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家陆续自驾返乡过年,加之农村地区赶集庙会、走亲访友等出行活动频繁,导致出行流量大幅增长,交通违法行为发生概率增大,叠加达州山地道路众多,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农村地区出行注意事项。
春节期间,农村地区走亲访友难免推杯换盏,但饮酒之后切勿驾驶机动车。饮酒会导致驾驶人触觉能力、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引起视觉障碍和身体疲劳,轻者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人员发生剐碰,重者危及他人和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开到河里。切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集市、庙会等路段人流密集,不可预见性大,加上车辆通行空间狭小,车辆容易与路人发生剐蹭。建议:
1.选择绕行。
2.不能绕行的,要有耐心,减速慢行,尽量不鸣笛。
3.多通过后视镜观察周边情况,密切关注人群行走动态,应特别注意老年人和小孩。
在农村地区,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过年期间,偶尔让未取得驾驶证的人开车也无妨,很难被发现……这种想法大错特错,驾驶车辆应当依法取得符合准驾车型的驾驶证,并且随身携带驾驶证,悬挂机动车号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有些农村驾驶员经常驾驶微型面包车载亲朋好友集中出行。微型面包车车身结构强度不足,制动性能和侧倾稳定性差,若超员行驶,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加之农村地区道路狭窄,陡坡、急弯较多,容易发生侧翻、刹车失灵等问题,严重时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
三轮车、拖拉机和低速载货汽车等车辆都不是载人的交通工具,缺少对乘坐人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一般车身较大,重心偏高,车辆安全性能差。此类车辆在坑洼不平、陡坡等路况下行驶、转弯或掉头时,易发生侧翻,导致乘坐人员伤亡。农用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时,由于缺乏防护措施,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摩托车、电动车机动灵活但稳定性较差,在发生事故时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此,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要按规定佩戴合适的头盔。此外驾驶人最好穿着颜色明艳的衣物或反光衣,切忌为挡风御寒反穿外衣,以免影响正常操作,引发事故。
报废车辆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机械性能差、零部件老旧,操作灵活性、稳定性、制动性能等大大降低。驾驶报废车辆上路,容易出现半路熄火、刹车失灵、转向失控、爆胎等各种险情,危及驾驶人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驾驶员朋友一定要到正规地点购买技术标准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千万不能图便宜购置报废车辆。当自家车辆达到报废标准,要严格按照报废程序进行报废处理,切勿驾驶报废车辆上路。
冬季用车后应及时充电,确保汽车剩余电量在20%以上。 车主们在用车时,最好在通电后等1~2分钟,让车辆的电路和电池组进行预热,这样做可以尽量延长车辆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雨雪天充电时,要尽量用雨伞等物品进行遮挡防护,保证充电口和充电枪处于干燥状态。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状况,尽量避免在户外充电。
喜欢就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