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家故事汇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深入挖掘阐释教育家精神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激励引导全体教师崇德尚美、敬业立学,争做新时代大先生,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讲名师名家故事,悟教育智慧之道”名师名家故事汇系列活动,各单位以专业领域的名师名家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作为生动教材,激发教师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看齐意识,努力营造我校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 郑佩瑶
一、国帜三易,弃戎从教
1895年,中日甲午之战爆发,北洋水师一败涂地,几乎全军覆没。两年后,中国威海卫军港上空,日本太阳旗降落,中国黄龙旗升起,接着黄龙旗降落,英国米字旗升起。
一名22岁的水兵目睹了这场接收和转让仪式,这名水兵就是张伯苓。
1876年4月5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的一个秀才家里。15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航海,著名思想家严复是他的老师。1894年,张伯苓以“最优等第一”的成绩毕业,进入北洋水师舰队实习,那一年他刚好18岁。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伯苓作为实习生,目睹了北洋水师的惨败。日军占领了威海卫,张伯苓无舰可开,只好回到家里,等候派遣。
1896年,张伯苓被派到“通济号”练习舰上服务。1898年,在各国的压力下,日本将占领的威海卫、刘公岛等转租给英国。张伯苓奉命随同办理接收和转让手续,也就是在这里看到 “国帜三易”的丑剧上演,这极大地刺激了张伯苓,他愤然从军队辞职,决心弃戎从教。
二、构建南开教育体系
张伯苓离职回到天津后,在绅士严修的家馆教书。严修,字范孙,天津人,早年入翰林,后出任贵州学政、学部左侍郎等职。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辞职返乡,但仍坚持认为中国需要改革,后来与张伯苓一起创办了南开系列学校。
1903年、1904年,张伯苓两次东渡日本,考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教育,其办学规模和教育方法使其震撼。1904年10月,在严修的支持下,敬业中学堂成立,张伯苓任学堂校长。1907年,定名南开中学堂。
晚清废除科举制后,学子们纷纷投入新式学校,但是当时国内大学匮乏,比如偌大的天津,只有一所北洋大学,而且只开设工科和法科,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存在。于是严修与张伯苓决定在南开中学基础上,考虑建立南开大学。
1917年,严修与张伯苓先后抵达美国考察大学建设,学习如何组织和建立私立大学。当时,张伯苓特地入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教育。
那一年,张伯苓已经41岁。
在一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张伯苓刻苦认真,不断比较美国和日本的教育制度,再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想法,逐渐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的教育理论。
1918年,张伯苓学成回国,着手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大学。他和严修等人开始四处募捐,因为办私立大学最缺的就是资金。
为了筹钱,张伯苓四处低头求人,在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下,1919年9月25日,南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首届入读学生中,就有因为家贫被免去学费的南开中学毕业生周恩来。
在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先后创办成功的激励下,1923年,张伯苓又在严修的支持下创立南开女子中学;1927年,南开小学也正式成立;到了1932年,张伯苓又支持创立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
三、中国私立大学拓荒者
四、传承精神,担当使命
张伯苓和南开师生一直冲在爱国救亡运动的最前线,“爱国”成为他教育办学的首要宗旨,也成为南开精神的核心。
张伯苓先生在国家命运跌宕起伏的年代,坚守文化和教育,传承民族文脉精神,犹如一座灯塔,照亮硝烟弥漫的山河,也穿透悠悠峥嵘的岁月,为今日中国文化和教育立镜,为后辈成长树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肩负着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引路人、立德树人主力军、守正创新开拓者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用无私的“真心”向学生传递“真情”,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真理和智慧之光照亮“育心”之路,用担当和自信共铸国之栋梁。
1
学习感悟
来源 | 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中心 编辑 | 李天泽
审编 | 李刚 张琳 审核 |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