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饭局酒局多了起来。很多人都知道“吃头孢不能喝酒”,但除了头孢以外,喝酒还会放大多种药物的副作用,服用哪些药物前后不能喝酒?一起了解👇
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吃药,就应尽量避免喝酒,服用了以下几种药物,酒是万万喝不得的:
抗菌药物(头孢类等)
另外,并不是有“头孢”两个字的药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很多抗菌药物都不能在饮酒前后服用,例如: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琥乙红霉素、红霉素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硝呋太尔
抗真菌类:酮康唑、灰黄霉素
抗结核类:异烟肼
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
非甾体类消炎药
镇静催眠药
降糖药
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等。酒精本来就会促进胰岛素分泌,饮酒以后,血糖降低,如果再吃降糖药,就可能会冒虚汗、心跳加快、颤抖、昏迷。
降压药
除了用药禁忌外,喝酒的一些小细节,也可能会影响健康。
喝酒前,吃点东西,别空腹
在喝酒之前,可先食用一些高脂肪、高蛋白或“高碳水”类食物(如酸奶、馒头、面包、面条或米饭等),既能避免醉得太快,也能减少酒精对食管、胃产生的直接刺激与损伤。
“空腹喝酒时,血液吸收酒精的速度会变快,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更容易达到一定值,所以更容易喝醉。”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赵国庆表示。
不要混着喝
白酒、啤酒、红酒不要混着喝。各种酒混在一起喝,首先就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饮酒过量。而且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还会表现出某种“协同作用”,对人体伤害更大。
注意喝酒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醒,如果喝酒,成年人一天最大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克。
别喝得太快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泌尿外科二区主任李天表示,饮酒后乙醇在几分钟内就可进入血液,30—120分钟血中的乙醇浓度就可达到最高。喝得快会让乙醇浓度升高得快,很快就会进入醉酒状态。
别与碳酸饮料混喝
一些人认为酒中加入碳酸饮料可以稀释酒精浓度,也能让口感变好,导致越喝越多。李天提醒,碳酸饮料里面的二氧化碳,不仅会撑大胃的容积,还会加快酒精从胃进入小肠的速度,而小肠比胃对酒精的吸收能力要强得多。
喝酒间隙多喝水
李天建议,饮酒时多喝水,有利于促进酒精的稀释和代谢,加速酒精排泄出体外的进程,也可减少酒后口渴等不适。
宿醉带来的不适可以借助以下方法来缓解:
补水
如果是空腹饮酒,还要注意保暖和补充糖类,可以喝一些椰子汁。
不建议用浓茶或咖啡来解酒
茶有利尿作用,而人在过量饮酒后,酒精里的乙酸还没有完全排出去,这个时候喝茶,尤其是浓茶,容易对肾脏造成伤害。
而咖啡会让人的大脑兴奋,身体里的血液流动也随之加速,虽然这样可以加快酒精的代谢,但会给心脏和血管带来很大负担。如果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会因为酒精和咖啡的双重作用导致血压升高,造成风险。
身体不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食用有解酒功效的食物
宿醉者醒来后可以吃些香蕉、芦笋、小番茄等,这些食材可补充维生素;还可以再食用一杯牛奶冲泡的麦片,以补充碳水和蛋白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