摄时,看着历史建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过去。我们在动画中尽力还原历史,同时积极创新,融入国风动画效果。当然,想要出好的作品,加班是少不了的,记忆最深的是连续三晚加班与记者核对细节。
我们坚信,只有多走、多看、多经历,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报纸编辑部刘文亮
打磨精品头版守牢出版安全


头版编辑刘文亮每天下班前都要对版面做最后的核对工作。


凌晨2点,组版车间灯火通明,键盘声此起彼伏——“挑灯夜战”“精益求精”或许最能反映夜班编辑们的工作日常。

这是我在岗位上度过的第19个记者节。一个多月前,针对《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日报推出《2035广州新愿景》特别报道,其中头版和8版联合做跨版设计。原本以为一切驾轻就熟的头版编辑,却在这项特殊任务面前有些犯难,需要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甚至有整版推倒重做的可能。时间紧、任务重,我同占豪剑、杨晓明分工合作,反复调整打磨,经过10个多小时的努力,跨版顺利付诸印刷。

打造精品版面,既要持续创新,又要守牢安全。作为一份报纸的门面,头版签发后每天多达50项的校对任务也是必不可少的。曾有编辑感慨,合格的版面需要耐心与细心,想要出彩就得付出十倍的工夫。我们还需加倍付出,让版面更加出新出彩。



政文新闻部吴城华
让时政新闻更有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

吴城华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采访。


回望这一年,全国、全省、全市大事要事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省委全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全会、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无论是重大会议、重大主题还是重要节点,对于一名时政记者而言,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次都需要全力以赴。

时政新闻是受众了解大政方针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为了让时政新闻更有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作用,我和同事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创新报道方式,从消息、评论到综述,从文字、图片到视频,从速度、深度到温度,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与国家共进、与时代同行,我们始终心怀炽热,逐梦追光。新征程上,我将继续用笔尖、镜头和话筒,用心见证、用情书写。



专题部肖欢欢
成为街坊们的生活好帮手

专题部记者肖欢欢帮街坊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民生无小事。广州日报新花城今年1月28日正式开通“心愿”版块,广州日报《民生周刊》9月创刊,我们积极收集线索,帮助街坊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24年4月,有居民向我反映,海珠区得胜岗社区一沟渠长期没有盖子,因附近光线较暗,经常有群众跌伤。我前往现场实地走访,采写了相关报道,海珠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为此处沟渠加装了盖子,还一并解决了此处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街坊给广州日报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海珠区南园大街30号楼的住户们深受排污外管漏水之苦。由于该楼栋5楼外墙的一处排污外管漏水,只要楼上有人用水,整条排污外管就会有水柱喷涌而出,街坊们苦不堪言。今年9月,在记者的推动下,专职律师、社区居委会、社工和热心居民共同努力,困扰街坊们十多年的“水帘洞”问题得到解决。
接下来,广州日报新花城“心愿”版块和《民生周刊》将更积极地搭建各方沟通桥梁,力争成为街坊们生活的好帮手。



经济新闻部钟达文
“地毯式”找“真问题”“深挖式”建言献策

钟达文(左二)


在服装大师的工作室,看到融合岭南文化与数字技术的香云纱;在低空经济的无限想象中,憧憬未来生活图景……处处能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在今年本报的“发现广州新质生产力”调研中,我对自己提出了“广度”和“深度”两个要求。广度,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智慧碰撞火花;“深度”,即深入各行业展开行进式调研,以“地毯式”调研找到“真问题”,以“深挖式”采访建言献策。

采访中,我曾抛给“金顶奖”得主邓兆萍一个问题:“纺织服装行业算传统行业吗?”邓老师回答:“既是传统行业,也是朝阳行业,通过变革创新,就能走在时代前列。”我想,邓老师的回答,用于评价其他一些“传统行业”也同样适用。




美术摄影部杨晓明
“美术+”让美术大咖更贴近读者

杨晓明(右)


