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租金,还是保出租率?

楼市   2024-12-06 08:47   上海  

在商业地产的运营中,购物中心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抉择:究竟是全力保租金,还是优先保出租率?这两者犹如天平的两端,相互关联又彼此制约,直接影响着购物中心的整体运营效益与长远发展。


一、租金与出租率的紧密关联


租金水平与出租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租金过高时,租户的经营成本会显著增加,这可能会使一些盈利能力较弱的商家望而却步,从而导致出租率下滑。例如,在一些城市的核心商圈,部分老旧购物中心试图大幅提升租金以获取更高收益,却发现不少中小商户因难以承受高昂租金而选择撤离,最终使得商场内出现大量空铺,出租率大幅下降。


反之,较高的出租率往往能为租金的调整提供一定的支撑。一个出租率稳定且较高的购物中心,意味着其具有较强的商业吸引力和稳定的客流量,这会让现有租户更愿意继续合作,同时也会吸引新的优质品牌入驻。此时,在合理范围内适度提升租金,租户的接受度可能相对较高。像某些新兴的大型购物中心,凭借其精准的定位和丰富的业态组合,迅速实现了高出租率,后续在续租或新签租约时,成功实现了租金的稳步增长。


二、保租金的考量因素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租金是直接的经济收益来源。稳定且可观的租金收入能够保障商场的日常运营开支,包括物业维护、人员工资、营销推广等费用。尤其是在市场环境不稳定或者经济下行时期,确保租金的收取对于维持购物中心的基本运营至关重要。


从资产价值的角度来看,较高的租金水平有助于提升购物中心的整体资产估值。在商业地产的资本市场中,租金收益是评估物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为了满足投资者的期望,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保租金成为了很多购物中心运营者不得不重视的目标。例如,一些高端购物中心,通过引进国际一线奢侈品牌,以较高的租金标准打造顶级商业氛围,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也大幅提高了资产价值。


三、保出租率的意义


出租率直接反映了购物中心的商业活力和吸引力。一个高出租率的购物中心往往给消费者呈现出繁荣热闹的景象,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购物、休闲和娱乐。消费者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店铺众多、业态丰富的商场,因为这样可以满足他们一站式的消费需求。当出租率得到保障时,购物中心内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得以良性循环,各个业态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此外,高出租率有助于购物中心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市场口碑。租户的稳定经营是商场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础,长期稳定的租户阵容能够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和忠诚度。例如,一些以家庭消费为主题的购物中心,通过保持较高的出租率,聚集了众多知名的儿童教育、餐饮、娱乐品牌,成为了当地家庭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


四、成功平衡的案例启示


有不少购物中心在租金与出租率的平衡方面做出了成功的示范。例如,某知名城市综合体在开业初期,为了快速提升出租率,制定了较为优惠的租金政策,吸引了大量不同业态的商家入驻。随着商场人气的逐渐聚集和商业氛围的日益浓厚,运营团队开始根据市场情况和商家的经营业绩,逐步调整租金结构,在保证出租率稳定的前提下,实现了租金收入的稳步增长。


还有一些购物中心通过精细化的业态规划和精准的品牌定位,在招商过程中就充分考虑租金与出租率的平衡。他们针对不同楼层、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租金策略,将高租金承受能力的品牌与能够带动人气的特色品牌合理搭配,既保证了整体租金水平的合理性,又确保了出租率的稳定。


五、购物中心租金与出租率的分析模型


1、收益还原模型

       基本原理

    • 收益还原模型是基于预期收益原则,将购物中心未来的租金收益通过一定的还原利率还原为现在的价值。其核心公式为:房地产价值 = 年纯收益 / 还原利率。在分析租金与出租率时,我们可以将购物中心的租金收入视为年纯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 例如,假设一个购物中心的可出租面积为 10 万平方米,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 100 元,出租率为 90%,则年租金收入为 100000×100×12×0.9 = 108000000 元。如果还原利率设定为 8%,则该购物中心的收益价值可以计算出来,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租金和出租率的值来分析对价值的影响。

      应用场景与优势

    • 该模型常用于评估购物中心的投资价值。通过改变租金和出租率等变量,可以模拟不同市场条件下购物中心的价值变化。

    • 优势在于它能够综合考虑租金收入的时间价值,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直观地看到租金与出租率对购物中心整体价值的长期影响。例如,在预测租金上涨或出租率提高后,能够计算出购物中心价值的增值幅度,为决策提供量化依据。

