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荷田古韵,践乡行于心⑧ | 筑梦荷田,满载而归

教育   2024-07-19 23:59   江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4年7月11日至7月17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中文与教育系“品荷田古韵,践乡行于心”社会实践队深入婺源县荷田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民俗体验、田间劳作、徒步古道、爱心支教、理论宣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队成员在实践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学习歙砚技艺

体验民俗文化



为深入了解歙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实践队前往婺源歙砚文化博物馆,了解歙砚文化,学习砚石雕刻技艺。歙砚“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的独特秉性以及歙砚传承人身上“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激励队员们在守与破、留与弃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实践队深入荷田古民居聚集区,感受徽派建筑,体验荷田文化。古人在消防、防盗、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智慧以及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与活力。



深入拔秧一线

践行青春誓言

为探寻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深入田间地头,化身为认真的调研者和勤劳的拔秧者。他们在实地考察水稻和果蔬种植情况的基础上,脱下鞋袜,挽起裤腿,协助当地村民拔秧。队员们在劳作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农耕的魅力,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农事的繁重和农民的艰辛。



寻访古老樟树

徒步历史古道

为追寻历史风貌,传承红色基因,实践队开展了“婺源千里樟树秀,荷田古道话沧桑”主题实践活动。樟树是当地神树,也是南方村落的文化守护者,能够保佑一方平安;古道纵横山间,贯通古今,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革命文化。通过本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进一步感悟到了“樟树老爷”背后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先辈开拓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爱心支教亮青春

温暖薪火永相传

为引导青年学生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孕育无限的可能与希望,社会实践队来到荷田村童伴之家,开展了“汉字书写”、“猜灯谜”、“创意手工”等趣味活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在实践队队员们的组织与引导下,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动手能力,队员们也在其中深刻感受到了教育和艺术的力量。



安全宣讲进乡村

防范意识进民心

为进一步强化乡镇老人和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社会实践队在荷田村开展了“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全民反诈,从我做起”、“防洪防汛,紧急预警”等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队“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和入户入心的广泛宣讲,当地居民的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结感想暖人心

步履坚定向未来

饶艺


七月,正值盛夏之际,绿叶葱茏,蝉声阵阵。回顾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感收获颇丰。来到荷田村,我不仅感悟到了淳淳的徽派民风民俗,还通过爱心支教活动与宣讲活动体会到了教育与艺术的力量。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真正了解到群众所想所盼,才是真正为群众做实事,才能实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三下乡”的实践宛如一场远足,人生漫漫且慢慢,这一次的经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的青春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蝉鸣山海,夏令悠长,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肖羽露


“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我感悟颇深。拔秧,这一艰辛的工作体现着农民的智慧,农耕文化在我脑海之中有了具象的体现,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汗水,也更加懂得了农村人力劳作的艰辛。徽派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美工艺耶让我为之着迷。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中,我感受到了中国美学的魅力,对古代建筑工艺肃然起敬。歙砚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制作工艺,砚台之上的图案精巧而传神,向我们传递着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这次三下乡活动,让我坚定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乡村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瑞延


本次三下乡是丰富的,有意义的,收获颇多的。首先是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风景,如连绵起伏的青山、清澈见底的流水、白墙青瓦的马头墙,保佑一方平安的千年樟树,以及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保存至今的古宅……这些景色让我真切地意识到,这个世界是无比广阔的,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也是千姿百态的。其次是收获了一些珍贵的友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一方面,我们社会实践队队员之间朝夕相处、互帮互助,在宣讲、栽秧、写稿、拍摄等实践活动中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增强了对彼此的信任,留下了许多欢乐的瞬间;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与当地的村民、儿童、居委会的志愿者以及同样来此进行“三下乡”活动的同学们产生了密切的交往,尽管在漫长的未来里,我们或许不会再见,但那些欢乐的瞬间和真挚的感情将会永远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化成一份美好的、坚韧的力量,伴随着我们的未来。最后我想说的是,一切经历都是值得肯定的,祝愿我们都好在未来!


杜晨昊


走进婺源荷田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江南风景的神韵,还有淳朴的风情民俗。通过科技,文化,卫生下乡,荷田村的农村文化得到了良好发展,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荷田村,我真正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在本次三下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欣赏徽派建筑,参观歙砚博物馆,走到田地间拔秧,在乡村支教,与孩子们嬉戏玩耍。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下婺源荷田,谋乡村振兴,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会挺膺时代担当。品荷田古韵,践乡行于心,我们一直在路上!


敖宇轩


第一次“三下乡”圆满结束啦!不长不短的七天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婺源县荷田村的自然美与人文情。在这里,我参与了田间劳作,体验了农耕的艰辛与乐趣,感受到了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需求,这让我对农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反诈、防溺水、移风易俗等方面的主题宣讲,提高了村民的安全意识和防骗能力等。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我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让我更加坚信,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乡村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袁俊豪


这个夏天,有幸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来到了婺源县江湾镇荷田村。在“三下乡”的日子里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村民们宣讲禁毒、防溺水等知识,将真正实用的知识教给大家;深入乡村调研,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参观徽派古建筑,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徽派建筑之美;行走在古驿道,聆听着古往今来;下田帮助村民拔秧苗,每一滴汗水的流淌,都让我亲身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给孩子们开兴趣班,愿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更让我自身得到锻炼和成长,学会团结协作和责任担当。我深知,这次“三下乡”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会带着“三下乡”的收获,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饶金燕


婺源县江湾镇荷田村“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啦!这几天真的收获很大!尝试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来到之前只在手机上看到的徽派建筑和古村落,感悟古人在榫卯结构上的巧思;第一次去拔秧苗,深入了解稻谷的种植过程;第一次光脚在河里玩耍,感受到浓浓的夏意里的冰凉;第一次支教,体唔到与小孩交流的乐趣……一周的时间真的太短了,三下乡活动让我们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还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指明了方向。


袁世杰


今天我们婺源县江湾镇荷田村“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了,这几天过得很快,体验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有了不少的收获!在这里,我们下地劳作,体会到了村民们辛苦的生活,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还参观了古建筑、歙砚博物馆,了解到了当时婺源的历史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在每一天里,我们都有和村民们一起交流,从他们口中了解荷田村,也得知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及他们的想法,这使我对乡村生活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婺源之行,是一次成长的历练,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锻炼了我们的能力,更激发了我们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热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将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用自己的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明


由懵懂走向成长的一次历练。在七月燥热的夏天,一群少年来到婺源怀着赤诚地乡行的心。深入田野,欣赏精雕细致的木雕,观摩婺源特有的徽派建筑,感悟古驿道文化,拜访樟树老爷,体味拔秧乐趣,参观博物馆,践行支教,播散教育之花……种种彷佛昨日,令人难以忘怀。这次经历让我真正地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了解民众所需,解民众之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在此行,结交了许许多多的朋友,同频的人总会相交的。



这个盛夏,“品荷田古韵,践乡行于心”社会实践队筑梦荷田,满载而归。队员们从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中吸取能量,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展现担当,谱写了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华章。“三下乡”之旅已悄然结束,站在新路口的我们将不忘初心,奋发图强,奔赴下一场青春之约。




END

文字|朱瑞延、肖羽露

编辑|肖羽露

初审|饶艺、肖羽露

复审|苏嘉明

终审|熊娜

文教之风
愿我手持火把渡江而来,做你们手中笔,怀中书,心中灯,就此点亮你们的青春。感谢您关注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中文与教育系。推送我系活动,展示我系生活。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中文与教育系的故事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