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经济总量跨上5万亿元台阶。”1月20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公布了这一重磅数据。
自2009年跻身“万亿元俱乐部”以来,安徽经济总量以“加速跑”的姿态在过去十多年连续迈过4个万亿大关:2014年、2018年、2021年、2024年分别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
在很多区域经济观察者看来,突破5万亿元对进入“经济大省”行列有着里程碑意义。
多点突破、全面进击
安徽站上5万亿元发展新台阶,不仅仅是经济总量跨越标志性节点,其背后更是各方面发展能力与实力的体系性、匹配性进击——
安徽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2023年成为中西部规上工业营收最大的省份;安徽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持续攀升,2024年达到第7位;安徽外贸近3年连续进了4个位次,2024年排全国第九。更能印证安徽发展热度的,是从资本市场曾经的“小透明”一跃成为全国上市公司数量排名第七的省份。
放眼全国,这样多点突破、全面进击的省份,近10多年来显然并不多见。
那么,安徽为什么?
大致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前20年,部分沿海省份得风气之先,发展“遥遥领先”。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向型经济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沿海省份在享受全球大市场带来的更大发展红利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入中后期,要素资源制约开始凸显,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规律显现,沿海发展的外溢效应加快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追赶步伐。
在这个阶段,安徽做出了几个深刻影响着今后发展轨迹的战略选择。2002年之后,安徽持续大规模实施一项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建设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大力改善发展基础条件的“‘861’行动计划”。安徽也借此把握了全国高铁网大建设的战略机遇,显著提升了在全国发展格局的时空和区位优势。2003年之后,安徽提出了全面融入长三角的“东向”发展战略。2008年左右,安徽敏锐把握先机,明确提出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提出的第一波浪潮中抢先布局。
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步入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得益于之前的基础和布局,曾经的“后进生”逐步积累起在“长项学科”上比拼的实力和底气,成了发展的“上进生”。2018年,安徽迎来了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这一“最大红利”。
“上进生”进了“重点班”,发展天花板不断被冲破,安徽的科创+产业、“新三样”产业、科创金融和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持续受到“现象级”关注。
一个区域的异军突起,当其成为现象,背后就会有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有着长期主义的定力与坚持,有着与趋势为伍、拥抱变革、向新图强的开放和进取。
当然,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安徽这些年发展是不错,但安徽老百姓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观察,那就是安徽正在实施的“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正是安徽在这10年建设的投资千亿之巨的引江济淮工程,让一次性解决3000万皖北人的喝水问题成了可能,也正在成为现实。
最新的消息是,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的重要节点工程蒙城站已经封顶,这为顺利实现皖北28个县(市、区)地下水水源替换,让3000万皖北群众全部喝上引调水奠定了坚实基础。计划到2025年底,皖北6市28县(市、区)都将完成饮用水源从地下水向地表水的置换,从而一举告别千百年来“水咸水苦”的历史。
没有发展大跃升,何来民生大改善?
