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之光|开创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童第周

政务   2024-11-08 13:57   浙江  


生命科学之光

 开创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 童第周 





在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新时代宁波籍海内外人士呈现多元发展,广泛参与到社会发展进程的各个层面。

我国科技界活跃着众多宁波籍科学家,他们在各自领域耕耘奋斗,为新中国建设发展乃至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杰出贡献。

本系列以生命科学为视角,展示该领域的部分宁波籍科学家的事迹与风采,他们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在生命科学科研道路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人物简介


童第周(1902-1979),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48 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 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童第周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说起“童第周”这个名字,大家肯定有所耳闻。在小学的课本里,曾有过这样一篇课文叫做《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传达的价值观鼓舞了很多人。

童第周晚年的时候,有人曾问他,在解放前,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他回答道: “一件是我在上中学时第一次得到100分。那件事使人知道, 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另一件事,就是我在比利时第一次单独完成青蛙卵膜剥除术。那件事使我相信,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很难办到的事我们照样能办到。”




少年立志


1902年5月28日,童第周出生于浙江省鄞县东乡童家岙(今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童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清贫,靠兄辈抚养。

1918年,童第周进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他学习勤奋,成绩优良。17岁时,考入宁波效实中学三年级作为插班生,192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求学时期的童第周

1923年,童第周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从此开始了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漫漫求学之路。1927年,童第周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后经介绍到浙江省桐庐县任县建设科科长。同年,由中央大学生物系主任蔡堡推荐,到南京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生物系任助教。



留学之路


1930 年,童第周在亲友资助下远渡重洋,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比京大学留学,师从当时欧洲著名的布拉舍和达克教授,开始了胚胎学的研究。

童第周的留学生活十分清苦,瘦小的他沉默地在生物学的天地里拼搏进击着。在异国他乡,童第周发奋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他在比利时学法文,而英文和德文都是自学的,在那里他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练就了一双灵巧的实验之手。研究胚胎学经常要做卵细胞膜的剥除手术,当时有一项难度很高的青蛙卵膜剥除手术,多年来没人能完成。童第周经过成百上千次的练习,终于掌握了这种剥除技术。童第周剥除青蛙卵膜手术的成功震动了欧洲生物界。

▲青年时期的童第周

1931年夏天,教授带着这位心爱的学生来到著名的科研中心法国海滨实验室,这次要为直径不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海鞘卵子做外膜剥除,童第周再次顺利完成。童第周精湛的实验技术让云集此地的国际同行十分钦佩,也给当时在国际生物学界声誉极高的李约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童第周不仅用这双手做了很多高难度的实验,也写出了很多高水平的论文,当他获取博士学位时,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胚胎学家了。童第周的老师达克教授曾劝他:“你的国家这么困难,在这里我可以给你申请特别博士。”童第周却说:“不,我要回去,我是中国人!”就这样,童第周放弃了布鲁塞尔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于1934年8月毅然回到了祖国。



情系祖国


时逢国难当头,童第周先后辗转在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四川李庄同济大学、重庆北碚复旦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并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他的座右铭是:“应该记住,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这是童第周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1940年,童第周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海鞘卵早期发育的性状,这项成果比美国的比克第司成果报告早了10年。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 年青岛解放,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童第周应“中华全国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筹备会”的邀请到北京参加筹委会会议。他利用这个机会,找到中国科学院筹建组领导竺可桢教授,迫切地向他提出了建设中国海洋研究机构的设想。

1950 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由童第周、曾呈奎、张玺三人负责,开始筹建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童第周担任第一任所长,标志着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开始了全面、系统、规模化的发展。

▲1964年童第周(右)与曾呈奎(左)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楼工地合影

1955年,童第周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任生物地学部副主任。

▲1955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讨论工作(右二童第周)

1956年,童第周等海洋科学家参与制定的“中国海洋综合调查及开发方案”作为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之一,被列入《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1972年国家科技十年规划》。



攻坚克隆


童第周毕生从事实验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工作。早年,他在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特发现。20 世纪 50 年代起,他开始研究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的卵子发育规律,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受到重视。晚年,他又在生物性状遗传中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居于世界领先行列。

▲童第周(右一)等进行实验观察

1963年,童第周等首次向国内外报道了鱼类的核移植研究,诞生了第一群雏型克隆鱼,遗憾的是,由于实验结果只用中文发表,甚至连英文摘要也没有,这项研究的重大科学意义并没有被国际科学界所关注和认识。

1972年,童第周又开创性地提出利用核移植培养新品种的问题,成功地将鲤鱼胚胎细胞移入去核的鲫鱼卵中,培育出第一尾属间核质杂种鱼,这一研究成功证实了脊椎动物远缘种间的核质可配合性,克隆动物的载体不局限于同种或亚种的去核卵。

1973年,童第周将从鲫鱼卵巢成熟卵细胞质中提取的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发育成长的320条幼鱼中,有106条由双尾变成单尾,表现出鲫鱼的尾鳍性状。这种具有特异性状的鱼,被国际生物学界按惯例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了“童鱼”。“童鱼”的诞生,有力地证明了生物遗传性状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并开创了人类按照需要而进行人工培养新物种的先例,对今后培育动植物新品种具有重大的意义。

▲保存在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的珍贵“童鱼”标本

1980年,就在童第周院士去世后一年,由他主持撰写的论文《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配合而成的核质杂种鱼》以中英文发表在当年第4期出版的《中国科学》杂志上。论文报道了中国成功获得具有“发育全能性”克隆鱼的消息。这是世界上报道的第一例发育成熟的异种间的胚胎细胞克隆动物。

1981年,中国科学家继续童第周的研究,再次用成年鲫鱼的肾脏细胞,获得了三倍体的克隆鱼,并发育成成体,证明成年鱼的体细胞也可以去分化和再程序化,具有发育成个体的全能性。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报道体细胞克隆动物,中国科学家培育出的第一条克隆鱼比1996年诞生在英国的克隆羊多利整整早了15年。

童第周为祖国科学事业的振兴生命不止、工作不息,正如1978年他刊登在《诗刊》上的一首小诗所云:“周兮周兮,年逾古稀。残躯幸存, 脑力尚济;能作科研,能挥文笔。虽少佳品,偶有奇意;虽非上驷,堪充下骥。愿效老牛,为国捐躯!”



童第周故居


▲童第周故居图

童第周故居位于鄞州区塘溪镇童村童夹岙自然村,紧挨梅溪水库的上游,故居位于村内弦溪(梅溪支流)之西侧,是一处两岸山岭连绵的狭窄溪谷,周边古树参天,村屋交错。其东面不远处可见赤堇小学旧址,已有100多年历史,曾是童氏家塾,也是童第周当年就读的小学。

故居是一座清晚期风格四合院形式的普通民居,由正屋、东西厢房、倒座屋和前后天井院组成。主入口设于东南角,双坡屋面、实木板门,有十数级石质台阶从沿溪街巷通向故居天井院。

2010年鄞州区政府拨专款进行过落架大修,目前作为童第周故居陈列馆,保护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审一校:杨扬

二审二校:盛林忠

三审三校:安康


宁波帮博物馆
全世界宁波帮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
 最新文章