      局限性

    • 确定合适的还原利率较为困难,因为它受到市场利率、通货膨胀、风险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评估机构和投资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计算结果的差异。

    • 该模型假设未来租金收益是稳定的,但实际上购物中心的租金和出租率会受到市场波动、竞争对手策略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这可能会使模型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2、市场比较模型


           基本原理

      • 市场比较模型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同区域或类似商圈的其他购物中心的租金和出租率数据,来评估目标购物中心的租金和出租率水平是否合理。其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可比案例、比较因素修正和确定评估值。

      • 例如,要评估一个位于城市副中心的购物中心的租金水平。可以选择周边 3 - 5 个商圈定位、规模、交通条件等相似的购物中心作为可比案例。如果可比案例的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 80 元,出租率为 92%,而目标购物中心的出租率为 88%,则需要分析造成出租率差异的因素,如品牌组合、商场设施等,并对租金进行相应的修正。

        应用场景与优势

      • 这种模型在购物中心的招商、租金调整等阶段非常实用。通过与周边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合理的租金策略和招商计划。

      • 优势在于它基于市场实际数据,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市场行情。可以帮助购物中心管理者了解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例如,如果发现自己的租金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而出租率也没有明显优势,就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租金;反之,如果租金高于市场水平,出租率较低,则需要考虑调整租金策略以提高出租率。

        局限性

      • 找到完全可比的案例比较困难。每个购物中心都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建筑风格、业态组合等特点,这些因素很难完全匹配。即使是相邻的购物中心,也可能因为品牌定位的细微差异而导致租金和出租率的不同。

      • 市场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也会影响模型的有效性。如果数据收集不及时或不准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分析结论。

      3、成本加成模型

             基本原理

        • 成本加成模型主要考虑购物中心的运营成本和期望的利润加成来确定租金。首先计算出购物中心的总成本,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装修成本、运营成本(如人员工资、水电费、营销费用等),然后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租金水平。出租率则通过市场需求与租金价格的平衡来确定。

        • 例如,一个购物中心的总成本为 10 亿元,运营方期望的年利润率为 10%,则每年需要实现 1 亿元的利润。假设可出租面积为 5 万平方米,年运营时间为 12 个月,则平均每月每平方米的租金底线为(100000000/10%)/(50000×12)≈167 元。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调整租金价格,观察出租率的变化情况。

          应用场景与优势

        • 适用于新开发的购物中心或者在成本控制较为严格的情况下进行租金定价。它能够保证购物中心在运营过程中至少覆盖成本并实现一定的利润目标。

        • 优势在于可以清晰地看到租金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帮助运营者合理控制成本,以实现更有利的租金定价和出租率。例如,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就可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租金,提高出租率。

          局限性

        • 这种模型过于依赖成本因素,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如果单纯按照成本加成来定价,可能会导致租金价格与市场实际承受能力脱节,从而影响出租率。

        • 计算成本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土地增值、建筑折旧、通货膨胀对运营成本的影响等,任何一个因素的估计偏差都可能导致租金定价的不合理。

        六、寻求平衡的策略与方法


        首先,深入的市场调研是关键。购物中心运营者需要了解当地的消费市场动态、竞争对手的租金策略和出租率情况,以及各类租户的经营需求和租金承受能力。只有基于充分的市场信息,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租金与出租率平衡策略。


        其次,灵活的租金调整机制不可或缺。根据不同的季节、商业周期和租户的经营表现,适时地调整租金水平。例如,在商业淡季给予租户一定的租金减免或优惠,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而在旺季或租户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时,适当提高租金。


        再者,持续的租户关系维护至关重要。与租户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物业服务、营销支持和经营指导,帮助租户提升经营业绩,从而增强租户的粘性和忠诚度,间接保障出租率和租金收入。


        最后,不断优化业态组合和品牌结构。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演变,及时淘汰经营不善或不符合商场定位的品牌,引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吸引力的新品牌,确保购物中心始终保持较高的商业竞争力和吸引力,为租金与出租率的平衡创造有利条件。


        来源:网络


        商业地产见闻
        读懂中国商业与地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