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随着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的到来,贴春联、挂年画、舞灯、唱大戏等习俗如画卷般展开。本期节目特别邀请李云胜老师,透过合肥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共话安徽年俗中被岁月雕琢的非遗艺术,感受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年味。
在时光流转中,洋蛇灯缓缓点亮,犹如历史的笔触在江淮夜空勾勒出一段关于蛇的古老传说。今年恰逢蛇年,我们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
记者:李老师,欢迎来到演播厅。
今年是蛇年,我们关注到合肥地区的洋蛇灯是一项国家级非遗,我们就先来谈谈洋蛇灯。
李云胜:合肥现在一共有5项国家级非遗,全省是99项。洋蛇灯申报非遗比较早,它有故事性又有观赏性。历史上江淮地区战乱频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过去讲控江必控淮,当时的老百姓生活也比较贫苦。元朝末年,元军打到肥东,传说当地百姓“跑反”,邵家婆媳躲进了山洞。这时,一条白色的大蟒现身,元军望而止步,婆媳俩因此得救。
六七百年过去了,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直到今天,每到春节就会祭拜白色的大蟒,他们用竹子、纸这些东西来扎蛇形的灯,起名叫洋蛇灯。过去曾定下来18年舞一次,每舞一次增加一节。我们几年前去看,已经是40多节了(现为128米),现在每年都舞了。
记者:洋蛇灯要舞起来,是不是也有一个固定的形式?
李云胜:有啊,它跟舞龙很像,也有蛇头、蛇身、蛇尾,有一套规定动作。
中国人节庆时喜爱舞灯、舞龙、舞狮,这些非遗活动遍布全国。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都有独特习俗。例如,在马鞍山博望区,当地人舞的是柴龙,里面点燃蜡烛,夜晚舞起来也非常好看。皖南地区有板凳龙,皖北及长丰等地也受到影响。淮南一带有火把龙,由稻草扎制而成。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尽管我们共享年俗、民俗及文化记忆,但每个地区仍有它独特的风采。
庐剧声声,满载着合肥往昔的悠长记忆,如今庐剧与黄梅戏、徽剧等,共同绘制出安徽戏曲的绚丽图景。从徽班进京到庐剧兴起,安徽戏曲以其独特魅力跨越时空,影响深远,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李云胜:我们安徽历史上一直受到多样性的文化影响,北边有涡淮文化,中间有长江文化,到南边我们有新安江文化,也叫徽州文化。
我到皖北地区,在亳州听到的是豫剧,当然还有别的地方戏,比如拉魂腔一类的。
江淮地区的戏曲有庐剧,到皖南那边呢,又不一样,有皖南花鼓戏、傩戏。皖西南地区,我们还有黄梅戏,从戏曲的角度说有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花鼓戏等。
讲到合肥地区的庐剧,现在年轻人喜欢庐剧的比过去多起来了。有人觉得庐剧就是我们合肥的地方戏,这种概念不准确。合肥过去最早唱的叫门歌,后来发展成倒七戏。过去小戏班子跑码头,有钱的给点钱,没钱的给点米、鸡蛋,最早是这么来生活的。到了上世纪50年代才有了庐剧的称呼,从事庐剧研究的人,已经对这个问题有定论了。庐剧起源是在过去庐州府的大致范围内,包括无为。无为过去也是庐州府的,叫无为州。
记者:安徽还有一些庐剧村,在滁州市全椒县,有整个村都喜欢庐剧的。
李云胜:有的,合肥仅庐阳区的庐剧小剧团就有20多个。
记者:我刚刚注意到一个细节,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庐剧。
李云胜:庐剧范围其实不小,六安那边叫西路庐剧,合肥这个地方叫中路庐剧,无为那边叫东路庐剧。庐剧是三路,它其实都不一样。
当然有人坚持,庐剧要原腔原调,就要用合肥方言唱。
但实际上随着庐剧的发展,唱腔也在不断改进。比如说合肥庐剧院创作的《孔雀东南飞》,从舞美也好,从声腔设计也好,实际上都更符合当今年轻人的喜好,能让年轻人回到剧场来。
六安的皖西庐剧团,用六安官话来唱,官话就容易懂。他们还排了不少现代戏,像《妈妈》《金刚台姐妹花》。
无为的东路庐剧《大军从此过江东》用的是陈毅元帅的一句诗作为剧名,编剧是安徽著名的剧作家侯露女士,庐剧慢慢地越来越深入人心了。
记者:一方面无论是舞美、道具、编剧,包括演员培养、剧团建设,庐剧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动。
第二个呢,庐剧演出的剧目也很丰富了,每到新春佳节,在我的印象里,庐剧在我们合肥地区不同的场合都有一些专场演出。
李云胜:对,是有的。庐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农村、在街道拥有一大批观众。庐剧也是几代人的努力啊,庐剧大师丁玉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安徽对中国戏曲的贡献,是非常非常大的,包括徽班进京,大家都引以为豪。
我们的国粹京剧起源于安徽,因此借鉴了部分徽剧的唱腔,也有一些程式化的借鉴,比如说脸谱。
大家都知道,傩戏也是国家级非遗,傩戏就是脸谱化,京剧就借鉴了这些表现形式,才有了红脸、黑脸、蓝脸,白脸出来一看,这是奸臣;红脸一看是武将;黑脸一看,这就是包公,已经程式化了。
记者:我们从非遗的角度来讲,它不仅是安徽省内极具特色的剧种,甚至影响到全国,跟多个剧种交融。非遗和非遗之间,比如说戏曲,戏曲与戏曲之间,另外像舞龙舞狮舞灯啊,它们之间都有着内在联系,然后不断地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