作为“美术+”频道的主笔记者,经常要采访艺术家、策展人。除了要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艺术家的信任并引导他们敞开心扉地讲述。有一次,我查到了广东美术馆前馆长王璜生教授的个展《珠江溯源》,误打误撞赶到开幕式现场,王璜生教授恰好在。我鼓起勇气上前表明来意,他欣然答应接受采访,还全场给我讲解作品立意、分享自己艺术生涯的趣事。采访可谓大获成功,稿件得到了教授的肯定。

而后,美术部和摄影部合并,更是让我们的艺术类采访得到快速提升。其中,美术频道的《画中有话》栏目专门在艺术家访谈这条线上深耕,制作了多个艺术家系列访谈,例如岭南泰斗陈金章先生、“冰墩墩”主创曹雪教授等。其间,我更是跟很多老师长辈成了忘年交。



新媒体技术部祝春强
以技术助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


作为新媒体技术人员,我亲历了广州融媒体平台从0到1的建设,如今更有幸参与平台从1到N的升级。平台建设迎来全新阶段,这期项目尤其注重业务运营能力的提升,扩展“新闻+服务”应用场景。项目建设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广州融媒体平台荣获“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是对技术团队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媒体融合不断创新实践的鼓励。在平台高并发能力的支撑下,2024年“粤韵杯”系列大赛收到作文、书法、绘画作品超10万份,累计收到5000多万投票,最高峰时1天扛住了1000多万投票,保障了平台的稳定运行。
展望未来,我相信AI大模型技术将为媒体融合带来更多可能性。我们将探索如何利用AI大模型、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为媒体融合带来更深层次的创新和突破。



健康教育新闻部周洁莹
努力成长为“六边形”记者

作为卫生线的记者,周洁莹(左)不仅能采能写能拍还能出镜。


这些年,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的“六边形”记者,能采能写能拍能出镜,版面编辑视频剪辑一肩挑。前一刻,还在直播间录制“名医微课”,作为主持人和专家侃侃而谈;下一个小时,又接突发任务奔赴医院,见证一颗“救命心脏”的跨城接力,现场采写稿件发回滚动报道;再一天,展示广州医疗保障托底群众健康的故事已在版面、新媒体平台发布,系列作品得到国家医保局高度肯定……
用自己手中的笔、镜头记录这座城市健康和医疗保障事业的点滴发展,用丰富的全媒体手段多角度呈现这座城市的温度、感受时代的脉搏,这让我感到踏实、充实、自豪。



人力资源部何欣昀
不断为新闻人才培养助力


作为加入广州日报17年的报人,我从事人才发展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报社融媒体改革发展,也不断为新闻人才的培养助力。10余年来,我负责招聘了超过200名新闻生力军。2023年8月,我们建立了广州日报阅江学堂,对新闻人进行培训赋能。两年来,共组织各类专题培训项目近50个,共计培训约8200人次。阅江学堂建立后首个培训项目是“青梅营”新员工培训,有新员工在总结时表示:“新闻工作是最好的职业。


全媒体采编中心麦蔼文
化身非遗“小学徒”体验岭南文化

麦蔼文(左一)参加《师傅请指教》之“小麦学艺记”拍摄。


挽起发髻、穿上大襟衫、手摇大葵扇,记者变身大妗姐,走进西关大屋为跨国夫妇筹办一场传统广府婚礼,沉浸式主持开脸、上头、敬茶等仪式……“小麦学艺记”第一期,我向广府婚俗传承人拜师学艺,体验一把大妗姐的日常点滴。
为致敬岭南文化,本报策划推出《师傅请指教》全媒体传播活动。该活动分“大家传薪录”和“小麦学艺记”两条主线展开,或登门请教文化大咖,或沉浸学习非遗技艺,体验体悟岭南文化精髓。我有幸作为“非遗小学徒”,在医馆里学习西关正骨术,在三寸绣花台上刺绣广绣佳作……通过亲身体验各种非遗技艺,结合文图报道、精品短视频,让岭南文化的特色魅力、技艺要诀、传承之路呈现在读者面前。其间,从方案策划,到出镜配音、采访撰稿,再到版面编辑,我都参与其中,更乐在其中。有同事不由感慨,“全编原来是这个全编”。



