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景德镇调研时曾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为深入了解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历程,进一步学习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2024年7月20日,南昌大学共青学院中文与教育系“淬炼成器,与瓷同行”社会实践队开展了“探寻古镇记忆,共赏残瓷之美”主题学习活动。
走进景德镇的大街小巷,仿佛置身于一个陶瓷的海洋,每一处都充满了陶瓷的气息。在杨伟东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窑砖铺就的巷道、古朴的弄堂,让队员们仿佛回到过去,见证景德镇历史文化的变迁。
其中,湖北、湖南、奉新等会馆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曾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帮助景德镇陶瓷匠人生活和经商,助力陶瓷文化传播,守护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陶阳里被列为历史文化旅游区,这不仅让更多的人走入到景德镇,了解景德镇的历史文化,也助力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传播,为景德镇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活动阵地。
景德镇的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历经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朝代都留下了独特的印记。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瓷器都已经破损或者消失,只剩下一些残瓷碎片散落在各处。为帮助来到景德镇的实践队员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景德镇的陶瓷之美,孟铃烁老师在工人文化宫给实践队员们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残瓷鉴赏课。
青花釉里红、金玉满堂莲子罐、双犄牡丹……,通过实物展示互动的方式,孟老师给队员们讲解了这些瓷片的颜色、上釉、花纹,生动形象的给大家展示出残瓷独特的美。听完课,队员们也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陶瓷——这些残瓷虽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是它们依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一片残瓷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们是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承载者,记录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审美观念。
如今的景德镇,古镇焕发荣光,残瓷得以新生,历史文化遗产因此而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经此实践学习,队员们深入地了解到景德镇这座古镇的历史,也更加珍惜这份蕴含在景德镇瓷器中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字|杨嘉琦
图片|“与瓷同行,淬炼成器”实践队
编辑|袁燕
初审|饶艺、肖羽露
复审|朱丽霞
终审|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