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农作未来(FarmingFuture)”,轻松关注,农作制度研究与您同行!
编译:王上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原名:Factors driving microbial biomass and necromass relationships display ecosystem-dependent responses
译名:微生物生物量和残体物质关系的驱动因素显示出生态系统依赖性反应
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3年影响因子:4
5年影响因子:4.9
在线发表时间:2023.08.15
第一作者:闵凯凯 博士
通讯作者:梁超 研究员 cliang823@gmail.com
第一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文章亮点
微生物生物量与残体物质之间的相关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类型
SOC是调节微生物残体物质循环的主要因素
真菌生物量与细菌生物量的比例会显著改变微生物残体物质的组成,并可通过土壤pH值进行预测
微生物有助于控制土壤有机碳(SOC)的周转和积累。虽然微生物残体是SOC形成的前体这一点越来越清楚,但活体微生物、残体周转和SOC持久性之间的关系仍然难以捉摸。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磷脂脂肪酸和氨基糖来量化存活与死亡微生物的碳浓度,并评估了在不同气候条件(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点)和生态类型(原始森林与人工管理的耕地)下,每个碳库作为SOC持久性指标的效用。
作者发现,森林土壤中的微生物残体物质高于耕地土壤,并且与土壤湿度SOC和总氮(TN)呈正相关。然而,在森林地区,微生物生物量向残体物质和SOC的流动是解耦的,这可能是因为土壤SOC/TN比率较高,加速了残体物质的周转和生活微生物的循环。相比之下,耕地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残体物质库紧密耦合,并受到多种环境和生物因素的影响(例如,在细菌多于真菌、革兰氏阳性类群多于革兰氏阴性类群的土壤中,残体物质浓度的变化更大)。
与作者的预期不同的是,在两种生态类型中,SOC中微生物产生的残体物质比例与土壤特性和微生物生物量解耦。虽然SOC和pH值似乎是残体物质循环的普遍驱动因素,但生物量、残体物质和SOC之间的反馈作用是由当地因素决定的。
本研究的结果为生态学理论做出了贡献,强调了支持土壤有机碳形成和周转的环境和生物因素,这些因素可用于指导土地管理实践,优化地下碳固存。
原文链接:
https://bss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ejss.13555
农田健康、生态安全
作物高产、资源高效
加入微信群,获取文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