时与势,都站在安徽这一边
时势造英雄,也不断造就新的发展增长极。
回溯近年来安徽奋进历程,不难发现一条主要脉络: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优势,自觉把自身改革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中去思考谋划推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安徽因此站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风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航道,正处于增长潜力持续释放阶段。
长江,自安徽开始进入下游,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安徽全省域加入长三角,成为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
看全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看安徽,处于长三角和中西部“两个扇面”交汇点的安徽,必然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黑马”的市场化逻辑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近年来,安徽全省上下都深刻认识到,与发达兄弟省区市的差距,根上是运用市场的意识和能力的差距。
提升企业家和公务人员的市场化素质,是安徽的一个重要做法。
安徽坚持市场化导向,实施万家企业资本市场培训,推进基金招商、企业上市,在推进“四链融合”上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激发了各类要素市场化流动的活力。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安徽除了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让老百姓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加注重推进公务人员队伍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方式等方面与沪苏浙的等高对接。
2021年以来,安徽坚持常态化对照学习沪苏浙,仅省政府部门就已推出10批1024项对照学习的改革举措,全省各级常态化选派干部到沪苏浙园区、企业跟班学习。
从“学举措”向“学方法”升级,努力把对照学习的“形”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势”,安徽推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向“先进”靠拢,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
全国工商联组织的2022年度、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安徽省营商环境得分与口碑均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安徽省零基预算、“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科技金融等改革创新举措,获国务院综合督查通报推广。
企业家和公务人员市场化素质的提升,促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更多资本、技术、人才涌入。
2024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其中一个重要成果,是摸底全国法人单位的就业规模。
数据显示,2023年底,安徽省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773.9万人,居全国第八,比第四次经济普查新增407万人、增量居全国第三,上涨29.8%、涨幅居全国首位,被不少媒体和网友视为“黑马”。
就业规模的大幅增长,反映了每一个人的朴素认知:
哪里发展势头好,就会去哪里;
哪里就业机会多、就业质量高、薪酬待遇好、创业机会广阔,就会留在哪里。
招和引的“硬功夫”
全国再“定位”
对安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相对较薄的省份而言,站上5万亿元新台阶只是一个发展的全新起点,而绝不是可以由此滋生自满心态的时候。
当此之际,更需前后左右多个维度冷静地“看一圈”“比一比”,进而持续强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拼经济、抓发展的紧迫感。
当下,国内多个省份正在密集召开两会,公布了有关经济数据和发展目标,正可以进行一下横向对比——
往前看,高手如云。各个经济大省(市)都在强势出击、发展能量不减,一定程度上,目前的态势就是,“学霸”们不仅“比你强”,还“比你拼”。
长三角龙头上海市,2024年GDP突破5万亿元,成为唯一的GDP破5万亿元的直辖市,2025年提出的GDP增速预期仍为“5%左右”。
经济第一大省广东,预计2024年全省GDP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与此同时,广东还是“创新优等生”,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广东在这么高基数的前提下,增速目标也锁定在“5%左右”。
身边看,竞争激烈。与安徽GDP相近的省份发展动能强劲,“标兵追兵”都正铆足干劲你争我赶。
同为中部的湖南省,2024年GDP预计5.3万亿元左右,2025年的增速目标锁定在“5.5%左右”。
区域经济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再从长三角看,安徽的2024年经济生产总值约为江苏的36%,浙江的57%。在长三角内的差距仍然不小。
发展任务紧迫,但仍需保持历史耐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从广东的发展历程看,广东省GDP在2011年突破了5万亿元的大关,2013年突破了6万亿元,达到了62475亿元;2015年突破了7万亿元,为72813亿元,2019年达到10.8万亿元,从5万亿元到10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
再看长三角“富邻”江苏,江苏省GDP在2012年突破5万亿元,达到54058亿元;2020年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28万亿元,5万亿元到10万亿元也是用了8年。
先发省份的历程带来的启示是,尽管基数越高、增长的难度越大、挑战也越多,但只要更加耐心执着抓发展、积极主动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就能不断锻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进而成就“强者恒强”的发展实绩。
5万亿之后
站上5万亿元新台阶,总体而言,并未改变安徽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相对突出的短板和不足,亟待持续发力攻坚。
5万亿之后的安徽,首要的还是坚持走“科创+产业”路子。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和深空探测是安徽正在着力建设的三大科创高地,也是安徽科创实力的根基所在。在这些具有比较优势以及包括“新三样”、低空经济等部分处于领先身位的领域,更需要以市场化、专业化来聚合各类创新要素,把近年来安徽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上进行的一些创新性探索做得更好,进而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真正能让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发明从“书架”走向“货架”,点亮“科技树”、形成“产业林”。
展望下一个10年,“科创”无疑仍然是决定安徽能否在区域发展赛道上追赶超越的“最直接变量”。
改革也是必须坚持用好的“关键一招”。实施首创性差异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也才能真正让安徽继续大踏步使劲往前赶,展示作为长三角省份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是安徽必须锻造的更鲜明气质。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