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1,3.2,5.6,11.30,( )。
A.16.210
B.26.240
C.35.280
D.41.330
2、《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为背景,下列与“武王伐纣”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阵前倒戈”与该事件有关
B.“朝歌”在现今河南省境内
C.姜子牙主持修建了成周洛邑
D.当时的军队中已有青铜武器
3、过去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往往是非法添加物,而非食品添加剂。由于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缺乏准确、科学、系统认知,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食品添加剂往往成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的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代名词
B.替罪羊
C.绊脚石
D.障眼法
4、数据就像是现代社会的“________,通过流通获取并实现价值。公共数据具有公共属性、服务功能,一旦________、养在深闺,便会失去活力和价值,只有加大开放开发才能让它物尽其用、得其所哉。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信号塔 错失良机
B.推进器 敝帚自珍
C.金钥匙 置之不理
D.硬通货 束之高阁
5、企业招聘了100多名应届毕业生,其中13人被分配到总部工作,剩下的人正好分配到7个分公司,也能被平均分配到9个分公司工作,问企业招聘了多少名应届毕业生?( )
A.126
B.139
C.176
D.189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观察数列,全部为小数,优先考虑机械划分数列。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分开找规律。
观察发现,从第二项开始,整数部分:2=1+1,3=2+1,5=3+2,11=5+6,即整数部分为前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和,则所求项整数部分=11+30=41;小数部分:1=1×1,2=2×1,6=3×2,30=5×6,即小数部分为前一项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之积,则所求项小数部分=11×30=330。故原数列所求项为41.330。
故正确答案为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武王伐纣是指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以西周部落为主的联军起兵反商王帝辛(纣),最终导致商王朝灭亡的一场战争。
A项正确,“阵前倒戈”的历史典故发生在牧野之战中。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商纣王过于残暴不得民心,他的军队还没有开打就调转枪头反打了商纣王,部队反水、阵前倒戈,商纣王回到鹿台自焚而亡。
B项正确,朝歌今位于今河南鹤壁市淇县,是商朝最后一个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颇为重要的都城。朝歌古称沬邑,商代末期改称朝歌。它见证了商周更替和封神大战等重大事件,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C项错误,成周洛邑是西周时期重要的都城,是西周统治者在东方的一个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统治中心。武王伐纣取得成功之后,于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两年之后,武王疾殁,成王(武王之子)继位。接着,周公奉旨东征平叛,营建洛邑。周人将洛邑称为“成周”。
D项正确,青铜器的发展,在夏朝及以前是萌芽时期,在商朝是全盛时期,在西周进入鼎盛时期。《尚书》中《牧誓》记载了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大会诸侯于牧野,武王左手执黄钺,右手执白旗,指挥军队。钺就是青铜制的古代刑杀兵器,被视为王权的象征。因此,“武王伐纣”时的军队中已有青铜武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B
【解析】根据“过去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往往是非法添加物,而非食品添加剂”“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可知,画横线处想要表达的是很多由“非法添加物”导致的食品安全事件,被公众误认为是“食品添加剂”所致,“食品添加剂”为“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之意。B项“替罪羊”用于借指代人受过的人,符合文意,当选。
A项“代名词”指替代某种名称、词语或说法的词语,虽有替代之意,但并非特指代人受过,替人背黑锅,用于此处表意不明确,排除;C项“绊脚石”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D项“障眼法”指遮蔽或转移人的目光使看不清真相的手法,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D
【解析】第一空,根据后文“通过流通获取并实现价值”可知,空处应是将“数据”比喻成一种需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的事物。D项“硬通货”指在国际上能广泛作为计价、支付、结算手段使用的货币,而货币具有流通性质,且需要流通来产生并实现价值,符合文意,当选。A项“信号塔”指用来传递信息或命令的光、电波、声音、动作等的建筑物,B项“推进器”比喻推动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C项“金钥匙”比喻极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三项均没有“流通”的性质,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空处与后文“养在深闺”构成同义并列,表达出某事物地处偏僻或处于较为封闭状态,其风采、价值等还不被外界所了解之意。“束之高阁”指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填入文段可以表达出“公共数据”不被流通使用之意,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应届毕业生总数减去13后,剩下的人数既是7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只有B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博时教育值得你的信赖
2025文职笔试线下班
免费报名指导 任何备考问题1V1解答
专业辅导 快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