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世家”,一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荣誉。在这些家庭里,教育像基因一样,从祖辈、父辈,到年轻一代甚或下一代,代代传承。
今年,厦门市教育局开展首批教育世家评选,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动形成好老师不断涌现、教育世家不断出现的良好局面。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丹青家庭,获此殊荣。
从曾祖父陈得之到祖父陈继望,到父亲陈惠仁、叔叔陈惠勉,再到自己和妹妹陈芙青,陈丹青一家四代人从事教书育人事业,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和使命,薪火相传,传递教育的温度与力量。四代人逾百年的教育年限,是陈丹青家庭对教育事业热爱的最好见证。
陈丹青家庭获厦门市首批“教育世家”奖项
(林益萍 摄)
心系桑梓播种希望
陈丹青的家乡——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中共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共和国第一任妇联主席蔡畅等历史名人,皆诞生于此。然而,由于地处偏僻,这里老百姓识字率低,经济发展落后。陈丹青家庭中,先后有三代人心系桑梓,从事乡村教育事业,在这里播下希望的种子。
陈丹青的曾祖父陈得之深信,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应该先从教育抓起。解放前他与当时几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共同创办了起陆小学,并亲自在学校任教。陈得之非常热爱教师职业,为办好学校倾注心血,其认真严谨的态度深受当地群众、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与爱戴。
陈丹青的祖父陈继望1949年加入四野45军,随军辗转湖南、广东、广西、湖北等地。1952年复员后,他返回家乡,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先后在双峰县新乔小学、十竹小学等学校任教,坚守讲台28年。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陈继望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于1980年因病去世,年仅52岁。从教期间,他购置了大量书籍,专心治学,致力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以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田。“祖父的一生,是读书以求知、参军以报国、教书以育人的光辉写照。”陈丹青感慨。
而陈丹青的父亲陈惠仁,自1979年起先后在双峰县十竹小学、团结小学、十竹中学从事乡村教育工作达30年直至退休。期间,他不仅担任班主任、校长等职务,更以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多次被评为学区优秀班主任和镇优秀党员。陈丹青的叔叔陈惠勉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娄底师范毕业后先后在双峰县十竹中学、锁石中学、教育督导室从事教育工作,并长期担任校长职务。
陈丹青父亲陈惠仁乡村学校从教30年证书
“父亲不仅教书教得好,教育方式也很温和。在他的熏陶下,我们两兄妹从小就对教师这个行业充满憧憬。”陈丹青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受祖父辈“敬业、爱生、向上”作风的影响,陈丹青兄妹延续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相继成为人民教师,他们不仅将教育视为生命的使命,更将这份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化作对后代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培养。
陈丹青兄妹和父母合影
妹妹陈芙青1998年娄底师范毕业后,在娄底市第一小学等学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达26年。她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善于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其付出与努力赢得学生们的喜爱与家长的信赖。
陈丹青自己,2000年在中山大学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来到华侨大学任教,在化学与材料学科教学科研一线兢兢业业工作20余年,期间在职获得华侨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
现在的陈丹青,是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系教工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20余年的从教岁月里,他为本科生、硕士生讲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材料与环境》《高分子物理实验》《趣味化学与材料》《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等课程,主持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福建省引导性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及横向科研项目9项,以及华侨大学课程思政及新工科示范课程各1门,发表论文40余篇。他热爱教育事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还积极参加抗击新冠疫情、有机化学课后辅导、义务献血等志愿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真挚感情与无私奉献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学生评价均值历年均在90分以上。
陈丹青(左)辅导学生课后答疑
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晚辈们也展现出了较大的潜力。陈丹青的儿子陈瑞熹曾获厦门市“小小外交家”英语能力大赛二等奖等,高中就读于厦门外国语学校钱学森班,现就读于南京大学。其外甥徐浩哲高中就读于湖南省重点中学长郡中学,现就读于东南大学吴健雄班。他们不仅继承了家族的教育情怀与使命,更希望在未来深造后能够从事教育事业。
而回想自己家族四代教师的经历,陈丹青感慨万千:“我们都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做的是平凡的事。是先辈树立的好榜样给了我和后辈前进的动力,也正是由于先辈的言传身教,我们才能取得今天的点滴成绩。时代在变,但有一样东西一直在传承,那便是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
往期回顾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育工会
作者:彭莹莹 张罗应
编辑:叶桐 易予婷
责任编辑:蔡君韬 魏琳瑛
审校:刘沛
监制:吴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