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种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总书记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何尊、长信宫灯、鎏金铜蚕、曾侯乙编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多次提到文明瑰宝,在各地考察中多次到博物馆驻足欣赏宝贵文物。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西省运城博物馆时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是文化传承发展的优秀资源,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总书记关注的一件件珍贵文物,赓续着中华文脉,讲述着何以中国。围绕这些珍贵文物,各地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精品展陈频频亮相、文创种类丰富多样。国宝重光,时代华彩。人们走近国宝文物,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华社记者 翟 翔摄
新华社记者 陈 斌摄
新华社记者 熊 琦摄
胡学军摄(影像中国)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摄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河北省博物院供图
图片为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供
图片为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提供
朱忠鹤摄(影像中国)
人民日报记者 宋豪新摄
河南安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豪摄
陕西历史博物馆供图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监制:郝燕飞 | 责编:赵 煌
介休发布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