区域新闻部何瑞琪
与时代同行记录生动画面

何瑞琪(右)


今年起床最早的一天,是凌晨三四点前往长洲岛,等候捕捉第一缕晨光温柔拂过城市的轮廓。当“百千万工程”在广袤的大地铺展蓝图,广州日报邀请粤港澳三地摄影师“组团”采风。那段时间,我们天天早出晚归,用镜头定格那些动人的瞬间,用文字记录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在大吉沙岛,我们记录到一群牛背鹭跟在犁地机“屁股”后面觅食,这是岛上建设隆平稻香园带来的意外之喜。稻浪翻滚的田野,不仅滋养了土地,也成了候鸟的天然食堂。这个画面相当“出圈”,更折射出“头号工程”带来的前沿变化,厚植了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作为记者,我们有幸记录下这些变化的点点滴滴,将时代的变迁浓缩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全媒体发展中心陈齐
“广州最美T台”背后的立体传播思维


广报中心悦江荟是本报今年重点建设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广州城市天际线的最佳观赏点。结合悦江荟的景观特点和场地特点,我们选择以“广州最美T台”概念开展策划。“T台”既是指“天台”,也是指走秀的“T台”。当震撼人心的城市景观与时尚相遇,受众获得漫步潮流顶端的体验感。

在悦江荟正式开放前,我们通过拍摄唯美的打卡照片和视频,在小红书等平台上进行内容运营,吸引了大量小红书博主和市民前来打卡,“自来水”极大提升了项目声量。开幕活动上,一场精彩的国际时装秀再次强化了公众对于“广州最美T台”的印象。通过后续一系列的航拍视频、图文报道连续传播,形成产品立体、渠道多元的传播格局,让悦江荟品牌一亮相即收获“一鸣惊人”的影响力。



《足球》报叶凌志
一个全新的青少年足球IP立起来了
叶凌志(左四)


今年7月16日,第一届百年名校足球精英交流赛的开幕式现场,600名小运动员齐唱国歌,眼神坚毅清澈,简单而快乐。这是一次由《足球》报举办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赛事,24支小初高球队,覆盖18个省份,一个全新的青少年足球IP立起来了。这一刻,我在现场,担任这次全国性青少年赛运营统筹。从传统赛事报道角色转换到高端赛事运营者,品尝着项目由实践探索转变为成功落地的喜悦,当“成长烦恼”与转型压力交织时,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将发展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锐意进取的动力。

时代已不允许我们还停留在“媒体人”的舒适区,也不允许我们在媒体的延长线上进行浅尝辄止的尝试。正如每个人生阶段,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角色转换、心态转换、行动转换一样,虽然残酷无情,但必须迅速和坚决。当我目睹足球在校园的蓬勃生机,亲眼见证团队从传统的采编工作者全力匹配到赛事策划执行、赛事数字化直播、赛事商务等全新链条上时,相信那一刻大家不再转变思想、转换角色的彷徨和迷茫。从被时代推着转换,到追着时代转换,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特别报道统筹/黄婉华、汤新颖
文/黄景仁、刘淑健、何欣昀、祝春强、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冬梅、黎蘅、刘芳妤、夏铭、张乐怡、赵越、张美伦、庹亚男、席乐瑶、徐梅花、孙嘉晖、何瑞琪、雷与虹、曾焕阳、倪明、甄志良、刘文亮、吴城华、肖欢欢、周洁莹、麦蔼文、钟达文、杨晓明、陈齐、南风窗记者朱秋雨、足球报记者叶凌志、信息时报记者崔小远
海报/郭俊航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圆媛




扫码观看
广州日报视频号




广州日报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