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025年,“六尺巷工作法”连续两年被写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有推动“以和为贵”的努力,又有一团和气的氛围,300多年前一段关于“礼让”的佳话,在江淮大地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风化人的生动写照。
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稳定。今年安徽省两会上,有一个消息令人振奋,即安徽省2024年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六尺巷工作法”的内容,以及安徽对“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重视,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桐城六尺巷。记者 陈若天摄
谦和礼让,一座城的新探索
颍上县村嫂与村里的孩子们做游戏。沈云鹏摄
以和为贵,春风化雨润江淮
随着“六尺巷工作法”的全面推广,“相互礼让、以和为贵”正在江淮大地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讲礼让、讲谦和,这个在农村化解矛盾纠纷非常有用,只要当事人各退一步,什么事情都好处理。”提到“六尺巷工作法”,安徽省人大代表,蒙城县许疃镇许疃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韩波很是感慨。
韩波介绍,许疃村共有村民8000多人,面积大、人口多,还是集镇、煤矿所在地,纠纷矛盾容易发生。为了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该村一直在探索矛盾纠纷的早发现、早处理,比如发展网格员,打造“老书记工作室”,发掘五老、乡贤力量等。
“在原有基础上,再融入‘六尺巷工作法’,我相信工作会越做越好。”韩波说。
用“六尺巷工作法”赋能基层治理,安徽省人大代表、颍上县赛涧回族乡党委书记白亮也有同样的想法。
白亮介绍,在基层治理实践中,颍上县2020年成立村嫂理事会,发动全县4000多名村嫂发挥柔性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全县一道靓丽风景。
“我们乡有85名村嫂,从最早的环境卫生整治,到后来的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乡风文明引领,还有信息收集、扶弱济困,可以说工作越来越有章法,作用也越来越大。”白亮说,“六尺巷工作法”是一种新理念,也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村嫂工作相结合,会让基层治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今年安徽省两会,安徽省政协委员、阜阳市颍泉区副区长张艳带来了《增强基层治理韧性 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的建议》,也非常契合“六尺巷工作法”的内涵。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核心在人。不同背景的人群融合,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艳建议,应以党建引领治理创新,在完善制度的同时,持续推进基层减负,强化部门与乡镇街道联动,提升网格化管理精度,更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